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教学是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基础,是中学物理最具学科特色的重要环节,新人教版教材充分体现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石”的思想.
在一线教学和调查中发现,初中学生更喜欢观察明显、不寻常的小实验,能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聚焦在小实验上,驱动学生越来越接近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1小实验有无穷的魅力
小实验大多使用火柴盒、纸筒、易拉罐、塑料瓶、乒乓球、小石块、废旧仪器、小孩的旧玩具、电器维修铺收集等材料制作实验教具,当教师拿出简单、奇形怪状、熟悉的东西做成的教具来给学生演示时,学生的兴趣极为高涨,而对这节课所讲述的内容理解尤为深刻.
比如在讲解《电压》时,笔者先吃了一口苹果和一掰桔子,学生很惊讶,笔者借机将芯棒和铜棒插在苹果和橘子上,连接两个LED灯,当笔者准备接通开关时所有学生都屏住了呼吸.灯发光了,所有学生都欢呼起来.
2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在课后小实验中,没有现成的仪器和用品,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替代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创造精神.
平时的教学中,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回家自己做,带到学校进行展示.比如用饮料瓶能做的实验:(1)演示光的直射、反射、折射现象:在一个比较粗的饮料瓶中充满卫生香的烟雾,拧紧瓶盖,制成光路显示器.来演示光在同一種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的光路;(2)自己做一个潜望镜;(3)演示声音具有能量.把一个饮料瓶从中间剪开,取其上部,然后在口大的一边套上一个橡皮膜,并用橡皮筋固定,把小口对着点燃的蜡烛,弹一下橡皮膜,蜡烛烛焰会抖动或熄灭,说明声音具有能量;(4)自制电动机(教师需要给学生简单地讲解制作过程);(5)用小玻璃瓶自制潜水艇.布置小实验比布置大量作业对物理学习更有促进作用.在两年多的教学中发现,小实验、小制作能极大的挖掘农村学校学生的潜能,充分的调动他们学习积极主动性,他们的天性、聪明才智、丰富的想象力、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和提高,学习有了劲头、奔头,看着自己的作品成为教学用具,他的自信、学习的动力足以促使他积极奋发的学习.
3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摩擦力的方向是《摩擦力》一节教学的难点,笔者先从概念入手,“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让学生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情景1:笔者让一位同学演示遥控玩具履带式坦克在讲桌上运动;坦克运动时,所有学生能仔细观察坦克的运动和稀奇的履带,笔者借机问:履带向哪个方向运动?摩擦力方向是哪个方向?坦克向哪个方向运动?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情景2:让两个同学以夸张的方式摆着腿向前走,笔者及时发问“脚和腿向那方向摆?摩擦力的方向如何?人向哪个方向运动?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让学生用饮料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学生不仅从实验中知道了小孔成像的原理,而且观察到了成像的性质,更让人惊喜的是,很多同学还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了像的大小与烛焰到孔的距离以及饮料瓶的大小(屏到孔的距离)关系的结论,为后面的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实验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长见识,在快乐中体验物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思考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一线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假设、猜想、设计实验方案等科学探究问题的思路,重视实验操作过程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上来.在以前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实验操作没问题,但是在预习了教材的前提下便捏造实验数据,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结果.这看似一个小问题却折射出学生对自然规律的不尊重,所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不仅教育学生尊重自然规律,而且对学生今后从事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都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例如,学生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中,学生测量数据如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串联电路电源电压(V)1.534.5L1电压1.052.33.9L2电压1.052.253.8表2 并联电路电源电压(V)1.534.5L1电压0.30.751.3L2电压0.81.552.2笔者看了实验数据后,直接说“你们这数据是虚假的,重新做”.学生迟疑的看着我说:“我们认真做了,而且实验结论和教材结论完全相符”.笔者随后让他们亲自操作一遍,一起读取实验数据,测量得到了真实数据后,笔者并没有给他们解释而是将两组不同的数据公布在了展台上,让所有实验小组共同评论,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随后,笔者给学生解释了原因,在实际操作中的实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导线、接头都是有电阻的,也都会分担一部分电压,所以在串联电路中各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并不等于电源电压,并且随着电源电压增大,误差会越大.
经过多次的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逐渐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能提高学生素质,毫不含糊的尊重客观规律,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精气神.给学生提供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小实验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进而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性.
