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例如市场定位、业务系统、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等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流程,进而会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配置以及周转绩效,因此基于商业模式的营运资金管理是必要的。通过以唯品会公司为例,分析商业模式对营运资金流向、流量以及流速的影响,最终得出基于商业模式的营运资金管理才能真正实现营运与资金的整合,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必须嵌入企业的商业模式,变革商业模式为改善营运资金管理提供了方向。
一、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界和理论界就将更多地目光投向商业模式,彼得·德鲁克就曾说过:“当今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创业板设立之初对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所提出的“两高六新”标准,最后一“新”就是指新的商业模式,风投评价企业的三大标准即市场空间、商业模式、管理团队中商业模式占据核心地位。凡是处于经营状态的企业,就存在自身的商业模式。经营活动作为企业的主要活动,企业的经营绩效只是经营的结果,而商业模式简单讲是企业赚钱的方式,那么企业采用的商业模式无疑是形成结果特征的关键的“因”,是影响经营过程中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因素,商业模式会影响企业营运资金在不同渠道中的流向、流量以及流速。在新经济时代,经营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必须建立与自身资源、能力等相匹配的,具有价值共创、可扩展、难以被模仿并具有持续性的商业模式才会为创造企业价值以及价值创造的过程提供保障。因此,尽管现实中财务分析往往是结果导向的,但将商业模式嵌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实现了营运与资金的整合,复原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本来面目。
二、理论综述
1、不同视角下商业模式的内涵
虽然在理论界对于什么是商业模式尚未形成清晰的一致意见,但近年来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Timmers(1998)基于价值链理论提出了商业模式的结构:产品、服务和信息,主要论述了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潜在利益以及利益的实现方式。Amit等(2001)
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认为商业模式由交易内容、交易结构以及交易治理构成,并且是基于价值创造而设计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组合方式,指出创新、效率、锁定、互补是电子商务价值创造之源。Osterwalder等(2005)认为商业模式包含了多种组成要素和关系,它能解释譬如企业创造顾客价值、形成内部联系架构,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的运行过程和经济逻辑,即这是一个发现、传递、并分配价值的过程。Johnson,Christensen&Kagermann(2008)认为商业模式由顾客的价值主张,利润公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四个环环相扣的元素组成的创造和交绩效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直接体现换价值的过程。
翁君奕(2004)、李东(2010)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是一种结构化、模块化的思想,即将商业模式形容成"蓄利"的三维空间,这个空间由几个板块组成的结构分析体系。魏巍,朱武祥(2012)利益相关者视角认为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包含了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每个要素都反映了交易结构的一个侧面。罗眠等(2005)则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制度,在这个制度体系中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客户、外部合作者、内部员工以及股东等利益相关者,通过制度安排来获得超额利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脉络朝向综合性概念演进,可以从价值命题、价值创造与传递、价值实现三个维度来观察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即企业如何通过顾客细分、确定市场范围明确为那些顾客提供价值,为他们提供什么价值;通过什么样的经营方式和接触方式来创造和传递价值;通过设计什么样的盈利方式使得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同时获取企业利益。价值主张、企业的资源和流程、盈利模式的相互匹配会通过产生产品效应和营运效应,使企业获得巨大优势。
2、商业模式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关系
由于经营活动是企业的主要活动,因此与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营运资金管理自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很多学者纷纷将视角投向供应链与营运资金之间的关系,例如ErikHofmann和HerbertKotzab(2010)曾指出有效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需要基于供应链视角进行。在国内,王竹泉(2005)提出“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主张建立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新框架。王菀琢(2014)认为供应商融资是资金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再分配,并建议通过供应商融资来改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如今,营运资金管理已步入新阶段,不只是供应链或渠道视角,诸如企业与客户、股东、银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都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因素。
但是,目前很少有人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出发研究营运资金的管理,然而,供应链或渠道的设计以及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的内容都是企业所采用的商业模式的体现或一个侧面。再者,不同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重点内容会有所不同,那么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就会有差异。因此,将商业模式与营运资金管理相结合,才能使得营运资金管理更加全面,更加灵活,并真正实现营运与资金的整合。
三、案例分析
1、案例公司选取
