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藏温度对鳙鱼片脂质特性变化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98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不同冻藏温度对鳙鱼片脂质特性变化的影响。将处理好的鳙鱼片分别置于-10、-20和-30℃冰箱中贮藏16周,测定其脂肪含量、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过氧化值(P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含量、共轭二烯(CD)值和荧光化合物含量等指标,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组鱼片的FFA含量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冻藏期结束时,-10和-20℃组鱼片的w(FFA)分别为39.43和34.96g/100g,显著(P<0.05)高于-30℃组的20.96g/100g;PV、w(TBARS)和CD值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组的PV与w(TBARS)显著(P<0.05)低于-10℃组;各组之间CD值无显著性(P>0.05)差异;3组样品间荧光化合物含量差异较显著。综合各指标变化,-30℃冻藏较-10和-20℃能够有效抑制鳙脂质的水解和氧化。
其他文献
针对医院临床数据数量庞大,数据之间关联性大,容易出现数据提取不准确等问题,提出基于模糊分类处理技术的医院临床数据智能分类方法;通过对临床运营各项指标的说明,根据指标
目的科学有效地调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满足病区护理工作需求。方法将床护比设为应变量,各病区的入院患者数、特级护理人数、特级护理天数、危重患者数、I级护理天数等19项指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大二高职生为研究对象,旨在调查该院高职生学习倦怠总体情况,以此来为后期实施团体辅导干预提供可行性依据;通过进一步检验焦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