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三部曲:女性的悲歌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tt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黃梅戏 《徽州往事》剧照。

  1999年,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主演的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女人》在全国巡演,引起轰动,她也凭借这部戏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在韩再芬的计划中,这是黄梅戏舞台剧“徽州三部曲”的第一部。她筹划第二部和第三部徽州题材作品,想要用通俗优美的黄梅戏说尽徽州女人的故事。
  然而,第二部作品却迟迟没有问世。受文化体制改革和戏曲不景气的影响,这个计划被迫中断,一搁就是十几年。直到去年底,“徽州三部曲”的第二部《徽州往事》终于问世,并于今年5月启动全国巡演。在这部六年磨一剑的新作中,韩再芬带着成熟女人的魅力走来,重新出现在全国黄梅戏迷面前。
  这是一出女性的悲歌。没有苦尽甘来的大团圆结局,甚至没有结局。它更想刺痛你,让你坠入深深的思考,思考千百年来女性的命运,和动荡时代中人的苦难心灵的无处寄放。
  这部戏对韩再芬来说,可谓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她个人多年后重返黄梅戏原创舞台的回归之作,也是以她名字命名的“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成立七年来的第一次重大实战。

从悲剧到觉醒


  和《徽州女人》一样,《徽州往事》也是一出悲剧。而这两部悲剧的最大不同,在于后者表现了传统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比前者更具前卫和现代色彩。
  这也有别于《天仙配》式的神话爱情悲剧。和更多经典的传统黄梅戏,比如韩再芬演的《女驸马》、《孟丽君》等大团圆喜剧相比,更有天壤之别。
  作为“徽州三部曲”的第一部,《徽州女人》的故事很简单:在晚清时代,一个美丽的徽州女人,从出嫁开始就守空房,一直守了几十年,怀着希望等待丈夫归来。最后,丈夫终于归来了,却带着早已在外结婚生子的另一个妻子。
  “为什么我要演三部关于徽州女人的戏?因为第一部我实际上演了一个最传统的徽州女人,为了一个男人守候了35年,这种女性很可悲。”韩再芬对南都周刊记者说,“而到了第二部《徽州往事》,这个女人已经走出去了,在人性上开始觉醒,自我解放了。”
  《徽州往事》故事讲的也是清朝后期,官场腐败,匪患四起,宁静的徽州深陷战乱。徽州女人舒香在结婚两个月之后,就与外出经商的丈夫分别,独自撑起了一个家,而她悲剧的命运也由此展开。十年后,回家团聚的丈夫在途中“被杀”的消息传来,舒香肝肠寸断,自己却又因“通匪”罪名而四处躲藏,颠沛流离。为了保护舒香,丈夫的结拜兄弟毅然娶了她做填房。多年后,前夫却再次出现,两个善良男人的“让妻”举动令她愤然出走。
  该剧导演王延松说,《徽州往事》的叙事尽管以敦厚的怀念开场,但故事的迅速展开却充满诡异与不安。一个平凡女子的故事,折射出一个曾经动乱的时代缩影。这不仅是舞美样式的整体意象,也是建立戏剧演出艺术完整性的文学根基。
  作为贯穿该剧的一个重要背景,官患匪患就像一条鞭子,无情地抽动着剧情的陀螺猛烈转动。正如饱经苦难的舒香在戏中控诉的:“乱世中人遭罪不如猪狗,经商的命如草无路可走。匪寇掠官兵抢人人仓皇,女人们受欺凌贞节难守。”
  而最为人关注的还是剧中结尾舒香的出走,被比作中国版的“娜拉出走”。而她到底走向何方,戏中并未说明,只剩下舒香激烈的质问:“女人一世为谁忙?女人一生为何忙?”在散场的剧院中回荡,仿佛是一个“天问”,伴随着开放式的结尾,留给观众自由的想象和思考。
  一位网友在看完该剧后感慨地写道:在那个动荡的乱世,女人们的命运本已轻似浮萍;而正人君子所持重的伦理纲常,实则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观,最终成为扼杀人性的罪魁祸首。舒香的悲愤出走,以及独白式的泣问,使本剧的艺术性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令人唏嘘、引人深思,堪称全剧的点睛之笔。
  “当我在台上演的时候,确实很纠结。一开始两个男人都那么好,都爱她,都希望她能过好,但事态发展到最后,两个男人推来推去,而推来推去是中国比较糟糕的文化,揭示了男人骨子里还是把女人当作物件,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韩再芬告诉南都周刊记者,她正在筹划中的“徽州三部曲”的第三部,故事将会发生在民国,讲述的是走出徽州,甚至走上国际舞台的徽州女人的故事。剧中的徽州女性形象不再是创造,而是有原型。“徽州有才华的女人太多了,比如胡适追求过的曹诚英,还有苏雪林等等。”
  “徽州文化非常有意思。徽州女性中,既有特别恪守妇道的,像徽州有大量的贞节牌坊;也有后来在时代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学者型女性,完全挣脱束缚,跨出家门,漂洋过海求学,主张女性自由解放。”韩再芬说,“徽州三部曲”第三部肯定不会让观众等太久,三部作品中的徽州女人从传统的悲守,到觉醒后的出走,再到走出徽州,就像在叙述一个女人的故事,按照女性求自由、求解放的总体规划,遵循着女性历史发展的方向前进。

