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拳击是一项有思想的运动,不仅需要斗勇,而且需要斗智。因此,在培养拳击手的教学过程中,除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等方面的训练外,还要强调盲目拼打在拳击对抗中是不可取的,而利用时机,制造对方防守空隙,使其遭到有效的攻击,才是战胜对方、达到目的的关键。把握时机,创造机会,拳击对抗的双方都不会忽视,而实现有效击中对手的意图,诱惑对方暴露空挡,前手拳在强弱虚实上的合理运用,必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哪一方出手高明,哪一方就占上风,因而,培养拳击手首先要解決的问题是前手拳使用要领及节奏、步法、打法,仅以右式为例。
关键词:拳击;前手拳;时机;佯攻
一、几种前手常用拳法的说明
1.左刺拳与左直拳:出击时,手臂迅速前伸,发力短促,击中目标的瞬间,突然握紧挙头并转至拳心朝下,脚向前滑步与伸出的手臂配合,出击完成,要使拳沿着出击路线自然收回,还原基本姿势。左刺拳与左直拳都应在齐眼的高度击出,击打目标是对方的面部和躯干。左直拳与左刺拳的区分在于前腳踏地和转体的运作,左直拳动作幅度较大,力量也猛。左刺拳有实质性的进攻,迫使对手采取守势,还可试探、挑对手,从而寻找较佳的进攻角度以实现击打目标。
2.快速摆拳与左摆拳:击左摆拳要借助身体向右转动的力量,使挙由左肩前方向右前方沿弧线摆出。击出后,左臂微屈,手腕外旋使拇指关节朝下,击中目标瞬间,臂、肩肌肉与腕关节突然紧张,随即便放松,恢复基本姿势。摆拳是运行弧形轨迹由侧面击打对方的远距离拳法,动作不容易隐蔽,所以击前手摆拳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收回胳膊,摆动尽可能小,转体的同时手臂向前伸摆。左摆拳与快速摆拳的区别在于身体旋转幅度的不同,快速摆拳的出击要领是要像打鞭一样有弹力,柔软地弯曲,以急速击打。前手摆拳在制造正面攻击空挡时是有效的,特别是向右侧移动,前手摆拳用于回击、迎击,对对手的威胁较大。
3.左钩拳:左钩拳是近距离攻击时最有效的拳法。出拳以肩关节为轴,手臂肘关节弯曲呈钩状,利用踏地和迅速转体挥摆臂来完成动作。左钩拳击打距离短、速度快,不易暴露破绽。左钩拳分左平钩拳和左上钩拳,击打目标是头部和上体,击左平钩拳要急速向右扭动身体,同时左臂屈肘90°左右,上抬与左肩同高,随左臂、左肩的右扭挥摆,击中目标时,左脚脚跟提起稍向外转,收腹含胸,拳心要转向自己。击上钩拳与向上提东西的原理相同,击左上钩拳,左手臂自然屈肘下垂,强力摆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借转体发力,左臂向斜上方出击。左钩拳的攻击隐蔽性强,不易给对手以可乘之机,所以在贴近对手时果断钩击是很奏效的。
通过分析上述几种拳法特征,可以看出它们各有用途,一旦熟练掌握,组合运用,便可以演变为多种多样的组合拳法。在此,还要穿插闻明的是拳击讲究实效灵巧和独特风格,拳击教练员需积极地引导队员综合自己的体质、手脚速度、击拳能力,集中掌握合乎自身特点的方法,不单单要主动攻击,还要把握对方发拳时必然留下的空挡来还击,实施对自己有利的战术
在攻击技术理论要求方面,国内外拳击家归纳雷同,即:“出拳快而猛,出拳时肘部角度适当,出拳准确,基本步法稳健”,其实这也是现代拳击对攻击技术的客观要求。而速度、技巧、时机的把握,应变能力的强化必然以前手拳良好运用为基础。例如,左刺拳从几个方面出击,为探明对方姿势变化及弱点或试探对方反应,在对方闪躲臂部敞开时由内側打“一、”组合(左、右直拳攻击)就能击中;若对方欠灵活,潜避刺拳,就可以左上钩和左平钩出击,再接打“一、ニ”;若试探中发现对方上体空挡大,便可以重击其上体;试探中也可打连击(用同一只胳膊的两次快速连续击打),因为对一次性攻击能很好地防守对手,可能对连击的防守格外弱。
二、佯攻与前手拳法相辅相成
