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楸种源家系幼龄期生长变异及选择研究

来源 :林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胡桃楸种源与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对其进行初步选择,以推进胡桃楸良种选育工作.[方法]对万人欢林场胡桃楸4个种源内的28个家系(6?a)生长性状(树高、树高年均增长量、地径、冠幅、通直度、分枝角、侧枝数和尖削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在各变异来源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4.049%~41.519%和8.754%~23.873%;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84~0.797和0.110~0.88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尖削度与分枝角、尖削度与侧枝数以及通直度与冠幅之间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余各性状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以20%的入选率,每个性状均筛选出6个优良亲本.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3.264%,表明3个主成分包含了大部分测定性状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初步选出1个优良种源(万人欢)与3个优良家系(WRH3、WRH5、QTH2)及10个优良单株,入选种源树高、树高年均增长量、地径及冠幅现实增益分别为3.109%、5.014%、2.193%、1.040%;入选家系相同性状的遗传增益分别为5.835%、5.410%、7.908%、6.069%,入选单株相同性状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6.74%、24.11%、23.91%和26.53%.[结论]胡桃楸的生长性状在种源和家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初步筛选的优良种源、亲本及家系和单株可以为胡桃楸良种选育与应用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林业作为可循环利用的森林资源的重要经济模式已经进一步被广泛应用,其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是在进一步实施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阶段,资源利用不当的情况屡见不鲜,使土地沙化加剧.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土地开发利用现状,结合防治沙化的相关措施,解决我国土地沙化问题,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目的]通过探讨光周期与光质对栎属(Quercus L.)植物幼苗生长及对幼苗叶片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机制,为栎属植物育苗壮苗及人工辅助更新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栎属植物幼苗(3栓皮栎种源?+?1蒙古栎?+1短柄枹栎)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人工LED光源的方式,研究3种光周期(日夜时长分别为10?h/14?h,14?h/10?h,18?h/6?h)、3种红光/远红光比(R?:?FR分别为0.83?±?0.04、1.37?±?0.04、4.69?±?0.04)对栎属植物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我国国土地域辽阔,同时也有较多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经济发展缓慢,由于这些地区的干旱,使得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其进行绿化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以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疫区健康和枯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为研究对象,探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前后马尾松树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为利用马尾松内生微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积累微生物种质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健康和枯死马尾松不同组织内的(根部、干部和针叶)真菌和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的木霉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分析了松材线虫取食木霉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从健康和枯死马尾松树
通过对窄冠速生刺槐引种栽培的试验研究,表明窄冠速生刺槐采用试验林2的造林模式栽培成活率高,生长表现良好,对病虫害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可望在资中县荒山荒坡、石漠化地区推广种植.有利于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提供优良的高大乔木绿化树种,营造生物质能源,打造绿色生态资中,对增加资中县森林覆盖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的]对长江中下游区板栗主要栽培品种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为筛选综合性状优良且适于浙江省种植推广的板栗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区25个板栗主栽品种及5个有代表性的北方板栗品种为材料,对其果实表型和品质性状进行连续测定和统计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果实表型和品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7.85%~41.20%,品质性状较表型性状变异更广泛;各指标间分别有23对和18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P?<?0.01)和显著水平(P?<?0.05)
在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林业的发展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为其提供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林木种苗是当前林业发展的基础,所以林业要想进行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林木种苗上面下功夫,为林业的健康发展输入旺盛的生命力.即需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林木种苗的培训,使品种优良的木苗在市场中持续增长.本文通过探析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进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目的]研究3种杨树对空气中SO2的吸收和转化作用,探索普瑞杨抗SO2的机制以及净化大气的能力.[方法]在普瑞杨、46杨和107杨森林中,测定林内、林外空气中SO2浓度的日动态变化,并测定在SO2污染环境和非污染环境条件下杨树叶片中硫酸根(SO42?)离子的浓度,依此比较3种杨树对SO2污染的净化作用.[结果]从林内、林外SO2浓度的日动态变化可见,3种杨树均能吸收SO2,其中,普瑞杨吸收SO2、净化空气的能力显著大于107杨和46杨.无论在高浓度还是低浓度SO2环境下,普瑞杨叶片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均显著
林业是农业产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当今农业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化工业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不同产业的建设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在资源开发以及利用方面也存在明显过度浪费的情况,因而整体生态环境受到了 一定的影响.林业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既承担着乡村发展的重任,也是保障生态环境稳定的关键性基础.通过对林业的保护能够有效扩大森林的覆盖面积,对于乡村以及整体生态环境的优化改善也有所帮助.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方面入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逐渐重视,荒山造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愈发得到相应的重视.借助荒山造林的方式既可以带动当地经济良好发展,同时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进而创设优质的生活环境.对此本文主要从适地适树原则、生态优先原则、混交原则以及稳定原则等方面分析了荒山造林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同时阐述了造林树种的具体选择,并对荒山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