文学界的爱因斯坦——卡尔维诺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_10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卡尔维诺文集》
  主编我国著名翻译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吕同六和著名作家张洁。
  作者简介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作家之一。也是继但丁《神曲》、薄迦丘《十日谈》之后,我国读者接触作品较多的一位意大利作家。主要作品有:《意大利童话》、《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寒冬夜行人》、《命运交叉的城堡》、《不存在的骑士》、《一分为二的子爵》等。
  推荐版本译林出版社
  
  在网上,有人曾经罗列过一份“小资必读书目”,这个书目里有村上春树、张爱玲和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作品。虽然这个书目的罗列不乏炒作和媚时的嫌疑,但是作为世界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卡尔维诺的作品确实值得称颂,不仅小资应该读,作家们也在读,全世界喜欢文学的人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是一种时尚。
  卡尔维诺能成为时尚并非偶然,我们把卡尔维诺称作文学上的“爱因斯坦”是恰如其分的。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仅活了六十多岁),那么诺贝尔文学奖非他莫属了,尽管诺贝尔文学奖也有过许多令人扼腕的欠缺。卡尔维诺的主治大夫也是个卡尔维诺的作品迷,他在卡尔维诺病逝后惊奇地说:“我从来没有见过结构如此复杂的大脑!”这听起来有点残忍,不过医学这东西正是以不人道的方式来完成它最为人道的使命的。爱因斯坦、卡尔维诺这些天才们的大脑结构的研究倒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天才构成要素的科学方法。闻听卡尔维诺不幸病故的消息,意大利总统先生悲伤不已。
  卡尔维诺与众不同或者说与大多数作家不同的是,他的抽象思维非常严谨而又缜密,极富有逻辑性。他对数学、物理有着精深的研究。看来他要纠正一种偏见,对所有立志当一个作家或者对写作有兴趣的人来说,理科与文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卡尔维诺的作品并不是很丰厚的,和那些著作等身作家相比,他的作品要少许多。国内译林出版社出的《卡尔维诺文集》六本,几乎囊括了他的所有作品。但是,他的作品——大多数——都有不朽的性质。他出生于1923年,卒于1985年。他于1947年——也就是他24岁的时候——推出了他的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仅此一篇小说就使他一鸣惊人,并使其跻身于意大利优秀作家的行列之中。
  卡尔维诺的创作很复杂,他整理过意大利童话,这些童话可以与格林童话相媲美。他还写过寓言,又有人称其为寓言小说。他还写过科幻或者叫幻想小说。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所有表现手法的集大成者,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领略到各种流派的艺术魅力。可以说,他是个在文学上追求无限的人,无限是他追求的目标。他的探索精神和执著的实验精神赋予了他作品永新的艺术魅力,所以他的作品是极其耐嚼和让人回味无穷的。最初他的作品集中在遗作集《黑暗中的数字》短篇小说中,这些小说最长的仅有一千多字,短的只有几百字。但是他的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主题的深刻性却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很少看到过在如此有限的篇幅里表达出如此广阔内容的小说。比如说他的《孤独》。一个人在夜里无所事事遛马路,突然看见一群人在撬商店的门,他去帮了一把。他和他们一起骂“狗日的警察”,还为他们放哨。可是,外面已被警察包围,他又跟着警察追小偷。最后他跑脱了。在路上,毫无感觉。真是滑稽而又荒唐,而在另一篇《黑羊》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国家,人人都是贼。他们一到晚上就全部出动,你偷我的我偷他的,当人们偷着别人的东西回来时就会发现自己的家也被偷了。可是,一个诚实的人来到这个国家,他不去偷别人但给别人留下偷他的时间,所以他每到晚上就去桥上看桥下的流水。最后,这个诚实的人死了,是饿死的。
  卡尔维诺的小说是诙谐而又充满嘲弄意味的。不过他的小说继承了现实主义细致写实手法,这使他和一般的现代派作家又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并不晦涩。在他的《不存在的骑士》中,一个只有盔甲和外壳的人(没有肉身)在战场上杀来杀去倒使人觉得新鲜有趣,《一分为二的子爵》写的是一个人分成了两半,一半是善,一半是恶,这两个人在人群中都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最后在较量中又合而为一。他的小说可以说是在探索人性和宇宙的奥秘,他把我们推到了显微镜下面,又把我们推到了天边。
  
  编辑/孙栎栎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