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幼儿师范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阶段,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教育质量的优劣与社会中人才质量产生密切关联,因此学校必须要致力于教育环节的优化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高专幼儿师范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做出细致分析与阐述,之后研究开展该项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高专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02
  高专幼儿师范教学是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对科学且合理地规划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促使高专幼儿师范教学水平得到切实提升,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掌握与幼儿教育更多的专业知识,强化其专业能力,全面提升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
  一、高专幼儿师范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针对高专幼儿师范教学来说,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精通幼儿教育,学习丰富的幼儿教育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从而促使其在加入工作岗位之后拥有优秀的表现,且以良好知识水平以及丰富的专业技能优质完成各项教育工作,可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供应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在幼儿教育中,对于学前儿童进行性教育属于一项重要的教学模块,因此需要针对高专幼儿师范学生积极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促使其掌握与学前儿童性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优质完成这一部分教育,助力幼儿教育事业水平的提升。从本质上来说,高专幼儿师范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思想认知,使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幼儿教育技能,进而在后续教学工作中能够从容面对,切实提升高专幼儿师范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
  二、高专幼儿师范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
  (一)注重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解与剖析
  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在高专幼儿师范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该项教育措施能够提升高专幼儿师范教学的水平,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进而充分满足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强化高专幼儿师范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效,也要充分注重在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讲解以及剖析,从而使学生对于本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知识点拥有更深刻的体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效果,也有助于教学工作实效性得到切实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幼儿园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由教师为学生做示范,对幼儿开展性教育。而学生则从一旁观看学习,研究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在实践活动期间,学生可以将自身发现的问题或者疑难问题记录在本子上,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对本堂课所涉及的各项知识点拥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助力学生优质完成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且在活动中有所收益。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活动氛围
  活动教学氛围对于高专幼儿师范教学实效性可以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其是否良好也影响了该项教学工作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在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期间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更愿意跟随教师思路引导,开展课堂知识点的探究以及学习,助力学生专业能力以及素质的提升[1]。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进行情境创设,以学前儿童性教育为例,使班级学生细致体会与分析如何在后续工作阶段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工作。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丰富的学前儿童性教育知识,且致力于营造融洽、和谐、平等的活动教学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中,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表自身意见,向教师提出问题。而教师则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且向学生传授如何优质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这样才能提升高专师范教学工作质量,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
  (三)强化学生的体会与消化
  在高专幼儿师范教学工作中,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学前儿童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教师需要注重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在教学阶段强化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体会与消化。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夯实知识记忆效果,也可以令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对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理解程度,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促使高专幼儿师范教学实践活动条理分明地开展,并且取得良好的成效。例如,可以儿童为教学对象,向其传授性教育方面的知识,由学生从旁观察,学习教育经验。同时教师也要注重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体会与消化,随后带领学生对本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总结与归纳,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点,且形成独到的见解,用以全面提升高专幼儿师范教育的水平,满足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对于高素质幼师的需求。
  三、高专幼儿师范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细致规划教育实践活动的流程与环节
  为充分保证高专幼儿师范教学工作条理分明的开展,切实强化学习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的水平以及实效性,首要任务便是细致规划与设计教育实践活动的流程以及环节,确保各个活动模块之间实现平稳的过渡,用以提升教育活动的实效性[2]。例如,教师首先需要对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体分析,研究如何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幼儿教育的认知。随后根据本次教育活动的目标开展各项教育规划,在活动前期、中期及后期做出细致地设计,充分明确在每个教育阶段需要教授给学生哪些知识内容,以此充分保证教育实践活动能够条理分明地开展。并且对高专幼儿师范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确实提升其专业能力以及水平,助力高专幼儿师范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将问题式教学法融入教育实践活动中
