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12小时监护单”在产科病房的运用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2332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总结我院22年"产后12 h监护单"在产科病房运用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我陆军产科病房运用"产后12 h监护单"前后2年(1984年及1985年)及运用"产后12 h监护单"后3年(1985年、1995年及2006年)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1984年、1985年"产后12 h监护单"的运用前后分娩后早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经X2检验,P<0.005,有极显著差异.(2)对1985年与1995年及2006年3年共15 381例分娩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经X2检验,产后出血、阴道出血、阴道血肿、尿潴瘤P值均<0.005,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运用"产后12 h监护单",能降低分娩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产科质量,体现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专业化水平,值得向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对我院1994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2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治愈36例(85.7%),死亡6例(14.3%).提示创伤性连枷胸常伴有多发伤、肺挫伤和胸壁反常运动,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恢复胸壁的稳定性、治疗肺挫伤、合理处理多发伤、加强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临床真实性与临床对照试验的方法相互影响的持续存在是很理想的.一项良好的试验设计应能反映医生、特别是患者的观点,相反,熟悉临床试验也能改进日常工作方法.换句话说,每种
抗癫痫药物可在机体引起一种以皮疹为典型表现的超敏反应。传统观点认为它与抗癫痫药物的活性中间产物及环氧化物水解酶的缺乏有关,新近研究表明T细胞在这种皮肤超敏反应中起
前列腺电切术后极易并发下肢深静血栓形成(DVT),因患者多为老年人,全身器官功能减退,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对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导尿管留置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传统的操作为先插入导尿管,见尿液流出后,固定导尿管,撤洞巾,脱去手套,再连接导尿管与集尿袋.此方法增加护士接触患者体液的机会.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把导尿管与集尿袋在连接先后顺序上稍加改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为卒中后恢复脑功能的一种实验方法,细胞移植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已经对多种类型细胞,如猪胚胎细胞、干细胞、永生化细胞系以及骨髓间质细胞等进行了
维A酸类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其作用与细胞维A酸类结合蛋白有关.综述国外对细胞维A酸类结合蛋白的分类、在皮肤中的分布、细胞维A酸类结合蛋白的表达调控以及在维A酸代谢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