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木皮岭》一诗的考古价值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r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 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 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 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 再闻虎豹斗,屡局风水昏。
  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 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 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
  忆观昆仑图,目击悬圃存。 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
  唐代现实主义的大诗人杜甫乾元二年(公元759)秋冬之际“去华适秦”继而“去秦入蜀”,在“一岁四行役”远赴成都的过程中,写下了这首诗。杜甫当年正是从今天的甘肃成县沿着徽县木皮岭由陇入蜀的。我们不妨先赏析这首长诗,同时探讨这首诗歌的考古价值。
  首句“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诗人首先经过甘肃成县的店村、横川(现在更名红川镇)一线前往栗亭镇,他还想念着凤凰村。凤凰村就是今天成县的店村乡。诗人在寒冷的冬天带着妻儿远去蜀地,其艰难辛苦不言而喻。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 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木皮岭:属于古横山、南岳山系即今徽县的栗川乡栗亭村南10里的木兰花掌,属于秦岭的一部分。木皮岭,因山上多生木兰,其皮为中药厚朴,俗名木皮,因此得名木皮岭。时当腊月,天气严寒,但因作者和家人走得汗流浃背,反倒觉得天气暖和了。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 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此地云缠雾绕,万山簇拥,象征古代天下贤人云集于此,来辅佐帝王。所以才有后边的一句:才知道五岳之外还有更尊贵的名山—古昆仑山,那就是今天甘肃成县的鸡峰山。
  诗圣目睹了夏禹玄圃之地的尊贵,一语道破天机,夏禹玄圃之地即古昆仑,是华夏民族开天辟地的第一座岳山,俗称岳首。当然,汉武帝封的五岳与古帝封的岳首相比,自然逊色了许多。此时我们茅塞顿开,原来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就在这里,姜子牙曾经学道的昆仑山并不是虚构的,就是现在甘肃成县的鸡峰山!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 再闻虎豹斗,屡局风水昏。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紧承上句,诗中以惊人之句状写此山之高险,站在岭腰环顾四周,但见群峰奔涌,争来拥簇;仰头望去,山巅横亘,塞满整个天空;俯首下视,深渊万丈,切开了厚厚的地层。山中风水昏昏,虎豹争斗。高壁间残留着七零八落的废栈道,正如诗仙说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值寒冬,茂密的冬青树顽强的生长着,树根在顽石间盘桓。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 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西崖又有莲花洞,悬于半空之间,状若莲花。洞内矿泉清洌,居民往往作为神水用以疗疾,自然聚集着金碧辉煌的气息,如入仙境,一尘不染。
  “忆观昆仑图,目击悬圃存。 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
  结句是点睛之笔。诗人回忆曾经看到过巍峨雄伟的上古昆仑图,今日真的看到了,古昆仑山上的玄圃就在眼前,真是感慨万千。《神仙传》曰:“昆仑,名玄圃”。《山海经·西次三经》曰:“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南望昆仑,其光熊熊”。昆仑的真面目难以见到,于是传说纷起,越传越神。《楚辞》说:“登昆仑兮食玉英”。《淮南子·地形》:“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虽有夸大之辞,但绝对不是杜撰,难怪太史公说:“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大宛列传》昆仑成为幻象,无处可寻!但诗圣在甘肃成县入蜀的路上,发现了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山。可惜自己老了无法考证还原这一段历史的真实面目,才有“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的感慨!
  中国上古史最大的谜团莫过于昆仑山了:它到底在哪里?有人说“昆仑”二字为“巴比仑”之讹,说昆仑山在西亚,此说十分可笑。甘肃大地湾文化上限约距今7850年左右,那一带正是伏羲的出生地,与伏羲女娲到那里避洪水相符。近东的大洪水,据黑海古城的测年资料,恰在7800年前,世界许多民族记忆中的毁灭世界的大洪水,应发生在7800年前。劫后余生的人们必然在地势很高的地方——高山上躲过洪水,这些高山成为人们感恩的对象。有人主张昆仑在四川,即岷山主峰。这与《水经注》“昆仑墟在西北”相矛盾。应该说,中国上古神话传说的中心是秦岭,其最著名的昆仑山就在甘肃成县,据此推断出,这座高山就是现在成县的鸡峰山!
