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之际,而小学的数学也多为符号式的简单加减,可以用很直观的生活现象将其表述出来。基于对话形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很鼓舞人心的教学模式,小学生的天然感性与教师的理性思维将会在此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文即从三个侧面对小学数学的对话教学进行解析,以求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对话 模式引言
对话本身是一种开放的模式,能够有效融合对话参与者的各方面信息,并在对话过程中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奇妙结果。对话也是一种很神奇的互动方式,可以加深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了解,有效磨合他们之间原有的各种差距,使其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对话的课堂是一种有生长能力的课堂,小学生的纯真无邪能够为教师打开另一扇窗,教师相对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能很好地为学生们指明学习方向。
一、心灵对话
教育的最根本职责是培养学生理性对话的能力,并就势将其引向对话人生的角度。但是关于与小学生之间的灵性对话该如何展开呢?下面就因数与倍数的复习举一个例子。在进行复习之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用这句话作为开场:“自然数就像一个神奇的大熔炉,将奇数与偶数结合成了一个整体,任何奇数或偶数都可以在它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然后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含义,之后请其再依葫芦画瓢说几句类似的话。听完问题,思考过一会儿后,同学们踊跃发言:
“奇数也是一个大熔炉,把不能被2整除的数结合成一个整体,每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能在这里找到同伴。”
“公因数能够把几个顺序不连的自然数绑在一起,这几个自然数通过公因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如果公因数变了,这几个自然数也就各分东西了。”
小学生的思维新颖而奇特,再加上他们大多未有太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因此说起话来,天马行空,妙不可言。而教师也可在他们幼稚却认真地回答中,觅到理性思维感性化的一面,进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以满足小学生们对知识的灵性渴求。
二、情景对话
生活中的数学思维随处可见,如果能够从小学开始便着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思考能力,那么对其成长和发展都是有极大好处的。立人先立德,道德的速度永远快于规则,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真正为社会为他人为自己营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因此不妨将生活中能够体现道德修养的细节数字化,一方面能够辅助教学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把一些正向的积极态度与思维传递给学生。例如,在学过统计的初始概念后,可组织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在课余时间收集统计本校每个班当天乱扔的纸团的个数,然后根据这些统计制成统计表格,如下所示:
教师可就学生们的这张表让其发表自己的意见,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们思考。
例如,教师可问:同学们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一年级的同学扔的纸团最多。”
“四年级的同学表现得最好。”
教师可进一步问:如果让你当校长你会怎么做?
……
通过这些数据,你会联想到什么?
……
等等这些围绕着数据展开的发散性问题,一层层地展开,给学生营造一个自我体验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仔细思考,进而使其在情景对话中,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观。
三、幽默对话
幽默是一种感性的智慧,既能给人带来快乐,又能发人深省。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各种幽默元素,就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别样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教学活动变得美好而有趣味。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满弹性地完成学习,迸发出各种各样的灵感,进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学过立体几何后,可通过一道生活化的题目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到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这也能使其明确知晓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就立体图形的体积设计一道题目:
用完全相同的材料做侧面,做成什么样的饭桶所能装的饭最多?听到饭桶一词,学生必然会窃笑一番,进而对这道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以题为媒,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进而得出圆柱体形状的饭桶所能装的饭最多,并进一步说明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上的饭盒多为圆柱体的缘故。这样一来,便可通过幽默的提问一扫学习的枯燥无味,彻底打开学生的思维阀门,使得学生们能在内外皆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趣味解题,趣味学习。
【参考文献】
[1]何虎廷.小学数学对话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2012,02(2):161.
[2]唐惠凤.小学数学分层对话教学的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30):118-119.
[3]易增加.小数课堂因对话而有灵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41-43.
【关键词】小学数学 对话 模式引言
对话本身是一种开放的模式,能够有效融合对话参与者的各方面信息,并在对话过程中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奇妙结果。对话也是一种很神奇的互动方式,可以加深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了解,有效磨合他们之间原有的各种差距,使其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对话的课堂是一种有生长能力的课堂,小学生的纯真无邪能够为教师打开另一扇窗,教师相对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能很好地为学生们指明学习方向。
一、心灵对话
教育的最根本职责是培养学生理性对话的能力,并就势将其引向对话人生的角度。但是关于与小学生之间的灵性对话该如何展开呢?下面就因数与倍数的复习举一个例子。在进行复习之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用这句话作为开场:“自然数就像一个神奇的大熔炉,将奇数与偶数结合成了一个整体,任何奇数或偶数都可以在它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然后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含义,之后请其再依葫芦画瓢说几句类似的话。听完问题,思考过一会儿后,同学们踊跃发言:
“奇数也是一个大熔炉,把不能被2整除的数结合成一个整体,每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能在这里找到同伴。”
“公因数能够把几个顺序不连的自然数绑在一起,这几个自然数通过公因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如果公因数变了,这几个自然数也就各分东西了。”
小学生的思维新颖而奇特,再加上他们大多未有太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因此说起话来,天马行空,妙不可言。而教师也可在他们幼稚却认真地回答中,觅到理性思维感性化的一面,进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以满足小学生们对知识的灵性渴求。
二、情景对话
生活中的数学思维随处可见,如果能够从小学开始便着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思考能力,那么对其成长和发展都是有极大好处的。立人先立德,道德的速度永远快于规则,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真正为社会为他人为自己营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因此不妨将生活中能够体现道德修养的细节数字化,一方面能够辅助教学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把一些正向的积极态度与思维传递给学生。例如,在学过统计的初始概念后,可组织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在课余时间收集统计本校每个班当天乱扔的纸团的个数,然后根据这些统计制成统计表格,如下所示:
教师可就学生们的这张表让其发表自己的意见,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们思考。
例如,教师可问:同学们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一年级的同学扔的纸团最多。”
“四年级的同学表现得最好。”
教师可进一步问:如果让你当校长你会怎么做?
……
通过这些数据,你会联想到什么?
……
等等这些围绕着数据展开的发散性问题,一层层地展开,给学生营造一个自我体验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仔细思考,进而使其在情景对话中,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观。
三、幽默对话
幽默是一种感性的智慧,既能给人带来快乐,又能发人深省。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各种幽默元素,就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别样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教学活动变得美好而有趣味。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满弹性地完成学习,迸发出各种各样的灵感,进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学过立体几何后,可通过一道生活化的题目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到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这也能使其明确知晓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就立体图形的体积设计一道题目:
用完全相同的材料做侧面,做成什么样的饭桶所能装的饭最多?听到饭桶一词,学生必然会窃笑一番,进而对这道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以题为媒,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进而得出圆柱体形状的饭桶所能装的饭最多,并进一步说明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上的饭盒多为圆柱体的缘故。这样一来,便可通过幽默的提问一扫学习的枯燥无味,彻底打开学生的思维阀门,使得学生们能在内外皆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趣味解题,趣味学习。
【参考文献】
[1]何虎廷.小学数学对话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2012,02(2):161.
[2]唐惠凤.小学数学分层对话教学的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30):118-119.
[3]易增加.小数课堂因对话而有灵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