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还是反复——“颜色革命”中的路径依赖

来源 :俄罗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以“颜色革命”为代表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抗议、游行示威、骚乱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社会运动不仅影响着各国国内政治的发展,也深刻牵动着世界政治形势的演变.社会运动对于不同国家造成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是,为何一国会反复发生社会运动并导致政权更迭.本文尝试运用路径依赖机制及相关观点,通过比较吉尔吉斯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应对“颜色革命”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初步得出一国因社会运动反复导致政权更迭的原因.本文认为,不同国家应对“颜色革命”的不同策略,将形成存在明显差异的社会运动动员类型,这种差异经由路径依赖机制而得到固化,最终在特定国家形成导致“颜色革命”或中断或反复的不同互动模式.
其他文献
“全球转型”是近年来国际问题研究界为探究当代世界变迁所提出的一个概念.21世纪初以来,全球转型经历了从“中心化”到“非中心化”的转折.在经历冷战后的高速增长阶段以后,全球经济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时期.在此时期,国际竞争将更加残酷无情.与欧洲呈现出胶着对抗的状态形成对比,亚洲的成长与发展有望成为长期趋势.亚洲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避免西方危机对于亚洲的扰动,而且可以积极有为地影响西方,为亚洲以及全球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这是从全球转型的视角来看待当代危机局势的一个重要问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总结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具体路径,可以归纳为: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制度基础,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地发展,引领全球热点问题与公共问题的政治解决以及扩大全球人道主义行动中的中国参与.在全球治理中,中国坚持拥护联合国的权威与核心地位,坚持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以防止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伪多边主义对国际秩序的挑战.中国通过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引领全球和地区问题的政治解决以及扩大在全球人道主义行动中的参与,分别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实现了全球责任担当.中
2021年是俄罗斯外交识变、应变、求变的关键一年,既要为国内进入新发展阶段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要应对世纪疫情与全球变局叠加背景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两者的相互交织,使得俄罗斯外交更加主动地寻求多维度的“再平衡”,主要包括:在对西方外交向度,重点寻求“破与立”的再平衡;在对东方外交向度,重点寻求“软与硬”的再平衡;在扩充外交工具方面,重点寻求“新与旧”的再平衡.整体而言,俄罗斯这种因应国内外形势发展而进行的“再平衡”调适还在不断摸索之中,没有最后定型,其发展方向、内容和策略将会根据形势发展而有所调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