戏曲还是话剧?


  《徽州往事》带着徽州的文化,精美的布景,跌宕的剧情,尤其是韩再芬的精彩表演,甫一亮相,就引来众多目光和喝彩。5月份在深圳和广州连演十几场,几乎场场爆满。有些专家甚至总结出它的“六美”:故事美、主题美、表演美、音乐美、舞台美、风俗美。
  王延松称,《徽州往事》是一部精心打造、借鉴好莱坞电影叙事方式的黄梅戏舞台剧,一改中国传统戏剧节奏太慢、叙事单一的弊端,运用现代舞台艺术理念,既呈现出电影般的表现张力与细腻,又极具戏剧现场震撼感。
  不过,该剧剧本虽然经编剧谢熹打磨了六年,上演后却遭到不少诟病,如戏词过于粗糙,不够典雅、优美。剧中对李白《静夜思》的化用,“床前明月光,梦里想舒香”,也让不少观众反感。
  和《徽州女人》一样,《徽州往事》也打破了传统戏曲的结构方式,借鉴了话剧的表现形式。但这仿佛一把双刃剑,使这部戏既富有新意,却又稍嫌戏味不足,让一些观众产生该剧“偏话剧化”的疑问。   对此,韩再芬的解释是,这和黄梅戏自身承载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的发展,以及她这样的演员的追求都有关系。而当今戏曲导演的缺乏,则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么多年来,戏曲界大量使用的都是话剧导演。戏曲导演这一块越来越弱,基本快没了。”
  这也反映了戏曲的变革需求。因为戏曲的思想性不够,而话剧这种舶来品比较注重思想,更为深刻,不满足于戏曲仅仅是一种表现的戏曲界,就把话剧导演拉进来,希望他们赋予戏曲更多思想价值。
  “但问题是,一个戏曲导演,必须对戏曲传统程式化这一套体系非常精通。而话剧导演对戏曲传统程式确实不懂。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就只好互相磨合。”韩再芬说。
  王延松就是一个知名的话剧导演,曾多次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奖”、曹禺戏剧奖等奖项。而这一次,已经是王延松和韩再芬的第二次合作。2008年,他们曾合作排了一部黄梅戏《美人蕉》,是瞄着第二部徽州题材做的。但这第一次合作以失败告终,只演了三场就封箱了。两人都觉得这部戏的分寸感没把握好。
  韩再芬安慰王延松:不着急,我们再继续探索。而第二次探索的结果,就是四年后的《徽州往事》。
  韩再芬非常喜欢话剧演员表演的状态。2006年,她甚至主演过一部话剧《白门柳》。“戏曲演员很多地方用曲调,而话剧都是用道白表达情感,现在我们把两者结合起来了。当我念道白的时候,就有话剧的功力,传递的信息比较到位,不是飘在上面的那种纯属唯美的东西,而是发自内心的表达。”韩再芬说,就像戏曲通常讲的,“唱要像说,说要像唱”,其实说是比较难的。唱是经过作曲家让你的情感表达通过音乐的旋律唱出来,达到感染人的目的;而说,完全靠演员自己把握、自己感悟。
  而黄梅戏本身,和其他剧种比较,体验性要强许多,程式化的东西比较少。《徽州往事》的故事情节非常曲折,三分钟一变,起伏跌宕,比如开头大喜大悲的情绪跌落,就意味着演员要体验性极强才能驾驭好它。
  “戏曲通常以表现为主,轻歌曼舞,抒情性比较重。而黄梅戏,你仔细研究一下严凤英老师,大家为什么喜欢她?其实那时候越剧的水袖甩得都比我们漂亮,当年严凤英演《天仙配》时袖子乱甩,因为她没有太多的功夫,她是从民间走出来的,没有那套特别程式化的束缚,可是她所传达出来的艺术感染力,远远超过那种假模假式的表演,因为她真挚。”
  韩再芬认为,一台戏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这台戏是由观众和演员共同演出来的,观众的心情不自禁地跟着演员的动作而动。而这必须要演员真情投入。在艺术生涯中,韩再芬牢牢把握着这一点:黄梅戏在艺术追求上保持更多的是“真”,无论怎么包装,骨子里的“真”不可丢掉。