近年来,随着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互联网普及率加深,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催生出更多新的应用模式,重构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互联网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现在已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电商企业——唯品会是众多电商企业中的佼佼者。由于唯品会本身不存在生产制造环节,因此类似于厂房和机器设备等非流动资产占比很小,而流动资产占比较大。因此,对于唯品会来说,营运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基于该背景,本文选取唯品会为案例对象,分析商业模式对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
2、唯品会的商业模式 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8月,同年12月上线,2012年3月纽交所上市募资6739万美元。唯品会以“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的市场定位区别于其他网购品牌,涉及的领域包括服饰鞋包、母婴用品以及化妆品等。每天上新品,确保正品、确保低价,以低至零点几折的深度折扣及充满乐趣的限时抢购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优质购物体验,由此形成了一种“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险”的商业模式。
3、唯品会的商业模式对流动资产“流量、流速”的影响
唯品会不同于其它一些只是作为一个网上购物平台的电商,它将自身定位于轻奢商品,并采用的是一种“买手模式”,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从海量的商品中为消费者做了一次精选,因此唯品会通过口碑在消费者中建立信任感。随之而来的便是活跃用户与订单数量在近年来的爆炸式增长,销售量的增加提高了唯品会的议价能力。
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服装业依旧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需求收缩、市场遇冷,一时间,包括品牌服装在内的库存过剩成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大难题,高库存危机终于在2012年集中爆发。有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31日,我国纺织服装业的77家上市公司存货总量合计高达784.65亿元,大约90%的公司存货价值过亿元。然而,服装的更新换代速度正在加快你,整个行业对于流行趋势越来越敏感,因此,去库存成为服装行业的主旋律。服装制造企业与电商合作,将自己非核心、不擅长的业务外包给电商,就成为一条可以实现协作共赢的重要途径。
在唯品会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中,买方市场的行业状况将唯品会推到了优势地位,使其在商业模式设计中掌握了主动权。唯品会也审时度势的抓住了这个商业机会,定位于轻奢品牌商品,不仅压低商品的采购价格,而且库存管理也通过与供应商合作采用了“JIT模式”,由以前的先发货更改为现在直接报库存数量给唯品会平台,当天按实际销售量在指定日期送达唯品会仓库,唯品会不须买断供应商的商品,卖不出的商品或客户退回的商品可以退还给供应商。同时,由于唯品会的商业模式是“限时抢购”,加快了消费者的下单速度,最终实现库存的快速周转。从表1中可以看出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逐渐降低,由2011年的41.65%降到2014年的21.7%。因此基于唯品会的商业模式我们可以找出其库存占用资金少,不会受到库存积压的压力的背后原因。
由于唯品会不须立即向供应商付全款,而是在存货达到后支付供应商极少一部分即可。因此次那个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预付账款所占资产比重很小,且呈下降趋势,2014年已降至0.61%。
应收账款主要发生在营销渠道与之交易的顾客之间。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占资产的比重很小,且一直在成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9.35%2014年下降至0.43%,这要得益于商业模式中的收款方式。网银、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加快了唯品会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消费者收到货物后且无需退货,网上银行就会把消费者之前预付的款项划到企业账户上,无需催款,也不存在分期收款,大大缩短了结算周期,从而减少了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及坏账损失,加快营运资金的周转效率,使得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占用大大减少。
4、唯品会的商业模式对流动负债“流量、流速”的影响
如前述服装鞋包等的行业背景,买方市场的行业状况将唯品会推到了优势地位,使其在商业模式设计中掌握了主动权。存货到达唯品会仓库后不须立即向供应商付全款,使得唯品会的日常运营不需要动用自有资金,而是更多的占用供应链中供应商的资金,商业信用的运用也降低了其融资约束。在采购渠道,商品市场中经营性负债的运用使得唯品会对于营运资金的需求降低。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流动负债占资本总额的比重由2011年的89.08%降至2014年的59.88%,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唯品会为了减少配送成本,在全国范围内努力均衡各个仓储点,在增加自己的仓储面积,由此比之前年份产生了较多的长期债务所致。但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近年来一直不存在短期借款,而是占用无成本或成本很低的经营性负债即应付账款。
就这样,在品牌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唯品会逐渐形成滚雪球效应。京东、当当、凡客等电商平台都不同程度的涉足这一市场,但在目前看来,还没有哪一家对唯品会的特卖市场地位造成冲击。唯品会凭借对供应商的控制和消费者的忠诚度,使得其很难在短期内被其他跟进者复制。唯品会凭借其资金优势,规模不断扩大,吸引更多的优质品牌,获取更低折扣,提高竞争门槛,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为唯品会的成功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结论
在商业模式有效设计与运营对于企业的意义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商业模式在解释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时发挥着核心作用。企业所采用的商业模式中包含的市场定位、业务系统、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等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例如采购环节、生产环节以及营销环节中营运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及流速。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配置与周转绩效实际上是企业商业模式的体现,更是商业模式成功与否的检验。基于商业模式的营运资金管理才能真正实现营运与资金的整合,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必须嵌入企业的商业模式,换句话说,若想改善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不防从改善或变革企业的商业模式着手。 (作者单位为青岛大学)
