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布论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来源 :江海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eze_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里斯·多布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历史视角出发,指出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是通过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上的贸易和商业资本的影响而发生,并在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这一理论本身仍停留在解释危机应对上,并没有完整说明欧洲的封一资过渡问题;对封建主义与贸易的关系以及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的界定,也有待进一步商榷。
其他文献
2011年11月8日,在第十二个中国记者节,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选择以“人人都是记者?!”为命题,就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自由、价值导向和媒介责任展开深入探讨。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崔永元,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搜狐网副总裁刘春、新浪网副总编辑周晓鹏,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时统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等十名业界、学界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2011年11月4日,第五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在厦门开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全国妇联党组组副书记、副主席陈秀榕,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王美香,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战略构想、长期方针和基本国策,并已为港澳回归的实践所证实。然而“一国两制”理论统摄下的新闻学科尚未展开论述“一个中国”框架下文化产品和信息产品跨制度、跨地区的传播流动问题。
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摄制组主创人员均为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香港十年》创作团队的原班人马。
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将新闻媒介视为社会环境的监视器、分权制衡的"第四权力"、公共服务的"践行者"、社会发展的"粘合剂"的性质定位,和我国将新闻媒介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社会主义国家信息和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以及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的平台的性质定位。在认识其区别与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共享新闻媒介的"人民伦理"理念、看重新闻媒介的社会施动作用、倡导新闻媒介的公共精神和重视新闻媒介的技术进步等方面存在的共识性思想成果,并认为这是双方能够实现平等交流的话语基础和思想前提。
中央电视台第九套节目的最新改版,呈现出重新闻、重经济、重言论和重亚洲的倾向,是走向国际新闻台的又一次尝试。在新闻报道方面,特别是新闻编排方式和文本制作上,国际化特征明显。但是,总体而言,这次改版只是形式上的和局部的改版:黄金时段改动最大,而其他时段变化甚微。节目的总体状态与CCTV-News"新闻台"的定位颇有不合。究其原因,政府主导的对外电视制度体系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我们应该综合利用各种制度手段,特别是有效运用民间和市场的力量,来保证媒体国际化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战后,西方史学研究出现了“祛中心化”的趋势:转向工人和社会底层,妇女和社会性别,按种族和民族区分的不同群体以及非西方史、世界史或全球史研究,而欧洲发展模式只是其中一种。面对常常是地方性的、细枝末节般的社会文化史,历史学家能否紧紧抓住“祛中心”的主题,并诉之以全球史视野?从20世纪50年代研究16世纪工匠起,至今日研究非欧洲人物如伊斯兰教信徒“非洲的列奥”(阿尔·法西)的祛中心化之路,都是为了尝试回答以上问题。可以通过两个实例考察如何在具体研究中运用全球视角:一例是14世纪末15世纪初抄写文化背景下地中海
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的《旧唐书》卷一O七《玄宗诸子》记载了唐玄宗诸子封王的时间,其中对唐玄宗第三十子汴哀王墩封王时间是这样记载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胡塞尔研究向纵深推进,研究重点日益聚焦在胡塞尔手稿上。随着《胡塞尔全集》(Husserliana)中手稿的陆续发表,迄今学界鲜为人知的胡塞尔的一些新思想、新概念也逐渐浮出水面,走进人们的视野。我的主旨是追问胡塞尔现象学中主体间性和社会性的生物学根源,同时简要提示一下海德格尔现象学中主体间性和社会性的生物学根源。第一部分,我将说明胡塞尔现象学中关于生命的框架,即他的本能现象学;第二部分,我将探讨胡塞尔至少提到过两次的概念:游戏概念;第三部分,我将论及问题的道德方面。
《全清词·顺康卷》第13册第7368页:"黄坦,字朗生,号省菴,山东即墨人。明侍御镜岩公长子。副榜贡生。官浙江浦江知县,洁己爱民。后辞归,不再出。里居澹泊,自号秋水居士。弟塽、垍,皆善诗词,多有倡和。年八十余卒。有《紫雪轩诗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