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我们的旅程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e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沒有树木的地方


  离开首都雷克雅未克,我们驶上一号公路。
  一号公路向着天际线延伸,笔直的,连个弯都没有。
  走出城市,眼前很快就是一片苍茫的景象。冰岛有300多座火山,享有“极圈火岛”之名。在层层叠叠的乌云下,火山群张着血盆大口,遥远地伫立着,从山上往下放射着黑色的滚石,仿佛是火山的裙子。这些大大小小的岩石虽然早已覆盖上厚厚的火山灰,却仍在棱角处显出了犀利,纵横交错在一起,不难想象当初天崩地裂、火球滚动时的壮观景象……
  山顶的积雪渐渐融化,便会有涓涓细流顺山而下,涂抹过山岩冷峻的脸庞;或山舞白练,舒展开峰峦紧皱的双眉;或三级跌水,灵动地唱出变化的欢歌;或飞流直下,显示出由无数温柔而凝聚起的力量……见到了水,我们那因山的冷酷而揪着的心,才逐渐舒缓下来。
  更让我们舒缓下来的是山脚下开满了鲜花,正当花期,这些顽强的生命争相绽放,把原野装扮得嫣然一片。但奇怪的是,在一片葱茏中却几乎见不到一棵树。冰岛算得上是世界的极寒之地了,长冬漫漫,狂风时起,一刮就是昏天黑地,飞沙走石,高大乔木应该还未能扎根就被刮倒;尚来不及孕育出新芽,落叶的季节就到了……因此,冰岛地表生长着的都是易活而短命的草本植物。

  Tips
  除了一号公路,重要的道路还有二号公路。二号公路跟单行道差不多宽,不过你不必担心两车相会的问题,在路上隔不远就会出现一个写着“M”的指示牌,牌子立处有个较宽的路肩,两车相会时,一方指示牌上的“M”会亮灯,司机见到前方指示牌亮着,就会先在牌子处停下来,让对面的车先行,然后再走。当然,二号公路的车辆非常少,否则三步一停,两步一让,何时能到达目的地呀?除了这两种公路,还有一种“F”打头的道路,那就是窄而险的山路或崎岖的土路。在“F”路口,一般都标示着只有越野车和拥有四轮驱动的车辆才能驶入。

行走在美欧大裂缝


  远古时期,美洲大陆与亚欧大陆都是很活跃的板块,它们在大西洋中缓慢移动,然后碰撞,碰撞到一起的地方形成一条椎骨般的中脊。中脊被挤压而隆出水面的部分,就是今天的冰岛。因此,冰岛在地壳运动史上便拥有一个特殊的位置,整个岛屿地处美洲大陆和亚欧大陆板块的交界处,是大西洋中脊沿线唯一暴露在海平面之上的土地。
  我在肯尼亚见过东非大裂谷,那条裂谷也很有名。但它最窄的地方也有十几公里宽,像一条宽宽的无水的河,河道中全是民宅与耕地。只有航拍才能看出这条大裂谷的气势。而在冰岛不一样,大西洋中脊穿过整个冰岛,我们纵向驰骋冰岛,便是沿着这条被命名为丝浮拉的大裂缝前行。我们时不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大裂缝在不同地段的不同身姿。有的地方裂缝宽成峡谷,有的地方又陡成对峙的断崖;有时拱成一道山梁,像城墙一般;有时裂缝中断,便会出现一两公里的平原,然后又在前方裂开……
  离开雷克雅未克大约50公里,我们来到了冰岛旅游黄金圈上最著名的一站——议会旧址国家公园。这个地方是观察丝浮拉大裂缝最好的地段。这儿的裂缝宽度最窄,沟壑最深,是真正的“地缝”。那幽深的谷底让人产生一种看不见尽头的晕眩。而最窄的地方,居然可以双脚跨在裂缝的两边,一种“脚踏两大洲”的既视感便会油然而生。
  除去地表上一道道的“伤疤”,议会旧址国家公园的黑色岩缝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片彩色的天地,那就是一个叫议会湖的湖泊。
  这是有一个十分神奇的淡水湖。它的神奇首先在于清澈。清澈的湖水不少,但清澈到能见度达到水下100米,就非常难得了。议会湖常年水温都在2-4℃之间,水越冷越清冽,固然是有道理的,因为水寒,生物不易存活与生长,但这并不是造成湖水高度清晰的主要原因。议会湖的水源自地下,来自冰岛第二大冰川的融水。这些融水要经过30年到100年才能通过熔岩场进入裂缝,经过这种天然的强度过滤,它的纯净度是非常高的。而且,议会湖是活水,因为不静止,产生微生物和细菌的机会很小,所以人们说它是“永远不会变脏”的水。
  也正因为是活水的原因,丝浮拉成为冰岛唯一不会结冰的湖,常年都可以潜水。关键是,丝浮拉大裂缝的底部延伸到议会湖,潜水者可以潜入透明度极高的湖底,在五彩斑斓的窄窄的裂缝间隙自由地穿梭游曳,这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在两个大陆板块之间潜水的地方。因而丝浮拉成为世界著名的潜水胜地。   每当我看到自然界的伟力之作,都会有些心惊,无论是东非的大地“撕裂”,还是冰岛的板块“相撞”,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也许造物主只是在不经意间翻了个身,或是打了个喷嚏,就足以让这个世界天崩地裂,甚至彻底摧毁我们这些凡人的生存环境。数亿年的时光,除了开天辟地,上天也給了蝼蚁般的人类一线生机,让我们得以进化。但我们生存发展的同时,危机也无刻不在。巨大的恐龙为什么在短时间内就销声匿迹了?一直是个千古之谜……当世界无法承载一种生物时,毁灭它,应该是唯一的方法吧。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现在,世界上战火纷飞,资源掠夺,环境恶化,很多物种快速消亡,这行行色色的“作”,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与恐龙一样的下场……我一直相信这个星球有一种人所不知的主宰力量,当秩序混乱到极致时,它就会出来收拾残局。我们离被“收拾”的那天还有多远呢……
  在丝浮拉,我们除了边走边拍与胡思乱想,谁也没敢尝试议会湖的浮潜或深潜。怕掉进那天坑地缝里出不来,拿什么过剩下那些个好日子呀……由于缺乏勇气,我们放弃了在水下观察大裂缝神奇与美妙的机会。
  Tips
  冰岛自驾要做好出行前的功课,了解更多的历史、地理知识与行走路线,最好做出详细的路书,并且还要做好物质准备。冰岛接待能力有限,一般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就要在网上预租好房子与汽车,临时租车、租房都比较困难。

