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单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对患者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上颌单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灵城杨河口腔诊所在2018年5月- 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颌单前牙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分组,分为即刻组与延期组,一组15例,即刻组进行即刻种植修复,延期组进行延期种植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修复优良率和患者主观满意度水平。结果 即刻组患者优良率为100.00%,大于延期组66.67%;即刻组患者各项主观满意度指标分数均高于延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上颌单前牙患者采用即刻种植修复治疗方案,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更高,患者对于修复美观性以及恢复各项指标的主观满意度更佳。
  关键词:上颌单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延期种植修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3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现代人们由于饮食习惯不良等因素,导致口腔牙齿损坏问题经常发生,针对上颌单前牙损坏问题,通过种植修复技术进行治疗,能够对缺损问题进行良好的恢复,而在实际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期间,修复美观性是患者和口腔医疗人员都非常关注的。常规的种植修复治疗方法为延期种植修复,总体治疗效果优良,但是治疗的时间比较长,而即刻种植修复技术的应用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优势更加明显,因而本文就针对上颌单前牙的即刻种植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選取灵城杨河口腔诊所在2018年5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颌单前牙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分组,分为即刻组与延期组。即刻组15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8.67±3.22)岁;延期组15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8.89±3.09)岁,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为上颌单前牙患者,并确定进行种植修复治疗,患者均没有出现牙尖发炎、软硬组织缺陷以及咬牙习惯等情况,本次研究均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1.2方法
  即刻组进行即刻种植修复,先进行微创拔牙,然后对治疗牙窝区域进行清理和消毒,应用专用的氯化钠注射液对牙窝进行彻底地清洗,将感染的组织全部清理掉,确定患者拔牙窝水平方向,顺着水平方向在黏膜区域进行缺口,将牙龈进行分离,让牙窝全部暴露出来,对患者牙颈的宽与长进行精确测量,对应尺寸选择义齿。应用扩大钻对拔牙窝进行扩大,保证能够让种植牙进入。找到患者腭侧骨壁中大约三分之一的位置,从此点开始沿着唇侧骨壁的水平方向设置种植窝,然后将义齿植入其中,植入的深度要达到2mm,一般种植体颈缘位置与原牙槽嵴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2.5mm的距离,保持距离的精确度。提前准备好义齿种植机,进行种植安装,在种植之前确定安装中心点,将安装中心点与义齿中心点进行重合种植。如果患者的拔牙窝和种植窝缺损度在1mm以上时,患者要进行植骨手术,备洞操作期间要将患者自体骨屑进行充分地收集,作为植骨的材料。在植骨治疗期间,先利用生理盐水将生物骨粉进行湿润,然后置入缺损区域进行填充,利用纱布将多余的盐水吸净,再将覆盖螺丝拧紧固定,缝合黏膜。将纱布卷放置治疗牙齿区域让患者咬动30分钟,拍摄牙片确定种植效果。
  延期组进行延期种植修复,先进行微创拔牙,等待牙窝恢复,观察时间为90天,牙窝平复并达到种植标准之后开展种植治疗。在患者牙槽嵴上端的3mm位置的唇侧形成一个梯形切口,实现牙龈锐性分离,暴露骨面,缝合边缘,利用球钻进行定位,然后种植修复治疗操作与即刻组相同,手术结束后对牙窝进行充分的清洗,复位骨膜瓣,缝合切口,完成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种植修复治疗的优良率,指标包括优(牙龈状态良好,种植体坚固稳定,牙体功能恢复,美观性良好)、良(通过牙片检查结果显示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有线形阴性,种植体固定效果出现微小的松动)差(牙龈状态不良,种植体严重松动,美观性不良)。
  对照VAS量表,对比两组患者主观满意度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比例用(%)表示,利用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利用t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种植修复治疗的优良率
  即刻组患者优良率为100.00%,大于延期组6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对比两组患者主观满意度水平
  即刻组患者各项主观满意度指标分数均高于延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可见表2。
  三、讨论
  近些年,人们的经济水平提升,很多人都喜爱食用甜食和碳酸饮料等食物,导致牙齿的健康性受到严重的损伤。种植修复治疗是现代新型且先进的口腔修复技术,具体治疗期间是将一部分种植牙体置入到骨组织内部,作为支撑结构,上部分种植牙体对损坏的牙齿进行修复,修复治疗效果良好[1]。在治疗的过程中不需要对旁边牙齿进行打磨,修复得美观效果更好,咀嚼功能恢复更快更好,但是治疗的弊端在于,种植牙旁边的牙龈神经和牙齿容易出现损坏和炎症,修复牙体后期也存在出现损坏的可能性,导致后期患者的生活受到不良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对于上颌单前牙患者的修复治疗会采用延期种植修复方式,在拔牙之后需要长时间的等待牙窝平复,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适用和接受[2]。而即刻种植修复技术是现代新型的修复技术,这种治疗技术的应用,不需要让患者等待牙窝的平复,可以节省治疗周期时间,整体的修复治疗效果也比常规延期种植修复的效果好,患者对于治疗的认可度和满意程度更高。即刻种植修复治疗能够利用生理刺激,对牙骨结合的状态进行有效地强化,促进新骨更快更好的生长,骨结构生长分布的效果也能够达到良好的状态,在修复操作期间会对种植区域的骨组织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建,在操作期间骨结合的效果能够保持稳定、优良的状态,修复牙体周围的组织能够保持健康的状态,后期恢复的速度比较快,效果比较高。在患者微创拔牙之后立即进行种植修复,能够防止患者牙龈出现萎缩的症状,患者治疗之后咀嚼功能能够更快地恢复,也能防止拔牙之后各种口腔不良症状的出现,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修复之后的恢复效率[3-5]。因而相对比延期修复的整体治疗效果,即刻修复治疗的优势更多,并且即刻种植修复技术操作能够将种植结构尺寸和位置进行精确,保证种植结构稳固性,与旁边的牙齿之间也能够保持良好的协调状态。
  本次研究显示,即刻组患者优良率为100.00%,大于延期组66.67%;即刻组患者各项主观满意度指标分数均高于延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上颌单前牙患者采取即刻种植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促进修复治疗效果优良率的提升,患者主观对于种植修复义齿的颜色状态、咀嚼功能恢复、附着水平和美观性等方面的满意度也更高。