一、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界和理论界就将更多地目光投向商业模式,彼得·德鲁克就曾说过:“当今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创业板设立之初对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所提出的“两高六新”标准,最后一“新”就是指新的商业模式,风投评价企业的三大标准即市场空间、商业模式、管理团队中商业模式占据核心地位。凡是处于经营状态的企业,就存在自身的商业模式。经营活动作为企业的主要活动,企业的经营绩效只是经营的结果,而商业模式简单讲是企业赚钱的方式,那么企业采用的商业模式无疑是形成结果特征的关键的“因”,是影响经营过程中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因素,商业模式会影响企业营运资金在不同渠道中的流向、流量以及流速。在新经济时代,经营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必须建立与自身资源、能力等相匹配的,具有价值共创、可扩展、难以被模仿并具有持续性的商业模式才会为创造企业价值以及价值创造的过程提供保障。因此,尽管现实中财务分析往往是结果导向的,但将商业模式嵌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实现了营运与资金的整合,复原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本来面目。
二、理论综述
1、不同视角下商业模式的内涵
虽然在理论界对于什么是商业模式尚未形成清晰的一致意见,但近年来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Timmers(1998)基于价值链理论提出了商业模式的结构:产品、服务和信息,主要论述了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潜在利益以及利益的实现方式。Amit等(2001)
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认为商业模式由交易内容、交易结构以及交易治理构成,并且是基于价值创造而设计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组合方式,指出创新、效率、锁定、互补是电子商务价值创造之源。Osterwalder等(2005)认为商业模式包含了多种组成要素和关系,它能解释譬如企业创造顾客价值、形成内部联系架构,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的运行过程和经济逻辑,即这是一个发现、传递、并分配价值的过程。Johnson,Christensen&Kagermann(2008)认为商业模式由顾客的价值主张,利润公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四个环环相扣的元素组成的创造和交绩效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直接体现换价值的过程。
翁君奕(2004)、李东(2010)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是一种结构化、模块化的思想,即将商业模式形容成"蓄利"的三维空间,这个空间由几个板块组成的结构分析体系。魏巍,朱武祥(2012)利益相关者视角认为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包含了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每个要素都反映了交易结构的一个侧面。罗眠等(2005)则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制度,在这个制度体系中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客户、外部合作者、内部员工以及股东等利益相关者,通过制度安排来获得超额利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脉络朝向综合性概念演进,可以从价值命题、价值创造与传递、价值实现三个维度来观察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即企业如何通过顾客细分、确定市场范围明确为那些顾客提供价值,为他们提供什么价值;通过什么样的经营方式和接触方式来创造和传递价值;通过设计什么样的盈利方式使得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同时获取企业利益。价值主张、企业的资源和流程、盈利模式的相互匹配会通过产生产品效应和营运效应,使企业获得巨大优势。
2、商业模式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关系
由于经营活动是企业的主要活动,因此与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营运资金管理自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很多学者纷纷将视角投向供应链与营运资金之间的关系,例如ErikHofmann和HerbertKotzab(2010)曾指出有效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需要基于供应链视角进行。在国内,王竹泉(2005)提出“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主张建立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新框架。王菀琢(2014)认为供应商融资是资金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再分配,并建议通过供应商融资来改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如今,营运资金管理已步入新阶段,不只是供应链或渠道视角,诸如企业与客户、股东、银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都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因素。
但是,目前很少有人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出发研究营运资金的管理,然而,供应链或渠道的设计以及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的内容都是企业所采用的商业模式的体现或一个侧面。再者,不同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重点内容会有所不同,那么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就会有差异。因此,将商业模式与营运资金管理相结合,才能使得营运资金管理更加全面,更加灵活,并真正实现营运与资金的整合。
三、案例分析
1、案例公司选取
