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剂量CT图像的双胞胎个体化可计算模型构建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了弥补胎儿辐射剂量学研究中双胞胎数字化模型的空白,本研究拟基于临床低剂量CT图像构建双胞胎可计算体模。

方法

采用阈值自动分割和手动分割结合的方式对孕妇患者的低剂量CT图像进行分割与标识,在3D建模软件中对分割后的母体轮廓、胎儿轮廓和骨骼等组织器官进行三维重建与曲面重构,再进一步依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89号报告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中胎儿发育数据构建胎儿内部器官。

结果

建立了全球第一套基于低剂量CT图像的个体化双胞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模型,该模型的外部轮廓、骨骼,在母体的大小、位置和姿势均与真实患者完全一致。每个所构建的胎儿模型具有25个器官/组织,并且其质量与参考值的相对偏差<10%。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低剂量CT图像的个性化双胞胎可计算体模,填补了双胞胎可计算模型的空白,有助于更加准确评估怀有双胞胎的孕妇患者在接受放射诊断的过程中胎儿接受的电离辐射剂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的有两次分娩史的经产妇(二孩产妇)两次分娩间隔时间对盆底肌肉Ⅰ、Ⅱ类肌纤维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进行盆底功能检查的2 357例二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其临床数据,并进行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依据不同分娩方式组合下两次分娩间隔时间与盆底肌肉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进行曲线拟合,求得分娩间隔时间-肌力的函数方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
子宫颈癌是影响全球女性健康的第4大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女性第6位高发恶性肿瘤。绝大多数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是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引起的。近年来,随着对HPV致癌的分子学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HPV E6和(或)E7(E6/E7)基因的激活与子宫颈病变的发生、维持及进展有密切关系,故其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治疗性疫苗、基因编辑治疗、免疫治疗和植物药治疗几个方面综述目前靶向H
期刊
目的分析经会阴超声检查足月单胎低置胎盘孕妇阴道试产分娩结局,探讨低置胎盘孕妇阴道试产的影响因素及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分娩,经会阴超声检查确诊为低置胎盘并行阴道试产的足月单胎孕妇80例。以胎盘下缘据子宫颈内口距离(IOD)1 cm为界,分为IOD≤1 cm组和1~2 cm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同时使用二元logistic
目的观察妊娠期母鼠感染疟原虫对子代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研究胚胎期暴露疟原虫抗原的小鼠感染疟原虫后细胞免疫应答反应的变化。方法选择清洁级成年昆明小鼠,雌雄小鼠合笼,将妊娠第14天的孕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 = 5)和对照组(n = 5),实验组每只小鼠经腹腔接种1 × 106个感染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的红细胞,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孕鼠分娩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是一类在真核细胞中高表达的核酶,在DNA损伤修复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PARP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几种小分子 PARP抑制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多种肿瘤的维持治疗。PARP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PARP酶促作用和PARP捕获作用,导致DNA单链断裂的持续存在,在DNA复制的过程中,转变为双链断裂。研究证明,PARP抑制剂不仅具有显著
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合理布局术后放疗与辅助系统治疗既可以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又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部分系统治疗与放疗的最佳时序已经证实,但仍有方案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新辅助化疗者术后巩固化疗与术后放疗同步治疗的安全性、HER-2阳性患者术后双靶治疗与术后放疗同步治疗的安全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同步放疗的安全性等有待于进一步明确。本文对乳腺癌术后放疗与术后辅助系统治疗的顺序选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精准影像学评估,决定了患者后续的临床治疗方式。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目前主要依赖人为主观评价,如何提升肉眼识图和主观诊断的瓶颈问题,是临床面临的重要、疑难问题。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学引导,有望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估效能,为个性化制定后续治疗策略提供客观量化且精准的影像学依据。本文主要总结了目前临床常用的直肠癌新辅助疗效评
目的:对比分析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n 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癌术前术后常用剂量学指标差异,指导临床应用。n 方法:对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转移癌粒子植入手术的10例患者共12个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12个病灶均采用3D打印模板引导粒子植入,处方剂量120~140 Gy,比较术前治疗计划及术后验证计划中常用剂量学指标差异,包括n D90、n D100、n V90、n V100、n V150以及术前计划粒子数
初级宇宙射线是来自于太阳和太阳系外的高能粒子,其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大气中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次级宇宙射线,次级宇宙射线是航空机组人员职业活动中受照剂量的主要辐射来源。航空机组人员是电离辐射暴露水平最高的职业人群之一,开展常规个人剂量监测或估算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宇宙射线辐射场成分复杂,航空机组人员受照剂量监测并不简单。寻找合适的剂量监测方法和了解航空机组人员剂量水平对于保护其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
本文报道发生于左侧大脑中动脉环形动脉瘤1例。患者女,39岁,头颅CT平扫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走行区见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左外侧裂池及邻近脑沟内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血管成像、MR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见一巨大环形动脉瘤。术中证实为巨大囊状动脉瘤伴中心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