  在开展高专幼儿师范学前儿童性教育阶段也可以适当将问题式教学法融入其中,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并且能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于所涉及的各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而这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记忆以及理解程度,助力教学水平得到切实提升[3]。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以供其思考,如“同学们,请思考若是在实际教学中你如何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对于学前儿童开展性教育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在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且分析如何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教师在此阶段也可以适当性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走上讲台,模拟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阶段的情境,使学生拥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时教师问题的讨论与思考过程也属于学生加深专业知识理解的过程,有助于教学工作水平以及实效性的优化。此外,在学生回答问题期间,教师需要在一旁认真倾听,对学生产生得认知错误阶段及时予以纠正。之后还需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向学生提出改善意见。
  (三)以微课的方式带领学生体会知识点
  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事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微课教学方式也逐渐发展而出,有效创新了教学工作模式,对于教育工作可以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阶段,教师同样需要将微课融入其中。通过微课当中的小视频或者图片带领学生体会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拥有更加深刻的记忆效果,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4]。例如,教师可以将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各项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小视频或者图片,之后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以学生的智能手機作为终端播放小视频,使学生进行观看与体会。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知识点的记忆效果与理解程度,使其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用以助力高专幼儿师范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更加优质的完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专幼儿师范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科学开展专项教育,针对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分析,致力于提升教育工作的水平以及实效性。因此本文在分析与探讨当中细致介绍了如何高效开展高专幼儿师范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雷.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蒙学名著精读》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汉字文化,2017(18):47-50.
  [2]蒙政州.对幼儿数学渗透性教育的一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5(14):64.
  [3]杨蕊绮.高职院校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理实结合”的探索与思考——以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2):165.
  [4]张玉暖.社会性教育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渗透[J].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C),2014(7):62-65.
  (责任编辑:张咏梅)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使得社会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变,其中教育事业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中取得的成就尤为瞩目。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具有操作技能、一线人才的专业场所,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对于人才培养的标准往往和社会需求直接挂钩。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教育中所受的重视也逐渐升高,公共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在高职教学体系中的地
摘 要:探究既是学习科学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而项目教学具有生成性、动态性以及体现幼儿主体性的优势,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为此,本研究以项目教学为基础,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进行新的尝试,探索基于项目教学的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模式,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关键词:项目教学;幼儿园;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正是王阳明蕴含智慧的哲学思想及其重要的现代价值,使王阳明历经五百年仍备受关注。“心即理”“良知与致良知”是阳明学的主要哲学命题,“知行合一”则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特色。王阳明哲学的现代价值也充分体现在其注重实践的哲学精神、自我超越的生命境界以及“万物一体”的普世价值中。本文阐述了王阳明哲学思想,并对其现代价值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王阳明哲学;良知;知行合一;价值  中图分类号:B2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个高校都在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一举措与时代潮流相契合,同时还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但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人员应该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自身存在的安全性问题,采用合适的措施进行应对,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化建设进程,为高校长远稳定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信息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TP309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以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1+X”证书制度及其对于建筑工程行业带来的影响做了介绍和分析。以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1+X”证书制度下,本专业岗位群实训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诸如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优化师资队伍、完善实训场所、调整课程体系等有效对策。探索一条新的人
摘 要:自20世纪初,比较教育学便在我国进入萌芽期,并先后经历了创立、初步发展、停滞、复苏、重建与成型等诸多阶段[1]。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革,比较教育学的讨论已经由初期的学科问题演变为具体问题的探讨,预示着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将面临诸多困境,包括身份危机、生态缺失及方法失当等。因此,为突破比较教育学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升其实践定位,更好地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从学科定位、学科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比较教
摘 要:我国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新文科”教育的概念,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新的学科框架。新文科教育的实质性目的在于培养兼具人文与科学素养、积极应变、善于创新、弘扬中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了充分发挥新文科教育目的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已成為当下的关键任务。本文对新文科教育目的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文科;教育目的;引领作用
摘 要:为应对环保社会组织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面临的诸多内外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作用。然而,因缺乏具体规定,各地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做法并不统一,实践中检察机关支持起诉也面临制度虚置的问题。支持起诉制度的运行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检察机关职责所在。以“诉讼帮助者”为定位,检察机关在支持起诉过程中应当对诉讼能力较弱、影响力大的案件通过“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