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格”概念考辨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k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博格"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成了学术研究与大众文化中的流行术语,但其内涵却多有含混之处.从其概念谱系来看,克莱恩斯与克莱因发明的"赛博格"以机器化的人为形象基础,但"赛博格"的释义"控制论有机体"却包含了纯粹的机器.哈拉维对"赛博格"进行了后现代哲学的阐释,将"赛博格"升扬为本体论隐喻与反讽的政治神话,衍生出了抽离所指的赛博格知识话语.这两种阐释丰富了赛博格的实体义与隐喻义,但也造成了赛博格意指的混乱.基于维特根斯坦的理论,"赛博格"所表达的是一个游戏化的词汇场域和类聚化的形象群体,它在具体使用中表现为填补型、器置型、代理型和虚拟型这四种实体类型.如果否认其实体义共识,赛博格就可能会随着无边的隐喻而走向混乱.
其他文献
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出版日期:2021年7月本书开篇反思中西文学和美学比较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种种二分法,在批判占据统治地位的对立范式以后,本书认为,尽管中西传统存在语言和文化差异,但两者都培育了相似的审美感受和批评理念,因此,中西的批评和审美视域完全可能走向融合.
期刊
德里达断言,精神分析遭遇的悬而未决主要问题是残酷这一存在.图里亚·米格诺特在《精神分析中的残酷、性与无意识》中回应了德里达的批判和质询.其策略是将残酷这一概念在文化和精神分析两个层面来探讨.本文在米格诺特的基础上,将这一问题放在身体层面来考察.通过将德里达对精神分析的论断与德勒兹论施虐和受虐的文章相比较,本文指明其路径上的交汇之处,并进一步讨论弗洛伊德、尼采和黑格尔的文本.本文最终聚焦卡夫卡谈普罗米修斯的短文,追溯其对残酷的思考.
"唐诗宋词元曲"这类序列一直是历代各家用以推尊元杂剧的工具,但它并非必然地指向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个论断,而且它基于推尊元曲所表达的源流、并称、递变等含义,虽讨论框架在元代、明清、清末历经三次变化,却一直着眼于元杂剧的词章属性来论定其价值,把元杂剧视为诗歌框架中的乐府词章、剧曲框架中的曲词典范、文学框架中的诗歌最高等.比较而言,王国维则立足于戏剧属性,在近代新型的文学格局中重新利用这个序列来推尊元杂剧,基于两个评判维度(一种文体的发展框架、一个朝代的文学格局),提出了元杂剧为"一代之文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明代戏曲插图与舞台演出之关系,在学界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议题,且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几乎成为中国古代版画研究不言而喻的"共识".但若将此议题置于当时的学术语境以及美术史、戏曲史跨学科视野下进行逻辑链的重新审视,会发现其乃一个主题先行之下虚构出来的伪议题.戏曲演员不存在"照图扮戏"之事,"本传逐出绘像,以便照扮冠服"只是书商的广告策略和把戏.而"照戏绘图"论的缺陷在于,仅根据插图在联语版式、人物动作和构图风格等方面与舞台表演之间的一些"貌合",就汲汲于在二者之间建构单
笔者于2019年夏季在哈佛大学霍顿图书馆发现1920—1923年洪深与其导师贝克教授之间往来书信八封、贝克写给某编辑而涉及洪深的书信一封.这些书信绝大部分未曾被人提及,个别被提及的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一百年前的这些书信对于洪深研究弥足珍贵,笔者特将它们译成中文,并试作初步考释.这些书信不但可以透露洪深早期在美国学习戏剧的经历、他的探索与思考,亦可以帮助学者重建洪深在美国戏剧圈里的人脉和关系.事实证明,洪深对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百老汇戏剧中心并不是外来者,而是一位直接参与者.信中提到的导演、演员来自美国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空间转向"催生了文学领域的"文学空间研究".美国学者罗伯特·塔利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大力推动了文学空间研究在美国乃至全球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深耕,塔利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学术术语,建立了由处所意识、文学绘图、文学地理、地理批评、制图学(存在—写作—文本—批评—理论化)构成的话语体系;并就文学绘图、空间概念、乌托邦等问题开展了深刻而具独创性的理论探索;且开展了关于赫尔曼·麦尔维尔、埃德加·艾伦·坡、约翰·托尔金等人的文本批评,不仅展示了地理批评实践的可能路径,还揭示了空间理论在批评实
思辨实在论探问人类主体思维框架之外的客体实在.在此辐射下,西方美学界近五年出现了由诸多分支构成的思辨美学思潮,引发了现有艺术范式的转型,但其中以思辨唯物主义与以客体导向本体论为起点的两派美学讨论各自为营.本文尝试以思辨美学何以谈论人类主体思维框架之外的艺术——即其如何以全新的方式解决艺术的主客关系问题——为线索,厘清思辨美学思潮内部各条分支脉络间的张力与互通,并最终落脚于海勒客体导向探问美学范式对于西方现有思辨美学形态的补充作用与优势地位,且以安东尼奥尼与贝克特的艺术创作为例证予以检验.本文对思辨美学的梳
"晋世群才,稍入轻绮",物之声、色的发现及描绘之能事,成为晋宋诗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对于这一近世潮流,钟嵘、刘勰都给予了批评.他们主张诗歌创作不应耽于物色之巧,而应继承汉魏比兴传统,回到"应物斯感"这样的物我关系的表达之中.这些批判为后世所接受,引发了诸多对晋宋诗学的否定性意见.事实上,晋宋之际的知识环境决定了诗人对世界产生强烈的探求之欲——人们借由博物学、玄学思辨等方法来识得"物理".诗人"观看"万物,继而通过玄思将客体之"物理"与主体之"生理"联系在一起,"感物"模式遂退居次
"风人"是由《诗》而来的重要身份指称,中国古典诗学围绕"风人"话语形成了独特的身份价值批评."风人"内含着《诗》学伦理,在与"骚人"身份的区分中,形成了对"风人"讽喻施政身份的认同.随着风、雅文体价值区分,在与铺情尽辞的"才人"身份的区别中,"风人"托兴深致的身份意义彰显.基于"风"之作者群体及诗体内容,出现了以"风人"群体为中心的风谣诗体,形成了以"风人体"为代表的民间抒情风格与"风人"诗学评价歧异.厘清"风人"的诗学价值对认识中国古代经典诗人的身份内涵具
人工智能诞生70年来,用计算机进行文学"创作"的尝试贯穿于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这一"人工智能文学"从技术研究者围绕字词进行的"文本实验"逐步演变为探索文学观念可能性的"实验文本",机器思维问题、文本生成问题和机器创作问题等原始问题贯穿其中,体现了社会观念和技术实践的双向构成.早期实践中艺术主张和技术路径选择的闭环互证走向失效,而在当下技术情境中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施行的表达性重复,是"人工智能文学"从为技术可能性作证转变为文学价值自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