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绘本赋予概念教学新思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的两次教学例谈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2322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积”一词虽然在生活中常常出现,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面积”的概念还是第一次正式从数学的角度接触,因此他们还不能真正理解“面积”这一概念的含义。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的教学不仅要在尊重儿童已有认知经验的同时,还要设法避免使学生对概念产生片面、孤立,甚至错误的理解。本文借助数学绘本——《剪剪贴贴,算面积》,为设计数学概念类教学提供了很多新思路。
其他文献
“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区域游戏成为幼儿园教学实施的核心理念之一。丰富的区域游戏活动能够为幼儿教学提供契机,并且可显著提升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知识并积累经验大有裨益。基于此,文章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围绕具体的教学案例,从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与协助三个方面探究在幼儿教育中应用区域游戏的策略。
为厘清舞蹈训练的研究内容、热点、演化趋势等问题,回顾总结国际上有关舞蹈训练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文章利用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CiteSpace知识图谱进行舞蹈训练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舞蹈训练相关文献数量呈阶段性跳跃式增长的态势,出现了Kornelia等核心作者群;发文机构中Wolverhampton University篇数最多,且发文多的机构之间合作较为密切;研究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
所谓“建构游戏”,就是幼儿借助周围的物体,进行操作、搭建的游戏。作为游戏活动中的一种,建构游戏不仅具有天生的娱乐性,同时还使幼儿的各种感观得到充分调动,在四肢操作中实现了思维的锻炼。但与此同时,在建构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既要完成自己搭建项目,又要不时与同伴、教师交流遇到的各种“问题”。建构游戏鲜明凸显出幼儿的问题解决行为,对于观察分析幼儿问题解决行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期刊
在影响幼儿深度学习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提问策略不容忽视。以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为目标导向,提出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四个提问策略:回忆式提问,助推幼儿梳理已有经验;理解式提问,引导幼儿了解事物的信息;分析式提问,促进幼儿理清事物间的关系;反思式提问,加深幼儿对问题解决的再思考。
铜合金连续挤压模具的H13钢挤压轮在使用寿命中期出现了疲劳裂纹,导致模具早期失效。采用直读光谱仪、数显洛氏硬度计、光学显微镜,对失效模具的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裂纹形貌、显微组织及晶粒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挤压轮槽两侧均存在明显龟裂裂纹,其中一侧轮槽被铜合金粘连掉块,平均裂纹深度达1 mm。主要失效原因是:材料存在粗大晶粒,使材料强度和韧性显著降低,模具在交变热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热疲劳开裂
历史解释能力是学生关键的学科素养之一,近几年在学术领域和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热议。学者们认为"解释能力"彰显了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培养了学生良性的思维习惯。新课标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1)但由于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不足和对问题缺乏探究能力,加上课
H13钢是C-Cr-Mo-Si-V型钢,在锻造行业上的应用非常普遍。本文通过对断裂失效的H13模具钢的硬度、宏观形貌及显微组织的检测,分析其失效原因,以作为调整热处理工艺的依据,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也为同类企业H13热作模具钢处理类似失效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