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维护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略

来源 :开放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s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韩生产网络是我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在逆全球化和疫情的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区域化、近岸化、本地化趋势,日韩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与北美和欧洲生产网络相比,中日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我国在中日韩生产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也还不突出.当前,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着美国因素的挑战,日韩自身也更关注维持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链自主可控.同时,中日韩产业合作面临新机遇,包括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大量高技术人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RCEP等经贸合作协议的推进等.未来,要积极寻找中日韩利益共同点,构建优势互补、协同高效、开拓创新、利益相容的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
其他文献
当前社会环境多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高校教育中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大学.在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的思想建设,使大学生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由于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变化,我国党建工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应当正确地把握当前的形势,更好地强化党建工作.
期刊
车辆与交通类专业的工科课程特点是拥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通过理论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车辆的各种结构、性能、原理以及交通运输系统的各种规划、管理等的认识,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车辆和交通运输各种专业知识的理性认识.近年来,思政课融入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倍受党中央和教育部关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是各大院校的评价及考核标准之一.
期刊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与全面普及,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群体认识了解社会发展、深化专业学习、拓展个人能力的便捷方式.然而,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也为大学生的健康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对新局势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探索创新研究,能够有效引领高校借助新媒体实现对大学生的科学规范,促进其自身工作模式完善与学生发展质量提升.由乔晶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一书讲述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高度普及背景下运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规范指引的实现方法,结合多媒体平台及运行的本质特征与学生的心
期刊
我国申请加入CPTPP,是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促进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与CPTPP规则相比,我国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货物贸易、投资及知识产权、竞争政策、补贴、劳工标准等规则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要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开放,加快构建数字贸易和数字治理框架体系,推进货物贸易关税及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建设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和政策体系,加快改革扭曲市场的补贴制度,提高劳动保障制度国际化水平.同时,以推动
对外开放对财税制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财税制度的思想基础、实践层面和经验教训层面,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国家和相关国际机构的域外影响与本国的改革努力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财税制度始终朝向“转型和发展”演进.对外开放的综合影响大幅提高了中国财税制度的国际接轨程度.实践证明,关起门来建设财税制度既不必要也不可行,应始终坚持公共财政的治理职能,继续将税制、预算和财政体制作为财政改革的重点.
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中国改革事业的成败,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结定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及主要方向.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未来的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高等院校都积极开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为主线,以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为重点,让学生在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所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的理想信念.由郭金玫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期刊
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部分,同时对于构建高校人文环境也起到了积极意义.新时期环境的发展,对于高校教学改革都提出了不同的挑战与要求.在当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新媒体在各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教育工作中,对于加快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将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化.而高校的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完成音乐知识的传播,其中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过程、传播内容等,新媒体在音乐教育各环节中的应用有着较高的教学
期刊
南方谈话厘清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夯基垒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总纲领.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但仍然需要不断发现和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要看到我们距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要以南方谈话精神,破除“计划经济回归论”“民营经济退场论”“资本有罪论”“脱钩论”等对市场经济的非议和质疑,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的决心,努力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对于乡村生态振兴战略面临的价值变现问题,从现象看是生态系统核心要素人地业价值共创的难题,从本质看是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制度逻辑冲突问题.战略转型期使得本就复杂的价值变现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生态振兴战略转型过程内含价值再造过程,本质上是制度逻辑重构过程.按照“价值共识—价值创造—价值再造”的价值共创思路,乡村生态振兴战略之道是:村落不仅是一个生活、生态和生产“三生融合”的生命共同体,也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复杂适应系统;当振兴战略进入到转型期,要抢抓战略窗口机会,在防止村落生态系统核心要素人地业系统失调和价值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极其特殊而重大的意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富裕,需要形成四大机制:财富三次分配机制、财富增长的发展机制、财富平衡的治理机制、价值共识构建与引领机制,它们分别提供内生力、支持力、协调力和引领力,从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从建立健全四大机制入手,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富裕的路径为:推动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释放增收潜能;助推产业融合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财富稳定增长;构建整体性粤港澳大湾区治理框架,平衡贫富差距;增收减支双向并举,大力培育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