四处蒸腾看热泉

其他文献
我坐在桌旁,品尝着黄焖鸡米饭,鸡肉香嫩可口,米饭饱满晶莹,缕缕鲜香飘散,我也随之回想起了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味道,我最是想念。  我六七岁时,身体瘦弱,总会感冒,肚子痛,长水痘……妈妈为了调养我的身体,经常给我炖鱼汤、猪脚汤、鸡汤……再不济也会为我准备一碗胡萝卜排骨汤。后来,爸爸告诉我,妈妈在那段时间,每天都是天蒙蒙亮便起床,切好各类食材,慢慢地熬煮,哪怕工作劳累,家务事再多,她
食品无秀于淆杂,其要在于专简;食味无务于浓酽,其要在于淳和;食料无务于丰赢,其要在于从俭;食物无务于奇异,其要在于守常,食制无务于脍炙生鲜,其要在于蒸烹如法;食用无务于厌饫口腹,其要在于饥饱腹中。(郑樵《食鉴》)  语译。食品不在于混杂错乱,其要领是专一简略;食味不在于浓郁厚昧,其要领是质朴平和;食料不在于丰盈有余,其要领是顺从俭省;食物不在于罕见奇特,其要领是日常用品;食物制备不在于烤肉鲜鱼,其
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很早以前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体验,认为这是一种至美的生活。  时光飞逝,身处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早已把旅游中的文化体验,作为生活中不应缺少的宝贵经历和成长养分。  1979年,诞生于北京的《旅游》杂志,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杂志之林中,率先开启了将读书与旅游有机融合的新探索。  北京风采,美丽中国,环球景色,人文之旅。一本本文图并茂、格调清新、底
曾几何时,国际留学生为加拿大校园增添一道特殊的风景。然而,随着低龄留学现象日益普遍,海外留学已非大学生“专利”。有趣的是,中国的中学留学生有一半都做出了来我们加拿大留学的选择。  面对庞大而有利的留学市场,加拿大政府显得极度重视,加拿大联邦移民部长胡森(Ahmed Hussen)11月15日至18日史无前例地造访北京、南京和上海几大留学重镇,主持当地新签证中心启用仪式,并与中国的中学和大学生交流,
2018年岁末的一天,两江新区互联网数字经济产业园,猪八戒网重庆总部。  三楼党群办公室内,座无虚席。一群“90后”党员正通过视频和各地分公司的党员一同上党课。  另一个房间内,重庆咖啡交易中心党支部正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党支部认领的“咖啡理论知识和技能提升计划”项目。  ……  在两江新区,党建对发展的巨大助推效应,正让越来越多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看得见、摸得着、
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精彩篇章  共聚一堂,共襄盛举!  5月15日,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致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致力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这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历史节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深情回望亚洲文明的发展历程
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的特征:不分猪的品种、年龄、性别和季节都可发生并传染。猪只无毛部分的皮肤及口腔粘膜发生水泡,不久破裂形成糜烂,以后逐渐恢复。其临床症状与猪的口蹄疫相似,但不感染牛羊等家畜。  一、病原体及传染途径  病原体为病毒。和病猪直接接触,饲喂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和用洗涤本病猪肉或下水的污水喂猪,容易引发本病。  二、症状  潜伏期3至5天,
1921年7月,嘉兴南湖红船上的振臂一呼,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航船正式从这里扬帆起航。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艰难万险,克服重重阻礙,从胜利走向新胜利,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97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97载风雨兼程,矢志不渝。透过历史前行的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当起引领民族复兴伟业的领导核心
秋来了,秋深了,总想换换口味来一次特别的赏秋之旅。于是想到了湿地,想到了延庆的野鸭湖。在野鸭湖湿地博物馆里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便记了下来:“湿地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湿地是文明历史的见证者。湿地是生命的支持系统。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湿地是城市之肾,是生命的摇篮。湿地是都市人的乐园。北京的湿地史和北京的文明史紧紧相连。”  地处延庆官厅水库旁的野鸭湖湿地,曾经去过的,正好也是秋季,在那里住
上次到宏村,正年根底下,也是徽州人家准备腊肉的季节。在那一片片青砖黛瓦马头墙的屋檐下,满是一排排晾晒的腊肉,洋溢着一派田园气息。  中午时分,在街上一家小饭馆里用餐,席间便有腊肉一份。厚厚方方,大片的腊肉斜放着叠在蓝边粗瓷大碗里,既像那气势宏厚的黄山,又不乏徽州耕读人家的朴素。刚一上桌,阵阵带有醇浓迷人的腌腊芳香就直往鼻子里钻。  再看碗中之肉,带着层次分明的“三段”,嫩黄的肉皮,玉黄的肥肉连着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