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一切尽在回味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课是指课堂教学在结尾阶段的教学,也叫断课。它虽占课堂教学的比例不大,却是不容忽视的,高明的教师都特别讲究恰到好处的结课艺术。结课艺术流淌着教师设计的智慧,学生交流的性灵,师生互动交流共享的快乐。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最佳状态下结束本节历史学习的一个主要环节。灵活多样的历史结课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所不可缺少的手段,良好的课堂结尾必须圆满有力,使课堂内容得以概括和融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让学生自主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前后呼应,形成对比,豁然开朗。犹如游人在悠游览胜之后,重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使人重温游迹,倍感亲切,颇有余音绕梁之妙。把握好历史课这一最后环节,使之成为“精彩之落幕”,达到“课虽结而趣无穷”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历史课的结课艺术。
  1.提纲挈领,激活课堂
  教师以精练的语言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提纲挈领式归纳总结,用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语言,恰到好处的板书,引导学生咀嚼回味,展开丰富想象,巩固和运用新知识,能使他们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总结不可冗长,应是言简意赅一语道破的。充分挖掘、利用现实中的教育资源,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因为这种结课方式要求教师精于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时间。如在教学《打开外交新局面》一节时,我出示了历史照片《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当时,西方对乔冠华的外交能力极其赞美,媒体称赞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并夸张地描绘“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于是,我设计提问:“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图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这样,及时反馈,把学生的思绪引向了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的瞬间,通过借鉴历史,思考今天,憧憬明天。这样的结课,言简意赅,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加深印象,深刻领会,牢固掌握。可以说一个优质的课堂结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多积极影响。对已经掌握重、难点的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而对未完全掌握课程重难点的学生来说,一个优质的结课可以成为他们再次探究课堂内容的动力,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结课时,一定要有一定的质量和水平。语言要少而精,不要只是对课堂内容重复照搬,而要对整堂课内容精心提炼,让学生有深刻的记忆点,对课堂教学的中心和要求有明确的把握,这样对学生对主题的掌握和知识内容的加深理解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设置悬念,耐人寻味
  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教学结课时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的探究欲望产生的时候戛然而止,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空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迫切愿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期待。比如说,在进行《新航路的开辟》一课的结课环节时,就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有自己的想法。提问:若新航路到现在都没有被开辟,那么世界又会呈现一番什么样的景象?此类问题新奇大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大家一起思考、一起讨论并一起论证彼此谁的观点是可行的,即使这个问题本就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所有学生的想象也并不会真的存在,却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这样的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养成了良好的进行思维创新的习惯,可以加深对课本所学的认识,推动学习上和思维意识上的共同进步。
  3.课外延伸,画龙点睛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课堂小结是一节课的“终曲”,是一节课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能弹好“终曲”,教师可以在课尾设置课外延伸。一堂有品位的好课,不只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是把结束作为一种新的开始,即把结课作为引导学生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能力在课外进行延伸、扩张、充实,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通过课外延伸,强化“双基”,培养能力。结课是“终曲”,完美的教学必须做到善始善终,结课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说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胜利》的教学时,结课环节可以讲与之相关的小故事,让学习内容向课外延伸,提升学生的课后自我学习兴趣,养成习惯。在德黑兰会议期间,早上起来,英国首相丘吉尔就说梦见自己昨晚主宰了世界,这时罗斯福就说梦见他主宰了宇宙,然后他问斯大林做了什么样的梦。斯大林说梦见他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主宰世界,又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主宰宇宙。那么这个故事就说明即使在会议上为打败共同的敌人和握手庆祝,但之后的关系并不是完全走向和平,这也就引发了学生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全球在二战后又形成了怎样的格局?适当的课堂延伸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也可以提高学習能力。
  总之,美妙的结尾是历史课堂实效教学的回味剂,良好的课末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要用尽量少的话语使讲课主题得到升华。课已结束,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在持续,“一曲弹罢,绕梁三日而不绝”,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刘明.关于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交际,2009(11).
  [2]秦树林.艺术生高考历史学科“四化”备考方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9).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此问题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一是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二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教会学生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教学逐渐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优化了多媒体教学,强化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重视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呈现出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可喜变化。  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些过于热衷于多媒体设计的精彩,热衷于课堂形式的新奇与热闹,热衷于数学概念、公式的精致推理,热衷于精讲多练,而常常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  其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现象提炼加工而成
摘要: 泰安市2012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和学段目标的要求。一是考查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二是考查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三是符合学段目标要求。作者在审视近年的试题后,进行了以下思考:一是越来越多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题单纯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文学素养的考查代替了对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考查;二是语文学业考试试题越来越像高考试题,主要体现在:试题内容烦琐、结构庞杂
一、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时,我在拓展思维环节举出了下面这样一个例题:在一个双休日,某公司决定组织48名员工到附近一水上公园坐船游园,公司先派一个人去了解船只的租金情况,这个人看到的租金价格:大船每只載5人,租金每只3元;小船每只载3人,租金每只2元。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的租船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严禁超载。)  ……  师:谁能公布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摘 要: 近年来,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人数有明显上升趋势,犯罪学研究发现:大量严重的犯罪行为是从青少年时期的那些轻微的不良心理行为演变而来的。如果能对他们的这些不良心理行为给予恰当的干预和处理,采取合理的措施,就可防止转变为违法、犯罪行为。职业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较之其他学校差,在每个班级中几乎都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存在。文章结合相关案例,探究了职校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职校学生 不良行
摘 要: 作者对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题进行分析,发现:选择题部分继续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非选择题注重考生能力的考查,灵活创新,逐步靠拢新课程。  关键词: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题 选择题 非选择题    2011年的高考即将来临,现对2010年全国I卷理综化学试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以便对2011年的高考复习能有所帮助。从整体上来看,2010年化学试题延续
写作文,可谓是令学生头疼的一件事。尤其是考场作文,由于考试时心理较紧张,再加上时间有限,经常看到有些考生苦思冥想,想一句写一句,如此写出的作文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怎样才能在考场上写出好文章,使自己的文章能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呢?  我认为,写作文就像一位有谋略的军事家指挥一次战斗,是要讲究“布阵与用兵”的。所谓“布阵”即安排好写作思路;“用兵”即要选好材料。只有做好这些工作,运筹帷幄,才能写出好
摘要: 摄影经过百年发展已经成为独立学科,摄影教育也在新时期面临巨大的转折。现在提出“以课题带动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正是立足于不断发展的社会对摄影专业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阐述了进行教学改革的原因、具体改革方案及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三个方面,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对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 摄影教学改革 课题 改革方法  1.进行摄影教学改革的原因  1.1摄影教育的发展历程  摄影教育已经存在很
对于作文教学我们已经作了许多尝试,积累了许多经验: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表达,如何立意等,都已经非常详备地教给了学生。然而知识的传授,应该融于具体课文的阅读指导之中,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克服学生在学习作文知识时可能产生的厌烦情绪和心理障碍,改变“授而不受”的无效劳动现象,反之,若纸上谈兵,则于事无益,会倒学生的胃口,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即使写出了比较规范的文章,但也是千篇
语文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提高学生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由教学实践可知,语言表达比语言理解难度要大,而口头语言表达则比书面语言表达难度更为突出。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攻克这一难关,语文老师经常是招数百出,而结果仍然是收效甚微。我们如何带学生走出语言表达的困境呢?语文教学工作者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尝试,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给学生以信心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见到,学生在和老师语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