佯攻是以假乱真在造成对手错觉的同时实现意图的技艺。佯攻的目的是要彻底迷惑对手,使其中圈套,佯攻在动作要求上是严谨且多变。要使对方难以察觉,出现判断上的错误,必然得有良好的步法和前手拳。使对方注意一种方式,自己实际上却用另种方法进攻;先引诱对手做出某个动作,然后利用他做那个动作的瞬间攻击,引上击下,引下击上,引左攻右,引右攻左,虚张声势,声东击西。这即是前手拳在佯攻中的作用总括,比如,以左刺拳攻击对手的上体,在对手赶紧保护这一部位之时,迅速回左拳转換以左摆拳击打其头部,或者以右手拳进行凶猛攻击。再如,用前手拳骚扰对手,分散其注意力,后手拳做好抓住空挡,给其重创的准备。若是对手不上当,自己的假进攻便变为真进攻。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前手拳在佯攻中扰乱对方节奏,诱使对方进入判断的误区,证明前手拳巧妙、合理运用的重要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佯攻方法的完全掌握,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先对镜练习,再进行攻防练习来检验,循序进,不可草率。其实,众多的佯攻方法往往是教练员传授的。教练员的教学任务,不仅是技术、体质和心理方面的指导、训练,搏击经验也应当由教练员讲述,这是格斗性质定的。好的方法,拿来运用,融于教学之中,这不是坏事情。
上述两个方面明了前手拳法运用的前提条件、前手拳在对抗中的作用、节奏,仅涉及其攻击性,防御作用、防御及反击、迎击,虽然也属于前手拳作用范畴,但在此不做论述。
拳击手必须掌握拳击的攻防基本技术,但它不能保证在搏击场上取胜,不要追求令人眼花缭乱的姿势动作,而要积极开动脑筋,选择合乎自身特点的搏斗技巧和方法,集中掌握、精益求精。并要开动脑筋在赛场外也在赛场上,这应了拳击界的一句名言:“双方在技术和能力上相等时,善于动脑筋的一方,十有八九会取胜。”
参考文献
[1] 刘云峰等.直拳技术的力学原理[J].浙江体育科学,2001;23(2):52-55.
[2] 李志军.对拳击比赛中远距离左直拳技术的探析[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2):65-67.
[3] 魏洪波.浅论前手直拳在拳击比赛中的功效[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24(4):74-76.
(天津市西青区重点业余体育学校 300380)
关键词:拳击;前手拳;时机;佯攻
一、几种前手常用拳法的说明
1.左刺拳与左直拳:出击时,手臂迅速前伸,发力短促,击中目标的瞬间,突然握紧挙头并转至拳心朝下,脚向前滑步与伸出的手臂配合,出击完成,要使拳沿着出击路线自然收回,还原基本姿势。左刺拳与左直拳都应在齐眼的高度击出,击打目标是对方的面部和躯干。左直拳与左刺拳的区分在于前腳踏地和转体的运作,左直拳动作幅度较大,力量也猛。左刺拳有实质性的进攻,迫使对手采取守势,还可试探、挑对手,从而寻找较佳的进攻角度以实现击打目标。
2.快速摆拳与左摆拳:击左摆拳要借助身体向右转动的力量,使挙由左肩前方向右前方沿弧线摆出。击出后,左臂微屈,手腕外旋使拇指关节朝下,击中目标瞬间,臂、肩肌肉与腕关节突然紧张,随即便放松,恢复基本姿势。摆拳是运行弧形轨迹由侧面击打对方的远距离拳法,动作不容易隐蔽,所以击前手摆拳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收回胳膊,摆动尽可能小,转体的同时手臂向前伸摆。左摆拳与快速摆拳的区别在于身体旋转幅度的不同,快速摆拳的出击要领是要像打鞭一样有弹力,柔软地弯曲,以急速击打。前手摆拳在制造正面攻击空挡时是有效的,特别是向右侧移动,前手摆拳用于回击、迎击,对对手的威胁较大。
3.左钩拳:左钩拳是近距离攻击时最有效的拳法。出拳以肩关节为轴,手臂肘关节弯曲呈钩状,利用踏地和迅速转体挥摆臂来完成动作。左钩拳击打距离短、速度快,不易暴露破绽。左钩拳分左平钩拳和左上钩拳,击打目标是头部和上体,击左平钩拳要急速向右扭动身体,同时左臂屈肘90°左右,上抬与左肩同高,随左臂、左肩的右扭挥摆,击中目标时,左脚脚跟提起稍向外转,收腹含胸,拳心要转向自己。击上钩拳与向上提东西的原理相同,击左上钩拳,左手臂自然屈肘下垂,强力摆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借转体发力,左臂向斜上方出击。左钩拳的攻击隐蔽性强,不易给对手以可乘之机,所以在贴近对手时果断钩击是很奏效的。