黄梅戏会死吗


  这些年来,戏曲不景气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各种流行文化、选秀节目、影视大片的夹击下,即使像黄梅戏这样具备普遍群众基础的剧种,都处于历史上光芒最为黯淡的发展时期。
  去年11月,黄梅戏另一位代表人物吴琼在参加一个电视节目时哀叹说,从她2000年回归黄梅戏舞台开始,这么多年走下来,她始终觉得当今社会大部分人群已经离中国戏曲越来越远,戏曲已经从原来被顶到一个尴尬、狭小的领域里,变为了现在被完全挤扁击垮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舞台上的繁华,都是泡沫。
  这种时代的大气候,使韩再芬在黄梅戏舞台上也沉寂了多年,新世纪以来只主演了寥寥几部作品,影响都不大。在幕布背后的暗处,她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这是时代的必然,还是戏曲工作者没能创作出让现代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韩再芬
  女,汉族。出生于1968年。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现为安徽省安庆市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原安庆市黄梅戏二团)院长。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她在舞台上扮相俏丽、噪音圆润、表演细腻,具有大家风范并力倡黄梅戏革新。

  困惑中的韩再芬也一度频繁“触电”。从2000年至2007年,韩再芬参演了至少十部电视剧,包括《走向共和》、《尘埃落定》、《贞观长歌》等知名大片。
  直到2006年,安慶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成立,韩再芬就任院长,仿佛获得了新生。她不再接拍电视剧,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上,积极投身于黄梅戏年轻人才的培养,使剧院形成了三个梯队的演员团队。她未来的目标,是让剧院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把“再芬黄梅”打造成为戏剧精品的品牌。
  “黄梅戏死不了,在不久的将来,它还会兴盛。”韩再芬如此充满信心,是因为黄梅戏扎根的那块土壤,同样也滋生过京剧鼻祖程长庚、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人活在什么土壤,就会培育他什么精神。”
  对韩再芬来说,比起京剧,黄梅戏是一个青春勃发的少年,包容性和吸收能力特别强,促进它的变革和再造,是她这一代人的责任。她希望黄梅戏用它的灵动去面对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什么东西都可以吸收,吸收完后还是它自己。
  而她所理解的黄梅戏改革,就是在运用现代艺术手段创作新剧,投射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理解的同时,传承黄梅戏的经典唱腔。探索用交响乐、电影手法等现代艺术元素嵌入,改变戏曲在人们心目中的节奏慢、时代远、故事情节单一等刻板印象。而在传播上,则要借助动漫等科技手段,追上信息化的步伐。
  就像在《徽州往事》中,除了戏剧架构的创新,在舞美设计上也新意迭出,把古朴的村落老宅、精致的家具陈设、青翠的竹海等诸多徽州元素都搬上舞台,不仅完全改变了传统戏曲一桌二椅单调的舞台呈现,也改变了半个世纪以来新编剧目每场时空固定的布景设置,其用心、讲究不次于电影、电视。
  韩再芬说,面对如此快速发展的社会,不能怨天尤人,最重要的是学会自救,以及保持平和的心态。
  1978年,年仅十岁的韩再芬就进入黄梅戏剧团,至今已有30多年。“我还是挺幸福的,找到自己比较热爱的事情,而且一边玩一边做,也没人强调我非要达到什么境界,我自己也不给自己施压。这种心态导致人活得比较自如,活在自己的一个特别的状态里。”说这句话的时候,韩再芬一点都不让人觉得是个“名角”,我们静静地坐在广州大剧院附近的四季酒店里,在70层楼的落地窗边。
  韩再芬对自己几十年的人生有一个总结式的比喻:她就像一个跑步的人,不管别人比她跑得快还是慢,她只知道在自己这条航线上均匀而持续地跑着,心无旁骛,不因旁边的什么东西而受到影响,只是一直在跑,这让她感觉很美妙。
其他文献
8月25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并作与反腐工作有关的报告。在王岐山作报告前,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说:“岐山同志讲完了,留了半个小时给你们互动,大家可以提问发表意见。”  葛剑雄算了算时间,王岐山的脱稿报告讲了一个小时零五分钟。演讲结束,坐在第五排的葛剑雄又是第一个举手,站起来:“我是教育界的葛剑雄。”  外界问葛剑雄你提问是不是安排好的,葛剑雄觉得好笑,小组会议他第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今年2月在《抗病毒疗法》(Antiviral Therapy)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设计的一种载有蜂毒的纳米颗粒能够杀死HIV而不损害正常细胞。这项成果大大推动了一种可能阻止HIV通过阴道传播的凝胶产品的研制。“我们希望身处艾滋病猖獗的地区的人们可以用这种凝胶预防初发感染”,论文作者胡德(Joshua L. Hood)说。  很多人都有被蜜蜂蛰伤的不堪回忆,足够剂量
