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与"忠义心"--从九华山佛教看中国佛教的世俗化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通过赴九华山进行考察,并且研读有关学术资料,提出如下见解:九华山佛教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体现了中国佛教的世俗化趋向.九华山佛教堪称中国佛教世俗化最典型的代表.这种世俗化,表现在宗教理论和宗教实践两个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宋代九华山高僧宗杲禅师"忠君爱国"思想的分析,从宗教理论的角度,探讨九华山佛教对于中国佛教世俗化的贡献.
其他文献
在人类社会受资源稀缺性困扰的条件下 ,自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存在无法消除的不一致性和内在冲突。这构成了主体自由的瓶颈制约 ,使个人自由空间的扩展举步维艰 ,人的
在众多的社会职业道德中 ,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特殊的强制性特征。这一强制性权威从何而来 ?本文通过对国家公务员道德原则确立的依据与来源问题的讨论 ,力陈公务员遵循职
韦伯和舍勒共同关注了所谓“资本主义精神”问题,二人都认为它有一种形而上的根源性动力,这种动力,韦伯认为是由新教伦理的滋养和孵化所提供的,而舍勒则认为是由一种长期积累的怨
现代人类生活处于普遍危机之中。危机的导因是人生活的样式逐渐变得外在形式化、感性实物化和无根基化。这种生活样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近现代西方哲学提供的人的理念造就的。
生存论分析的障碍之一,是缺乏“前提的整体”,本文着重揭示《存在与时间》先行具有“前提的整体”的步骤:通常的存在之领悟不等于一般存在的意义,前提的整体不等于课题的整体
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是政治哲学的崛起和后现代主义的传播。本文提出:第一,政治哲学和后现代主义是对启蒙遗产的深刻反思,但它们立场是不同的;第二,政治哲学的主题
美国管理科学及其实践中重视人的心理以及精神因素的研究,应用柔性管理的原则对人的行为实施控制,最大限度“开发人力心理资源”等柔性管理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我国管
江湖与侠客在古往今来的武侠小说中都有必然的联系,但江湖社会大都是小说家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心造的幻影".宣传"愚忠"与"义气"的"三国气与水浒气",是武侠小说的主要内在精神.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HTH〗方法对哈尔滨在校大中专学生880人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 问卷调查.结果个性特征和学前生活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对恐
《易纬·乾凿度》是汉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易学和哲学著作 ,其用象数方式编织的天道观 ,不仅包含了阴阳卦气思想 ,同时还继承了老子和《中庸》的本体论思想以及儒家的价值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