通过分析上述几种拳法特征,可以看出它们各有用途,一旦熟练掌握,组合运用,便可以演变为多种多样的组合拳法。在此,还要穿插闻明的是拳击讲究实效灵巧和独特风格,拳击教练员需积极地引导队员综合自己的体质、手脚速度、击拳能力,集中掌握合乎自身特点的方法,不单单要主动攻击,还要把握对方发拳时必然留下的空挡来还击,实施对自己有利的战术
在攻击技术理论要求方面,国内外拳击家归纳雷同,即:“出拳快而猛,出拳时肘部角度适当,出拳准确,基本步法稳健”,其实这也是现代拳击对攻击技术的客观要求。而速度、技巧、时机的把握,应变能力的强化必然以前手拳良好运用为基础。例如,左刺拳从几个方面出击,为探明对方姿势变化及弱点或试探对方反应,在对方闪躲臂部敞开时由内側打“一、”组合(左、右直拳攻击)就能击中;若对方欠灵活,潜避刺拳,就可以左上钩和左平钩出击,再接打“一、ニ”;若试探中发现对方上体空挡大,便可以重击其上体;试探中也可打连击(用同一只胳膊的两次快速连续击打),因为对一次性攻击能很好地防守对手,可能对连击的防守格外弱。
二、佯攻与前手拳法相辅相成
佯攻是以假乱真在造成对手错觉的同时实现意图的技艺。佯攻的目的是要彻底迷惑对手,使其中圈套,佯攻在动作要求上是严谨且多变。要使对方难以察觉,出现判断上的错误,必然得有良好的步法和前手拳。使对方注意一种方式,自己实际上却用另种方法进攻;先引诱对手做出某个动作,然后利用他做那个动作的瞬间攻击,引上击下,引下击上,引左攻右,引右攻左,虚张声势,声东击西。这即是前手拳在佯攻中的作用总括,比如,以左刺拳攻击对手的上体,在对手赶紧保护这一部位之时,迅速回左拳转換以左摆拳击打其头部,或者以右手拳进行凶猛攻击。再如,用前手拳骚扰对手,分散其注意力,后手拳做好抓住空挡,给其重创的准备。若是对手不上当,自己的假进攻便变为真进攻。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前手拳在佯攻中扰乱对方节奏,诱使对方进入判断的误区,证明前手拳巧妙、合理运用的重要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佯攻方法的完全掌握,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先对镜练习,再进行攻防练习来检验,循序进,不可草率。其实,众多的佯攻方法往往是教练员传授的。教练员的教学任务,不仅是技术、体质和心理方面的指导、训练,搏击经验也应当由教练员讲述,这是格斗性质定的。好的方法,拿来运用,融于教学之中,这不是坏事情。
上述两个方面明了前手拳法运用的前提条件、前手拳在对抗中的作用、节奏,仅涉及其攻击性,防御作用、防御及反击、迎击,虽然也属于前手拳作用范畴,但在此不做论述。
拳击手必须掌握拳击的攻防基本技术,但它不能保证在搏击场上取胜,不要追求令人眼花缭乱的姿势动作,而要积极开动脑筋,选择合乎自身特点的搏斗技巧和方法,集中掌握、精益求精。并要开动脑筋在赛场外也在赛场上,这应了拳击界的一句名言:“双方在技术和能力上相等时,善于动脑筋的一方,十有八九会取胜。”
参考文献
[1] 刘云峰等.直拳技术的力学原理[J].浙江体育科学,2001;23(2):52-55.
[2] 李志军.对拳击比赛中远距离左直拳技术的探析[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2):65-67.
[3] 魏洪波.浅论前手直拳在拳击比赛中的功效[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24(4):74-76.
(天津市西青区重点业余体育学校 30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