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水平对冠心病患者核素心肌代谢显像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水平对冠心病患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X射线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心肌代谢显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19至2020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完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心肌代谢显像检查的78例冠心病患者的资料,64例符合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禁食8 h以上,口服葡萄糖后静脉注射胰岛素和显像剂18F-FDG,完成心肌代谢图像采集。心肌代谢图像质量不影响临床诊断为合格,图像质量评分(IQ)0~2分;否则为不合格,评分为3~4分。分析比较合格组(55例)与不合格组(19例)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患病率、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以及服用调脂药、口服降糖药等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心肌代谢显像不合格组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合格组(63.2%和33.3%,χ2=4.872,P=0.027)。不合格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合格组升高[7.67(6.02,11.64)和5.52(4.97,6.37)mmol/L;7.30(6.43,8.70)和6.20(5.60,6.87)%;19.8(15.1,24.1)和14.8(13.9,16.8)%,U=-3.909、-2.419和-3.042,P<0.001,P=0.016和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是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质量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62(95%CI:1.19~2.20,P=0.002)。空腹血糖≥6.66 mmol/L则是心肌显像不合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5%CI:0.69~0.93,P<0.001)。

结论

空腹血糖水平是影响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其他文献
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重要药物。急性肺损伤是吉非替尼少见且致命的严重不良反应。本文收治了一例误
目的探讨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取样法,于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晋城的9家三级综合医院的门诊连续纳入患者,经结构化访谈纳入SSD患者236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及就诊行为、治疗满意度和主观治疗效果等信息,采用12项健康调查简表(12-item medical out
目的观察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随访3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诊治的老年(60~85岁)缺血性心肌病导致HFrEF患者,120例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为观察组,选择120例年龄、性别和B型利钠肽匹配,且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
本文对国内外民航员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噪声、放射性因素、有害气体、不良体位、职业应激、倒班疲劳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民航员工健康的影响。针对民
目的 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应用AIDET沟通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内分泌科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3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按照入选时间先后顺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分析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血管内皮损伤及微循环状
目的检测并分析牙周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外周血中分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调节性B细胞(B10细胞)占B淋巴细胞的比例(B10细胞比例)及IL-10的水平,探讨B10细胞在牙周炎促发COPD的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
目的分析1例全胃切除后草铵膦中毒患者的诊疗过程。方法对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全胃切除患者口服草铵膦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在全胃切除情况下口服草铵膦约200 ml入院,中毒6.5 h后血浆草铵膦浓度为816.8 ng/ml。经促毒物排泄、补液、抗感染、保护重要脏器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结论全胃切除的草铵膦中毒患者临床表现仍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且有延迟效应
目的应用人基因表达谱芯片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筛选、识别职业性汞暴露人群血浆差异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选择江苏省某水银温度计工厂291名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作为调查对象,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6名工人进行成组匹配后,将其中60人分为高浓度汞暴露组(高暴露组)和低浓度汞暴露组(低暴露组),每组30人。用基因表达谱芯片(芯片初步筛选阶段)对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各10
目的利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观察老年人卒中相关性肺炎(SAP)行床旁支气管镜治疗后肺通气情况,并观察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ICU)SA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及抗感染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变常规吸痰为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