在伦敦海德公园之畔,矗立着全球最奢华最昂贵的公寓楼群。这一代称为“海德公园一号”的楼盘外墙玻璃永远干净无尘,在旁边肯辛顿区繁华的夜景映衬下,如黑钻一般沉静而又耀眼,又仿似高不可攀。事实上,它也确实高不可攀:截至2013年1月,这里的80家公寓已有76处有了主人,卖出总价达到了270亿美元之高,平均房价超过3.55亿美元。  这里的安保措施也做得极好,住家的隐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大厦的每个房间窗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后,如果对周围的人说出心里的感受,一切都会好过些。而一直压在心里,烦恼可能会一直阴魂不散,甚至导致所谓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这种原理被科学家们归纳成了一种叫“危机事故压力处理”(CISD)的心理治疗法:要想缓解创伤性记忆,就得把它表达出来,然后才可能忘却。  然而,最近美军对952名科索沃维和人员进行研究,发现CISD不但没加快患者的康复,反而导致
最后再望眼西湖  2012年6月4日是杭州大巴司机吴斌出殡的日子。吊唁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将他在朝晖五区的家挤得水泄不通。  在5月29日上午,48岁的吴斌驾驶“浙A19115”大巴车,载着24名乘客从江苏无锡返回浙江杭州。在行驶到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他被对面车道飞来的一块重达5斤的刹车鼓碎片击中腹部。  在此后的20多秒时间内,吴斌在剧痛中完成了刹车、换挡、挂双跳灯等一系列安全动作。
潘石屹这回摊上“大事”了。尽管之前小潘时有言行引发争议,但这一次似乎更猛烈一些。结合之前陈光标海外秀慈善的新闻,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中国企业家都在热衷全球慈善事业了。  导火索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次“越洋捐款”行为:潘石屹以“SOHO中国基金会”的名义和美国哈佛大学签订了1500万美元的捐赠协议。据悉,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捐助1亿美元,资助在世界一流大学攻读本科的中国贫困学生,家庭年收入6.5万元以下的学
8月2日七夕,歌手汪峰的鸟巢演唱会大获得成功,十万人的鸟巢提前一周门票售罄,场地票一度被炒至万元一张。这个一直“上不了头条”的男人,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就是:网络售票 付费直播。  通过京东、百度、淘宝等二十多个互联网平台,汪峰演唱会只用了三个月就卖出了全部门票,一改线下票房和代理机构售票的传统模式。  至于汪峰与乐视网合作,在网上买票观看演唱会直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O2O,充其量就是花钱买
对于目前独居的黄晓玲来说,手机几乎占据了她闲暇时间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刷社交软件,看朋友动态,看新闻。  而蛋糕店老板王牧牧,在过去使用微博的两年多时间里,已经刷了两万多条微博,其中大部分都是个人感想方面的原创微博,微博中经常出现的主角,是她养了快四年的一条萨摩耶犬。  掏出钥匙打开家门,就着夜晚的灯光,一个人,一间屋子,这是大部分在都市上班的青年男女结束一天工作,回到家以后要面对的场
8月31日,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其中文官方网站发布了一篇名为《揭开“黄金大米”背后的秘密—孩子不是转基因的实验对象》的文章。  这篇文章指出,“2012年8月1日,发布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赫然显示,这项由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唐广文领导并获得美国卫生部和美国农业部资金支持的研究最终完成了!研究选取了72名6到8岁的健康儿童,而受试儿童全部是湖南省衡阳市一所小学的
服装品牌ICICLE的创办人叶寿增和陶晓马给我上了一堂时尚课。  “我们就是‘舒适、环保、通勤’。”晓马说道。  “什么叫通勤?”我问。“就是职业装啊!”她似乎很奇怪我不理解这个词的用意。我又问了一个非常1.0的问题:你们不用招待他们一下吗?小马说不用,这么多年就是来看秀订货、培训、回家。饭是要吃的,不是招待,是工作餐。那天,他们也没请我吃饭,看完秀我上飞机回北京了。  我的确不理解这个词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