  刘一,教师,现居甘肃通渭。
其他文献
詹天佑利用两个火车头解决列车爬坡难题。语文小组合作也可以利用“两头法”,突破语文学习的爬坡难题。这种立体化的小组构建法取名“龙形分组法”。  一.立体分组,确保整体进步  龙形分组法的最初构想源自于詹天佑的“人”字形火车的创意和“分形理论”的启发。“人”字形火车的创意强调了车头的作用,“分形理论”在管理领域注重研究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强调整体依赖于局部。龙形分组法实质是“抓两头带中间”,将全班小组分
《和时间赛跑》文字简单,但意蕴丰厚,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编选在人教三年级教材中。林清玄的文字素来被评价为“初读清浅如小溪,再读却玄妙蕴藉”,在这篇文章中,他从外祖母去世生发出对“死亡”的追问,继而挖掘出时间的真髓,向读者传达出一个自我疗伤的有效方法:跑过时间,赢过自己。这个文章既是林清玄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也是他一生勤奋追求的写照。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而言,如何理解林清玄的文字当中蕴
叠字指将两个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在中国古代的书面文学中,叠字的使用历史悠久。追溯叠字的源头,当滥觞于《诗经》,《诗经》中的叠字俯拾皆是,名句很多,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卫风·硕人》更是连用六组叠字“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让人印象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叠字
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字里行间转述着一个古老国度的文明进程和历史变迁,滋养着龙的传人。学生多读经典有助于语感的培养、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让学生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课内阅读,激发诵读的兴趣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有不少优秀的古诗文篇目,这些诗词经过岁月的洗练、沉淀,语言
在现行语文课本中,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的优秀文学作品。而经典的作品,固然凸显了秀外慧中的优秀特质,但是也存在一个客观问题,因为时代久远而远离学生的生活视野,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古典美人。学生的阅读感悟有着一定的难度甚至障碍。而老师的作用之一就是去除学生的阅读陌生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亲近感,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触摸作者心灵的时候,独自走进作品,感悟作品所呈现的精
“诚信”自古就是美德,历代多被推崇,与此相关的名句颇多,例如:修身方面的有“君子一言”“驷不及舌”(《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等;交友方面的有“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等;治国方面的有“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彰信兆民”“邦乃其昌”(《尚书·仲虺之诰》)等。其古时就已深入人心,至今仍然薪火相传。   2008年1月1
在高考指挥棒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已是迫在眉睫。如果真正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实现中学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一、“减负增效”需让学生成为阅读感悟的主人   中学语文教学为何就是一定要硬揪才能获取高效,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因素当是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课堂里都是机械性接受的,对那些姹紫嫣红的园圃和美甲胜天的富矿都不是学生去直接感受的,都由我们教师像喂小孩那样,把比较香甜的食物咀嚼得没有了一点滋味,学生根本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现象。从五、六年级开始,两极分化逐渐显现,这使学校教学与管理陷入困境。广大语文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分层教学法”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它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一.寻秋  师:老师今天在校园拾取了一片叶子(展示落叶)。唐诗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充满诗意的秋天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让我们做一个好读者,随着季节,一起走进何其芳笔下的秋天。  (课件显示课题、作者)  二.读秋  师:听配乐课文录音,请大家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正音,并小声随意朗读这篇《秋天》,注意把字音读准。  (请一位同学朗读,并请同学给他正音)  师:大家字音读准了,但一首好的诗歌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会创设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容量,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和途径,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但是,不是说每一节课的教学都要使用多媒体,也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要使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恰当的巧妙的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契机呢?   一、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时运用多媒体   由于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距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