  综上所述,即刻种植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治疗相对比来说,即刻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加显著,能够更好地促进修复效果的优化,也能够让患者主观对修复的各项恢复效果和美观性水平进行强化,值得在口腔修复治疗临床当中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参考文献:
  [1]马犇,朱佳栋,郑泽光,吕昊昕.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及植骨后延期种植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21,27(19):171-172.
  [2]辛国福.上前牙外伤脱落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美学修复效果及美观度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0):76-77.
  [3]赵琦,张宇,邢文忠.不同时机种植修复对老年人上颌前牙区义齿牙周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1,19(01):58-60.
  [4]范孟钊,国正则,侯新华,邹艳萍,卢欣,陈皓怀,范翠娜.即刻种植美学修复治疗对前牙外伤患者临床效果及整体美观度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02):119-122.
  [5]姚钟雄,贾搏,林少群,邵军.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中Straumann种植体对牙冠美观状况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40(09):1365-136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子宫肌瘤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各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卵巢功能与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椎管内阻滞是公认的镇痛效果最可靠的分娩镇痛方法,而这一方法能否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应用是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与此结论相反的研究报道很多,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将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给药开始时间定为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3~5 cm),而这时产妇已经在等待中忍受了数小时的疼痛,随着椎管内给药模式和新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不断投入临床应用,潜伏期分娩镇痛呈现一定的可行性,而使全产程无痛成为可能。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评估早产儿脑功能发育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2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根据胎龄分为早期组54例、中期组65例和晚期组101例,并选择我院同期健康足月新生儿1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aEEG振幅电压、背景活动、NBNA评分,以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随着胎龄增长,上边界振幅逐渐减低,下边界振幅逐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为主要特征,以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疾病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也是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在妇产科领域也日益受到关注,现就MS和妊娠的相互关系
期刊
妊娠期胃癌较为罕见,近年临床报道文献有增加的趋势.过去由于资料缺乏,对妊娠期胃癌特点认识不足,未能引起临床足够重视,容易误诊,以致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现对我院1978年至2006年所收治的4例妊娠期胃癌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报告如下。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CI)患者应用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例急性C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与试验组(采用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每组各19例,所有患者均于2019.5-2021.5收治我院,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肢体功能运动量表(FMA)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在两组血清脂肪因
子癎前期(pre-eclampsia)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阶段.当子癎前期有明显临床表现时,常伴有螺旋小动脉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和血管内皮的广泛损害[1].心血管领域的研究证实,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AS和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2],因而研究Lp(a)在子癎前期发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尤为重要。
期刊
目的 研究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基因R192Q位点多态性及PON1活力和血脂脂蛋白水平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共139例孕妇,其中PE组73例,包括轻度子痫前期(mild preeclampsia,MPE)34例,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39例,对照组为66例健康孕妇。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价值。方法:本次纳入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实验组则采取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3.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闭
心脏是胚胎发育期最早形成的器官,也是后来其它器官形成和正常发育的基础.先天性心脏畸形(congenital heart defects,CHD)是最常见的一种出生缺陷,约占所有新生儿的1%,自然流产儿中比例更高,约1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