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苦丁茶酸奶加工工艺的优化研究

来源 :保鲜与加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苦丁茶进行预处理得到的苦丁茶浸提液用于抗氧化、降血糖功能性酸奶产品的制备.在以苦丁茶浸提液添加量、零卡糖添加量、接菌量、发酵时间为单因素进行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低糖苦丁茶酸奶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苦丁茶浸提液添加量4%,零卡糖添加量10%(m/V),接菌量0.18%(m/V),发酵时间11 h条件下所制得的酸奶呈乳白色,质地黏稠,有奶皮和乳清形成,香气浓郁,口感顺滑.酸奶总糖含量为0.013 g/mL.本试验为苦丁茶酸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以瑞丽塔西提柠檬为试材,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不同气调保鲜袋处理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1-MCP(0、62.5、125.0、250.0 mg/L)结合PBI保鲜袋和微孔膜处理柠檬,将柠檬置于15℃恒温箱中贮藏,定期(3 d)测定柠檬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呼吸强度、VC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滴定酸等相关指标,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62.5 mg/L 1-MCP结合PBI保鲜袋能有效抑制柠檬果实硬度、失重率、VC含量的降低;250.0
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极具时代感和现实性的重要研究课题.数字素养已成为大学生数字化生存的基本能力,它不仅包含数字技术应用技能,还包括隐含在数字空间中理解他人、与人共处的综合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辨性、创新性能力与思维.应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和大学生成长特点,促进数字素养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探索完善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内容和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在数字化社会中的韧性.
研究了不同熟度(全生、半熟、全熟)竹筒饭经不同条件灭菌后,在不同温度下储藏0d和180 d的微生物、感官品质及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储藏期间,竹筒饭中的霉菌、大肠杆菌及菌落总数均未超标,符合卫生要求;储藏期间,竹筒饭的感官评分随储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考虑成本因素,以全熟竹筒饭经真空包装后121℃下灭菌20 min,于常温(22~25℃)下储藏为宜;通过GC-MS技术鉴定出竹筒饭中主要挥发性成分81种,主要包括12种醛类物质,5种酸类物质,27种烷烃,4种酮类物质,6种醇类物质,3种酯类物质,13种烯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作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在推动产业兴旺、打造宜居生态、构建文明乡风、达到有效治理和实现生活富裕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经济发展、制度规则、妇女自身素质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仍有较大制约.通过分析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黄外社区“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实践,得出可以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农村妇女基本参与机会量,完善制度保障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真实性,授权赋能提升农村妇女参与治理效能感,找准结合确立农村妇女有效参与切入点等方式,推进农村妇女政治参与.
生物学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理想信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丰富的思政元素,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政理念融入生物教学是贯通培养项目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加大课程开发、及时关注时事动态、积极参加思政培训等途径深入挖掘生物学中的思政元素并探究其融入策略,不断加大贯通培养模式下生物基础课“课程思政”力度,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
为了解北京藜麦的发病种类并筛选出对黎麦病原菌有效的杀菌剂种类,在藜麦病样中分离出黎麦筓霉茎腐病菌,并在室内测定了4种杀菌剂——戊唑醇、氟吡菌酰胺·肟菌酯、甲基硫菌灵以及多菌灵对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杀菌剂对藜麦筓霉茎腐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且随着杀菌剂浓度的增大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其中25%戊唑醇悬浮剂和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较高浓度的70%甲基硫菌灵,杀菌效果最差的是50%多菌灵.
为研究常压杀菌方式对红肠在冷藏过程中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变化的影响,将加工好的红肠真空包装后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K)、一次杀菌组和二次杀菌组.将3组红肠置于0~4℃条件下冷藏9周,分别在0、3、5、7、9周取样分析各组的理化指标(pH、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水分迁移变化、亚硝酸盐残留量)和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肠杆菌科菌、假单胞菌、乳酸菌)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各组红肠样品中微生物数量、TBARs值和pH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亚硝酸盐残留量呈降低趋势;与CK组相比,各冷藏
在《教育部关于公布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2025年)和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2021—2025年)组成人员和工作规程的通知》(教职成函〔2021〕13号)中,我院4名专家当选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增强了我院的行业影响力.其中,我院院长范双喜入选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教授杨新建入选生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教授罗红霞入选食品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职教所所长高秀清入选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农业高职院校海外办学带来机遇和挑战.从海外办学的主体、海外办学举办所在地、办学专业、办学形式和办学模式等方面梳理高职院校,特别是农业高职院校海外办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政府主导的“鲁班工坊”、行业主导的中赞职业技术学院、企业主导的企校协同、高职院校主导的校校(企)合作等主要模式的特点.从农业行业主导、校企协同、顶层设计及政策经费保障、项目可行性研究、多元多形式发展等方面为农业高职院校海外办学提出策略及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五项职能,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中职业院校的社会职能有其精准的着力点.在青少年心中厚植绿色发展理念离不开人才培养,低碳简约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形成离不开科学技术推广,高等职业教育直达企业、社区、乡村的服务模式更是帮助全民树立生态文明思想的有力推手.生态文明行为从校园开始,绿色中国从绿色学校开始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