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o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立足教材、钻研教材、开发教材,加强教师指导点拨,结合课文开展延伸拓展阅读和写作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学语文加强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发散思维 方法 开发教材 加强点拨 延伸阅读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纯耳提面命的授课方式,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抛砖引玉,求得方家指正。
  一、深入钻研教材,开发教材,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教材是教学的媒介并不是教学的唯一,教师要深研教材,选择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关键之处,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如教学《愚公移山》一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训练时,可以选择智叟与愚公的矛盾冲突作为发散思维的训练点,也可以将辩证思考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和现实功效定为训练点,学生表达了许多自己的思考,有的认为愚公搬家比搬山要容易的多,而且省出精力从事其他工作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有的认为愚公移山的精神比他创造的其他价值要大得多,他给了人们很多很多思想启迪,激发人们战胜很多很多困难,它的精神作用远远大于搬家的收获,因此,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送,而且还要继续被人们称颂下去,这时最大的收获。通过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要该给予一定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引导学生多注意揣摩课文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人物语言、观点阐述等重要元素,启发学生多思考对这些重要元素的理解是否可以呈现多元化,多推测其情节发展、人物行动和结局的形成是否存在多种可能性。鼓励学生努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多角度发散思维,敢于逆向思维。再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引导学生思考皇帝后来会怎样?两个大臣后来会怎样?两个骗子后来会怎样?经过这三个问题的启发,学生自己设计了许多新的问题,拓展了思维空间,像说真话的孩子后来会怎样?百姓后来会怎样?甚至邻国知道了这件事情会怎样?学生的探究的主动性被充分激发。、
  二、加强点拨引导,提高发散思维训练的成效
  开展发散思维训练,尽管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但是毕竟由于年龄层次较低,生活阅历较浅,知识积累,所以不少思想和观点往往不够严谨,缺乏深度和理性,甚至可能有些偏激。例如《陋室铭》训练的辩论中,在追求高尚的生活还是世俗生活时,有一位学生的观点就是“钱是最肮脏的,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决不该有任何一点想赚钱的念头”。此外,在辩论的高潮阶段,学生的论战过远偏离论题或者久久纠缠于某一点钻牛角尖的现象也经常出现。在《愚公移山》训练中,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移山很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私的做法”这一观点,结果引发了双方你来我往地激烈论战,致使整个辩论久久凝滞于环保话题,无法继续扩展和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做出点拨引导,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策划者和教练者,强调教师的讲解应该侧重非在场性内容的揭示和分析,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教师的讲解。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不可随意打断学生的陈述,更不能含有丝毫的批评、责怪和挖苦,要充满爱心,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一种自由感,不致产生压抑感,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性化特征。如对于《陋室铭》训练中出现的那个比较偏激的观点,教师可以引导:“钱的本质就是货币,这一张纸或一块金属本身是干净的,只是一些丑陋灵魂的贪欲把它变得肮脏了。如果我们凭借的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累再多的财富也是值得我们称赞的。”学生听了后马上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一点一点地启发、引导,不 能急功近利地越俎代庖,更不能不耐烦地中止学生的陈述。在开展发散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表达的观点思路不够完整,构思还欠严密,有时陈述得也不流畅。对此,教师不能急于催促或干脆打断,而要耐心地启发、引导、修饰、补充。另外,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应该以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为原则,决不能以压迫学生放弃主体立场为目的。即便自己的观点受到了学生的质疑,教师也要表现出欢迎和鼓励的态度,要坚决摒弃教师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的狭隘观。
  三、结合课文延伸拓展,深入开展发散思维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引导总结要在不同情况的学生身上体现出不同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在《愚公移山》、《陋室铭》和《皇帝的新装》课文学习完成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以及自己的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再次深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扎实提高发散思维训练的效果。经过多次发散思维和辩论辩论,学生的个人观点已经相对成熟和稳固,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技能培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写出一篇小论文。论文的写作欢迎个人独立完成,也提倡依据观点而结组合作完成。把观点从思想变成文字,又是一个分析、归纳、总结、整理、论证的复杂思维过程,这就为学生的主体思维构建了再度发散的平台。通过自由组合,学生可以共同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共同选出论证主题,共同制订研究计划,共同学习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在综合性学习的热烈气氛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教师对此论文的评估标准不可过高,学生只要能比较明确、条理地阐述出自己的观点,会运用常规的议论方法进行论证,做到了有理有据,就基本达到目的了。训练内容的时间跨度可以视具体情况而调整设定,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时间,鼓励他们精心写作,指导他们交流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互相评改。论文写成之后,可以利用办展板、办专刊,组织论文宣读会、评审会等形式进行表彰、宣传和推广,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吸引学生逐渐爱上发散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生长创造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人格的发展。
其他文献
前一阵子朋友庆祝,由头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劫后余生一周年”。回顾这一年,伴随着末日危机的奔驰而过,我们的行业未能迎来重生的欢喜,大洗牌反而成为这一年里的主旋律。很多熟悉的馆子、撩人的味道成为了永远的回忆。2013年在躁动、喧嚣中开始,在平静、理性中归于终结。  于是,时间又轻手抹煞过去,将日历翻到了新的一页。2014年,等待我们的又会是什么?  于我职业范畴之内,离我最近的便是这2014年的卷
恐惧是人体天然具备的心激反应,是使人能够远离伤害的自然机制。没有人生来是对一切都无惧无畏的。然而很多鸡汤爱好者却对恐惧嗤之以鼻,不遗余力的鼓噪,认为恐惧妨害了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