在一线教学和调查中发现,初中学生更喜欢观察明显、不寻常的小实验,能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聚焦在小实验上,驱动学生越来越接近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1小实验有无穷的魅力
小实验大多使用火柴盒、纸筒、易拉罐、塑料瓶、乒乓球、小石块、废旧仪器、小孩的旧玩具、电器维修铺收集等材料制作实验教具,当教师拿出简单、奇形怪状、熟悉的东西做成的教具来给学生演示时,学生的兴趣极为高涨,而对这节课所讲述的内容理解尤为深刻.
比如在讲解《电压》时,笔者先吃了一口苹果和一掰桔子,学生很惊讶,笔者借机将芯棒和铜棒插在苹果和橘子上,连接两个LED灯,当笔者准备接通开关时所有学生都屏住了呼吸.灯发光了,所有学生都欢呼起来.
2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在课后小实验中,没有现成的仪器和用品,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替代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创造精神.
平时的教学中,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回家自己做,带到学校进行展示.比如用饮料瓶能做的实验:(1)演示光的直射、反射、折射现象:在一个比较粗的饮料瓶中充满卫生香的烟雾,拧紧瓶盖,制成光路显示器.来演示光在同一種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的光路;(2)自己做一个潜望镜;(3)演示声音具有能量.把一个饮料瓶从中间剪开,取其上部,然后在口大的一边套上一个橡皮膜,并用橡皮筋固定,把小口对着点燃的蜡烛,弹一下橡皮膜,蜡烛烛焰会抖动或熄灭,说明声音具有能量;(4)自制电动机(教师需要给学生简单地讲解制作过程);(5)用小玻璃瓶自制潜水艇.布置小实验比布置大量作业对物理学习更有促进作用.在两年多的教学中发现,小实验、小制作能极大的挖掘农村学校学生的潜能,充分的调动他们学习积极主动性,他们的天性、聪明才智、丰富的想象力、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和提高,学习有了劲头、奔头,看着自己的作品成为教学用具,他的自信、学习的动力足以促使他积极奋发的学习.
3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摩擦力的方向是《摩擦力》一节教学的难点,笔者先从概念入手,“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让学生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情景1:笔者让一位同学演示遥控玩具履带式坦克在讲桌上运动;坦克运动时,所有学生能仔细观察坦克的运动和稀奇的履带,笔者借机问:履带向哪个方向运动?摩擦力方向是哪个方向?坦克向哪个方向运动?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情景2:让两个同学以夸张的方式摆着腿向前走,笔者及时发问“脚和腿向那方向摆?摩擦力的方向如何?人向哪个方向运动?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让学生用饮料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学生不仅从实验中知道了小孔成像的原理,而且观察到了成像的性质,更让人惊喜的是,很多同学还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了像的大小与烛焰到孔的距离以及饮料瓶的大小(屏到孔的距离)关系的结论,为后面的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实验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长见识,在快乐中体验物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思考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一线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假设、猜想、设计实验方案等科学探究问题的思路,重视实验操作过程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上来.在以前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实验操作没问题,但是在预习了教材的前提下便捏造实验数据,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结果.这看似一个小问题却折射出学生对自然规律的不尊重,所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不仅教育学生尊重自然规律,而且对学生今后从事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都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例如,学生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中,学生测量数据如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串联电路电源电压(V)1.534.5L1电压1.052.33.9L2电压1.052.253.8表2 并联电路电源电压(V)1.534.5L1电压0.30.751.3L2电压0.81.552.2笔者看了实验数据后,直接说“你们这数据是虚假的,重新做”.学生迟疑的看着我说:“我们认真做了,而且实验结论和教材结论完全相符”.笔者随后让他们亲自操作一遍,一起读取实验数据,测量得到了真实数据后,笔者并没有给他们解释而是将两组不同的数据公布在了展台上,让所有实验小组共同评论,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随后,笔者给学生解释了原因,在实际操作中的实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导线、接头都是有电阻的,也都会分担一部分电压,所以在串联电路中各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并不等于电源电压,并且随着电源电压增大,误差会越大.
经过多次的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逐渐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能提高学生素质,毫不含糊的尊重客观规律,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精气神.给学生提供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小实验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进而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