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用于现场合金牌号鉴别的误差控制探讨

来源 :冶金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用于金属加工、使用、回收等各领域材料牌号鉴别,因此成为现场材料管理的有效手段。但当对材料中Mn、Ti、V等合金成分不大于0.5%的牌号鉴别时,却得不到准确的牌号信息,给现场检测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控制现场鉴别误差,实验将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鉴别条件优化为电压25kV,检测时间25s,样品检测面积20mm×20mm,表面粗糙度Ra6.3,5m内无强磁干扰的实验条件;对6组含Cr、Ni、Mo、Mn、Ti、V的合金样品进行检测和记录,发现Mn、Ti、V检测结果与标准规定值
其他文献
头足类是古老而高等的海生软体动物,贝壳是其重要的硬组织之一,可分为外壳和内壳。其中内壳根据质地不同又可分为角质、石灰质和软骨质3种类型,三者在形态和组成成分上差异明
本研究以东海区历年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带鱼和小黄鱼的群体结构、生物学参数、摄食习性和繁殖习性等渔业生物学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种
性别鉴别是鲟科鱼类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养殖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对微创手术、内窥镜、超声波、血液生化及激素指标判别、基因鉴别等性别鉴别方法在鲟科鱼类上的应用研究进
2006年6—10月,按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设置的13个采样点,用小型拖网进行仔稚鱼多样性调查时,采集到遮目鱼仔鱼1ind、海鲢仔鱼40ind、大海鲢仔鱼144ind,这是在长江口水域首次发现
采用超声波法、煮沸法和微波法3种方法分别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环状异帽藻和角毛藻进行细胞破碎及快速制备基因组DNA的研究。通过细胞计数和DNA浓度测定的手段对三种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