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愉快的心理情境中学习识字,让兴趣这种特殊的意志倾向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口诀儿歌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识字,而口诀儿歌就是其中的好方法。根据字形的特点编一些口诀,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如“算”字,可以让学生编一编“上边用毛笔,中间用眼看,下边不要弄错了”。这样既体现了“算”的上中下结构,又体现出“算”的上边是“笔”的上半部,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算”字的同时复习了“笔”“目”“弄”三个字。再如《小小船》一课,共有五个生字,先不教学生识字,而是先教学生学儿歌,“回家后背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他们一定会很高兴,如果你能把这首儿歌写下来给他们看,他们会更高兴的,但是我们现在还写不了,因为有几个生字我们没有学,怎么办”。这样创设出一种情境,把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在这愉快的情境中,识字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故事情趣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教学资源外,还应特别注重和利用课内外教学源泉来拓展教学。结合学生爱听故事,喜欢看童话故事的特点,讲一些与要学的生字有关的小故事,或给学生介绍有关这个字的小典故,让学生在乐融融的气氛中学习汉字。如学“阔”字时,首先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修花园门的片段,让学生们和杨修比高低,猜一猜曹操为什么要在花园门上写个“活”字。学生们看过后,都面带微笑,怀着好奇的目光看着屏幕,而后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曹操想要个活门,能自动开关,也有的学生说曹操想要个随便能在哪儿开的门。我听后说:“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真棒,你们真行。现在我们看看杨修是怎样说的?”看完后面的片段后,学生们才明白了曹操真正的用意,原来“门”上写“活”字,是曹操嫌工匠们把花园门修宽了。学生们这时才恍然大悟,一阵哄笑。在笑声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这个生字,也使他们懂得了通过组合、拆分汉字的方法能更牢固地掌握相关汉字。
三、趣味游戏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保持学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学生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我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思考、创新。例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我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他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力求做到要认的字大多数学生都能认得,让每个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在合作学习中,与要认的字多次见面,强化印象。
四、字谜联想识字
小学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较差,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学生不仅对观察到的事物很有兴趣,而且能增加识字量。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观察、想象的结果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这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思维、提高识字能力及今后的学习都很有意义。例如,学“雨”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在想象中识记;“雨”字的四点就好像是“雨珠子”;“我觉得那四点是老天爷的眼泪”;“怕”字,启发学生联想记忆,“由于心里害怕,脸都吓白了”。在教学中,我还采取联想类推、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来认记生字。在一次活动课上,我让学生收集字谜,然后召开“字谜猜猜猜”活动,如“加一半,减一半”是“喊”;“一个人牵着一只狗”是“伏”。总之,可以把所学汉字想象成一幅画、一个动作、一种神态,也可以想象为一种心理活动、一种景象。
除此之外,让识字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才能做到“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因此,我还常常引导学生到自选商场看一看,收集一些商品包装袋,认认上面的字;认认班级同学的姓名和路牌上的字等。课内认字丢几个,课外认字拣一些,学生识字的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
(责编侯艳星)
一、口诀儿歌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识字,而口诀儿歌就是其中的好方法。根据字形的特点编一些口诀,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如“算”字,可以让学生编一编“上边用毛笔,中间用眼看,下边不要弄错了”。这样既体现了“算”的上中下结构,又体现出“算”的上边是“笔”的上半部,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算”字的同时复习了“笔”“目”“弄”三个字。再如《小小船》一课,共有五个生字,先不教学生识字,而是先教学生学儿歌,“回家后背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他们一定会很高兴,如果你能把这首儿歌写下来给他们看,他们会更高兴的,但是我们现在还写不了,因为有几个生字我们没有学,怎么办”。这样创设出一种情境,把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在这愉快的情境中,识字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故事情趣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教学资源外,还应特别注重和利用课内外教学源泉来拓展教学。结合学生爱听故事,喜欢看童话故事的特点,讲一些与要学的生字有关的小故事,或给学生介绍有关这个字的小典故,让学生在乐融融的气氛中学习汉字。如学“阔”字时,首先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修花园门的片段,让学生们和杨修比高低,猜一猜曹操为什么要在花园门上写个“活”字。学生们看过后,都面带微笑,怀着好奇的目光看着屏幕,而后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曹操想要个活门,能自动开关,也有的学生说曹操想要个随便能在哪儿开的门。我听后说:“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真棒,你们真行。现在我们看看杨修是怎样说的?”看完后面的片段后,学生们才明白了曹操真正的用意,原来“门”上写“活”字,是曹操嫌工匠们把花园门修宽了。学生们这时才恍然大悟,一阵哄笑。在笑声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这个生字,也使他们懂得了通过组合、拆分汉字的方法能更牢固地掌握相关汉字。
三、趣味游戏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保持学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学生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我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思考、创新。例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我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他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力求做到要认的字大多数学生都能认得,让每个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在合作学习中,与要认的字多次见面,强化印象。
四、字谜联想识字
小学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较差,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学生不仅对观察到的事物很有兴趣,而且能增加识字量。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观察、想象的结果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这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思维、提高识字能力及今后的学习都很有意义。例如,学“雨”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在想象中识记;“雨”字的四点就好像是“雨珠子”;“我觉得那四点是老天爷的眼泪”;“怕”字,启发学生联想记忆,“由于心里害怕,脸都吓白了”。在教学中,我还采取联想类推、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来认记生字。在一次活动课上,我让学生收集字谜,然后召开“字谜猜猜猜”活动,如“加一半,减一半”是“喊”;“一个人牵着一只狗”是“伏”。总之,可以把所学汉字想象成一幅画、一个动作、一种神态,也可以想象为一种心理活动、一种景象。
除此之外,让识字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才能做到“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因此,我还常常引导学生到自选商场看一看,收集一些商品包装袋,认认上面的字;认认班级同学的姓名和路牌上的字等。课内认字丢几个,课外认字拣一些,学生识字的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