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约斗”略说太极拳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023144553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是武术的一个功能,但不是中华武术追求的唯一目标与最高境界,太极拳是一门武功,当然能打,但太极拳不主张搏人,是防身御辱之技。
  近日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格斗狂人”徐晓冬与“雷公太极”创始人雷雷的“约斗”事件及其后发效应,这桩事不想多提,倒是真的可以由此思考一下“太极拳到底能不能打” 的问题。
  太极拳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在数百上千年的孕育与形成发展过程中,太极拳不仅成为了中国武术一大名门拳种,更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传统武术的象征,无论在太极拳内部存在着怎样的学术纷争,无论当今的太极拳发展生存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太极拳都深受人们的广泛喜爱并被海内外人士追捧的事实,都雄辩地说明它自身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打,是武术的一个功能,但不是中华武术追求的唯一目标与最高境界。传为太极拳创始人的元明道士张三丰在拳经末有“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老春,非徒为技艺之末也”一语。太极拳是一门武功,当然能打,不能打不是武术。但仅仅用打来衡量一门武术之真假,则未免偏激而浅薄。
  笔者认为,太极拳界与其它一切领域一样都有真假问题。“打假”当然好,但如何打、谁来打?
  太极拳不主张搏人,是防身御辱之技。这最早即见于明末清初学者黄百家之论述。中华武术尽管主张练成杀人功夫,但绝不轻用,非不得已,不会出手伤人。用西方格斗术、拳击等思维来评价太极拳,就如用刀叉来评价筷子一样,十分荒唐。愈是拳功修炼得好,愈是心平气和,深藏若虚、待人谦和,愈是不会无缘无故与人“生死较量”。太极拳乃古圣先贤智慧积累凝练而成,其文化渊源甚久,而确立成型较晚(关于此有学术分歧),是传统武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武学文化的高级形态,其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是“一團和气”、“修炼中和之气而已”(民国时期著名武术家、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语),是国人修身养性,心身并练之道功,非为比赛、竞技而设!争勇斗狠之徒,毕生无能望其项背。
  太极拳之发明迄今有五说:一是唐代许宣平。许为安徽歙县人,行如奔马,卖薪于市,诗人李白访之未遇。所传名“三世七”——三十七个拳式相连不断,又称“长拳”。二是唐代李道子传俞氏,俞氏安徽泾县人,后传俞莲舟,名“先天拳”。三是五代时安徽人程灵洗从韩拱月学得太极功十四式,并著有《观经悟会法》,程称他的十四式为太极拳,这应是最早以“太极拳”命名之记录。后灵洗传程珌,珌名其拳为“小九天”。四是宋代殷利亨传太极拳“后天法”,得其传者有胡镜子、宋钟殊,共十七式。五是元明人张三丰(宋代另有张三峰),乃武当丹士,集太极拳之大成,创武当派。明末清初学者黄百家著《内家拳》一书中云:“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今世流行之内家拳一般包涵太极、形意、八卦三大拳种。近几十年,有谓明末河南陈王庭创拳说,但学界对此多有异议。通常传统说法是张三丰后传山西王宗岳,王传蒋发,蒋传陈王庭,陈王庭所创拳应包括太极拳在内,有几套拳法。关于太极拳之创始人,分歧较大,目前尚无定谳,但以张三丰一说影响最大最久。
  目前人们公认的太极拳有六大派:陈、杨、吴、武、孙、赵堡。关于张三丰及其所传太极拳真面目如何,世人仍在探寻稽考之中。陈式刚柔并济,杨式舒展大方,吴式轻灵圆活,武式含蓄内敛,孙式紧凑开合,赵堡式轻柔起落,风格各有特点,尽管技术方法不一,但天下太极是一家,皆须符合太极阴阳哲理。在现代人类生活中,太极拳功日益福泽于世人,是十分显然的了。
其他文献
为实现挤压筒温度和挤压轴速度的闭环控制,利用PLC改进了110 MN挤压机控制系统。挤压筒感应预热采用改进的模糊PID控制,使温度变化梯度均匀,解决纯PID控制中温度振荡等问题。
对高强管线钢,在焊接作业中由于焊接峰值温度的不同,焊接热影响区所表现出来的组织特性和性能将会有所差别,以X80管线钢为例,通过焊接热模拟试验分析了在不同焊接峰值温度和
挫折具有必然性,既然不可避免就要尝试去克服它,挫折具有两面性,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转变消极情绪反应,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期刊
Based on 49 digital seismograms recorded by 73 seismic stations in the Jiangsu Telemetered Seismic Network,the paper uses Atkinson’s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in
汗水与心跳,当身体的每个律动都能被数据记录和感知,个体的运动能够和人群分享,有点虐的体能训练不再是一个人的苦逼坚持。城市的街道中,上万张脸的浮动,当马拉松成为都市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2005年9月末,位于北京的意大利常青画廊为已逝的中国艺术家陈箴举办了个人作品回顾展。作为曾经活跃在国际当代艺术领域的中国艺术家,他已被国际当代艺术界公认为是这个时代
收藏和摄影是我人生的两大爱好,其功能和作用都是见证历史,纪念历史,它们是我生活中的寄托和追求。关于收藏,从我20世纪80年代读中专时就开始爱上了,至今算起来也有三十多年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李绍德带到会上三个提案,即《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提案》《关于建设海运强国、提高海员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