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a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的转变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从深层来说直接关系着学生情感教育的成果,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审美道德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我国于2001年9月开始,逐步推进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观全国各地的课程和教材改革可以发现,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把"集权制"与"分权制"两种体制优势结合起来,确立"一标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以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二是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许多禁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也带来可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要求在音乐课程中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能够贴近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一、挖掘资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备,许多学校都配置了诸如专门的音乐教室、手风琴、钢琴、打击乐器等等在内的多种音乐器材。与此同时,学校图书馆也建构了专门的音乐教材区域,供学生阅读和查阅资料。作为学校应该积极的利用这些教具和教材优势资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趣。高中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学校导向加上自身的认识,往往将音乐置之于次要位置,他们认为文化课的重要性远远大于音乐课程,因而不重视导致了高中校园文化的压抑,作为高中音乐老师,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置校本课程,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有效的活跃校园文化,使学生能够获得文化知识的时候,情操得到陶冶,使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减缓压力。
  二、加强音乐教学与其他教学之间的综合能力
   任何学科知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相通的,对学生音乐敏感性的培养实际上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了解能够让学生达到对审美的认识。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常常有阅读分析会用到音乐性的东西,比如复调式的叙事,这都是借鉴音乐的,所以,音乐课程的开设,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让学生对诸如莫扎特、贝多芬等这样的音乐大师作品欣赏基础之上得到一些文学修养,使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语文中对于作品风格、语文修辞等的理解上。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和艺术性极强的课程,作为教师要能够巧妙的借用各种媒体设备,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教学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一种潜移默化中得到音乐的熏陶。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对学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你能够够真正的融入到教学之中,制造出一种快乐的氛围,促进教学的开展。
  四、加强对音乐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素养
  音乐课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对音乐有一定乐感基础之上能够具备必要的阅历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五线谱,而这一点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讲五线谱的相关理论知识变成顺口溜或者口诀帮助学生记忆,这样一方面节约了教学时间,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教学繁琐的交接过程,提升了教学效率。在高中音乐知识的教学中应该尽量的加强对学生教法的更新,让学生不断的通过对音乐的认识,在已有的对音乐鉴赏能力基础之上达到对音乐本质的热爱,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领悟能力
  "美"是什么?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定义的东西。从本质上来说,审美就是一种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是一个人对于美的主动追求的实践活动。审美教育也就是培养人的感知能力的一种教育。音乐教育如同文字、历史一样具有文化的传承性。审美教育在教育中实际上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培养目标,对于各种专门学科的学习,无非是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能够认识美好的事物,从本质上自觉的拒绝不美好的事物,而音乐教育实际上是对于基础教育学科在更高层次上的一个学科整合。高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音乐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感受音乐风格的同时也能够使其情感得到完善和健全。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六、鼓励学生组建艺术社团
  作为教学工作,音乐教育课程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内容,学校音乐文化其实质是由学生自己承担的,因而鼓励学生讲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通过与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天赋,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价值也得到了认同,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七、结语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的转变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从深层来说直接关系着学生情感教育的成果,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审美道德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锻炼.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网络财富,2010(2)
  [2]张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策略之浅[J].新课程(教研版),2010(4)
  [3]陈少惠.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如何完善自我素质[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1
  
其他文献
政府部门人员用工问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政府部门编外人员用工问题导致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在编人员“二线化”问题、以及低素质用工
外墙保温施工是高层建筑建设中的重点施工任务,在开展施工工作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来安排保温节能施工处理工作.当前的建筑建设情况复杂,对于保温节能功能也有着
人要生存就必须先学会生活,学会生活是人们生存最基本的素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本身就是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不在感觉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使学生学习数学感到亲切、真实,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
期刊
体育课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可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运动员的要求进行竞技项目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许多伟人的成功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与其个性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纪,是一个创造的世纪,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独创能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道:"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  创新意识是一种从发现问题到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在
期刊
接力跑教学是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教材内容之一,是运动员在快速跑进中通过互相协调配合,完成接后跑完规定距离的一项径赛项目。在运动会上,接力跑是集体配合的竞赛项目,也是一项最激动人心的途径比赛。而且在比赛中,接力跑的成绩对团体总分影响相当大,许多教师都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来提高接力跑水平,以求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这里,本人通过近十余年来的教学体会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下教学中的一些感想。  经过十余年来的教学尝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实践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角色,也不断地反思着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学及学习评价是课改中的一个难点,在过往的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经过对美术课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和领会,尤其是通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就美术教学的评价有了新的认识和转变。  【关键词】课程改革评价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实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根本性改革,是贯穿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过程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截至目前整个过程曲折而艰辛。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摘要】线描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作画工具简单,非常适合农村儿童学习。农村儿童线描画作品描绘题材广泛,可以描画农村的生产生活用具,还可以展示农民的生活美景。儿童线描画表现技法细致入微,能体现中国传统绘画的用笔、用线的功夫,绘画注重带气行笔,一气呵成。  【关键词】农村儿童线描画绘画题材表现技法    线描画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中国画绘画形式,以最能体现中国画精髓的特点而一直沿用至今。它是一种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