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物理名师工作室展示之:项目学习促成长 实践研究谱新章——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简介

来源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3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首任领衔人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杨勇诚校长。十多年来,工作室团队围绕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的教学实践,扎根课堂教学,以任务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优化初中物理学习方式,促进区域物理教育质量提升,培养了一大批初中物理骨干教师。从工作室先后走出了省特级教师2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0人.
其他文献
基于仿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优缺点分析,选择了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三个实验,分别从真实实验的缺陷、仿真实验的有效补充两方面,进行仿真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的探索,提出仿真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情境。
以S企业为例,分析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了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对S企业的财务体系提供有效的提升措施。
人教版高中教材多次提到用频闪照相机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自由落体,绘制弹簧振子小球运动的图像等。但实际情况是普通高中很少配备频闪照相机,即使有,也少有教师使用,主要是因为频闪照相需要在黑暗的环境里完成,拍摄处理起来比较烦琐。有教师利用高端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来替代频闪照相机,这样可以在课堂明亮的环境里操作,但对相机的要求比较高,以佳能450D为例,一秒能连拍5张,时间也才0.2秒每张,时间间隔还不够短。笔者通过长期实践研究,发现了一种易于操作的替换频闪照相机的方法,并用此方法描绘出了弹簧振子的x-t图像,与课
通过分析真实情境气体问题的特点,探索破解方法,总结对物理教学的启示,在审题、情境转换、模型构建、创新思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物理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书名:《教学护士临床工作手册》作者:赵丽萍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定价:30.00元ISBN:9787117251709临床护理专业在实施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特别注重创新,探讨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同时追求课堂教学翻转与情景模拟。而专业在引导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就必须做好临床护理,突破传统临床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期待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基于物理教学过程中过渡环节的重要性,指出完整的物理教学过程要由旧知引入新知,从一个环节衔接另一个环节,抑或推动课堂不断深入和发展,结合案例说明过渡分为自然平稳型过渡和由浅入深型过渡两类,常用的方法有语言、习题、实验、递进式问题串等。
通过对传统的托里拆利实验中不足之处的分析,指出该实验只能视频演示,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测量,介绍了自制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分析了该自制实验装置在真空的形成、安全性的保证、气密性的检测、精确度的把握等具体设计及操作中的创新亮点。
在“欧姆表教学中必须知道的4个问题”一文中,对第4个问题“为什么电池用旧了后要更换新电池”的分析提出异议,通过对实际教学中用到的欧姆表的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得出:电池用旧了欧姆表测电阻的测量值偏大、欧姆表选用低倍率时(×1倍率)不能欧姆调零。
以苏科版“光的折射”一节的新课教学为例,利用“双微”资源与平台,通过课前线上预习和课堂线下教学以及课后线上复习三个环节有机融合,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新课教学的有效性并积极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人教版物理必修3“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一节习题3过于呆板。研究了该道习题所涉及的两种图像法谁更合理的问题,规范了图像法的合理运用;给出并推证了呼应教科书正文的数据处理的平均法,拓展了图像法;呈现了深度研究教科书习题的实例,提出了通过习题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