近年来,随着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互联网普及率加深,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催生出更多新的应用模式,重构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互联网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现在已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电商企业——唯品会是众多电商企业中的佼佼者。由于唯品会本身不存在生产制造环节,因此类似于厂房和机器设备等非流动资产占比很小,而流动资产占比较大。因此,对于唯品会来说,营运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基于该背景,本文选取唯品会为案例对象,分析商业模式对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
2、唯品会的商业模式 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8月,同年12月上线,2012年3月纽交所上市募资6739万美元。唯品会以“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的市场定位区别于其他网购品牌,涉及的领域包括服饰鞋包、母婴用品以及化妆品等。每天上新品,确保正品、确保低价,以低至零点几折的深度折扣及充满乐趣的限时抢购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优质购物体验,由此形成了一种“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险”的商业模式。
3、唯品会的商业模式对流动资产“流量、流速”的影响
唯品会不同于其它一些只是作为一个网上购物平台的电商,它将自身定位于轻奢商品,并采用的是一种“买手模式”,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从海量的商品中为消费者做了一次精选,因此唯品会通过口碑在消费者中建立信任感。随之而来的便是活跃用户与订单数量在近年来的爆炸式增长,销售量的增加提高了唯品会的议价能力。
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服装业依旧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需求收缩、市场遇冷,一时间,包括品牌服装在内的库存过剩成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大难题,高库存危机终于在2012年集中爆发。有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31日,我国纺织服装业的77家上市公司存货总量合计高达784.65亿元,大约90%的公司存货价值过亿元。然而,服装的更新换代速度正在加快你,整个行业对于流行趋势越来越敏感,因此,去库存成为服装行业的主旋律。服装制造企业与电商合作,将自己非核心、不擅长的业务外包给电商,就成为一条可以实现协作共赢的重要途径。
在唯品会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中,买方市场的行业状况将唯品会推到了优势地位,使其在商业模式设计中掌握了主动权。唯品会也审时度势的抓住了这个商业机会,定位于轻奢品牌商品,不仅压低商品的采购价格,而且库存管理也通过与供应商合作采用了“JIT模式”,由以前的先发货更改为现在直接报库存数量给唯品会平台,当天按实际销售量在指定日期送达唯品会仓库,唯品会不须买断供应商的商品,卖不出的商品或客户退回的商品可以退还给供应商。同时,由于唯品会的商业模式是“限时抢购”,加快了消费者的下单速度,最终实现库存的快速周转。从表1中可以看出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逐渐降低,由2011年的41.65%降到2014年的21.7%。因此基于唯品会的商业模式我们可以找出其库存占用资金少,不会受到库存积压的压力的背后原因。
由于唯品会不须立即向供应商付全款,而是在存货达到后支付供应商极少一部分即可。因此次那个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预付账款所占资产比重很小,且呈下降趋势,2014年已降至0.61%。
应收账款主要发生在营销渠道与之交易的顾客之间。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占资产的比重很小,且一直在成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9.35%2014年下降至0.43%,这要得益于商业模式中的收款方式。网银、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加快了唯品会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消费者收到货物后且无需退货,网上银行就会把消费者之前预付的款项划到企业账户上,无需催款,也不存在分期收款,大大缩短了结算周期,从而减少了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及坏账损失,加快营运资金的周转效率,使得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占用大大减少。
4、唯品会的商业模式对流动负债“流量、流速”的影响
如前述服装鞋包等的行业背景,买方市场的行业状况将唯品会推到了优势地位,使其在商业模式设计中掌握了主动权。存货到达唯品会仓库后不须立即向供应商付全款,使得唯品会的日常运营不需要动用自有资金,而是更多的占用供应链中供应商的资金,商业信用的运用也降低了其融资约束。在采购渠道,商品市场中经营性负债的运用使得唯品会对于营运资金的需求降低。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流动负债占资本总额的比重由2011年的89.08%降至2014年的59.88%,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唯品会为了减少配送成本,在全国范围内努力均衡各个仓储点,在增加自己的仓储面积,由此比之前年份产生了较多的长期债务所致。但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近年来一直不存在短期借款,而是占用无成本或成本很低的经营性负债即应付账款。
就这样,在品牌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唯品会逐渐形成滚雪球效应。京东、当当、凡客等电商平台都不同程度的涉足这一市场,但在目前看来,还没有哪一家对唯品会的特卖市场地位造成冲击。唯品会凭借对供应商的控制和消费者的忠诚度,使得其很难在短期内被其他跟进者复制。唯品会凭借其资金优势,规模不断扩大,吸引更多的优质品牌,获取更低折扣,提高竞争门槛,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为唯品会的成功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结论
在商业模式有效设计与运营对于企业的意义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商业模式在解释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时发挥着核心作用。企业所采用的商业模式中包含的市场定位、业务系统、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等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例如采购环节、生产环节以及营销环节中营运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及流速。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配置与周转绩效实际上是企业商业模式的体现,更是商业模式成功与否的检验。基于商业模式的营运资金管理才能真正实现营运与资金的整合,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必须嵌入企业的商业模式,换句话说,若想改善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不防从改善或变革企业的商业模式着手。 (作者单位为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