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口供”能否定罪量刑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ONGQ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证据一章第48条规定了8种证据,其中第五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即口供。过去曾被办案民警称为“证据之王”,对证明案件事实具有独特的证据价值。绝大部分刑事案件需要通过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来认定犯罪事实,予以定罪量刑。但是面对被告人“零口供”导致各种案件定性看似证据不足的表象,如何审查和认定证据以逾越被告人“零口供”这一人为设置的障碍,则是证据审查中的一大难题,笔者以王某盗窃案为例,尝试对该题的探微。
  关键词:零口供;案件事实;被告人口供;证据证明力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86-01
  一、基本案情
  2015年10月3日晚,某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接张某报案称:其家中于当日早上6时到晚间20时期间被人以翻窗入室的方式盗走了现金1500元和一根价值3000元的金项链。张某报案后,公安机关及时勘验了现场,并在其厨房窗户的内墙上提取到一枚新鲜的指纹,经对比,认定提取的指纹系犯罪嫌疑人王某所留(王某曾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2015年初刑满释放。王某的指纹已被公安机关的指纹库收录)。2015年11月犯罪嫌疑人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但王某对该次盗窃行为拒不承认,公安机关也未查实被盗物品的去向。但有证人证明看到王某出入过张某家所在的小区。
  对于王某是否构成盗窃罪,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构成盗窃罪,且证据确实充分。本案中有被害人被盗后的报警记录,有被害人陈述,有公安机关对案发现场的勘验笔录,特别是留在现场的指纹和证人的证言,能直接证明犯罪嫌疑人王某的入室盗窃行为。
  第二种意见则认为,综合全案证据无法排除合理怀疑,凭现有证据无法证明王某构成盗窃罪。本案中虽然有被害人被盗后的报警记录,有被害人陈述,有公安机关对案发现场的勘验笔录,有指纹的对比和证人的证言。但由于嫌疑人零口供,拒不认罪,公安机关也未查实被盗物品去向。既无法证明被盗物品为嫌疑人占有或通过嫌疑人流转。因此,凭现有证据无法查实被害人是否确实丢失了以上物品和嫌疑人是否确实盗走了以上物品,凭现有证据只能证明嫌疑人在一定时间内到达过被害人家中,对其入室的主观故意是盗窃、强奸还是杀人,现有证据也无法证明。因此综合本案全案证据,无法得出王某是作案的唯一结论,也无法排除合理怀疑。如果案发当天,另有其人在王某进入被害人家中之前或之后对该住户实施了盗窃,未留下其他线索,而王某只是在当日仅进入了被害人的家中。虽然这种假设不大可能发生,但怀疑有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二、“零口供”的含义
  口供作为一种法定的证据形式,在所有证据形式中脱颖而出,被称为“证据之王”,可见其对证明案件事实确实具有独特的证据价值。在相当长时期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办案人员曾存在过度轻信口供的错误证据观,甚至为追求口供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
  实务中,不排除这种情形:一案件中证据难觅,致使案件陷入僵局时,承办人员好不容易发现所谓的“犯罪嫌疑人”时,结案率的无形压力下,具体承办人员往往会采用“倒推”方法,首先认定此人就是犯案人员,一步步倒推出犯罪工具,犯罪时间,再通过嫌疑人的口供中体现出来,如此一来形成了所谓的证据链条:作案时间吻合、具备作案动机、交代的作案工具与事实一致,最重要的是有嫌疑人的亲口交代,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就这样被呈现出来,案件顺利成章地被移送下一程序。
  所谓“零口供”,不是没有口供,而是没有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供述其实施或者参与实施犯罪行为的口供,通常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犯罪嫌疑人根本否认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另一种情况是犯罪嫌疑人只供述自己的行为,但否认其主观上对所实施的是犯罪性质的行为具有明知。被告人的供述只是证据的一种,与其他证据相比,并无优先地位,证明能力也并不优于其他证据。
  三、证据证明力
  “零口供”案件中缺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对刑诉讼规定的其他六类刑事证据而言,直接载明犯罪信息的书证、?物证证明力最大,对被告人定罪显得尤为关键。鉴定结论与勘验检查笔录具有相当的科学性;视听资料与传统的证据类别相比,更具直观性,因而证明力都较强。但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同属言词证据,具有不稳定性,且都可能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带有证人或被害人的主观倾向性,因而证明力最小。
  四、法理分析
  笔者认为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在无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口供时,需要不同阶段案件承办人员依据现有证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另求新的案件突破口,使现有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不再过分依赖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的“口供”。
  新刑诉法53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可见我国的证明标准依然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是没有一种司法制度能够百分百保证最初认定的嫌疑人就是审判后的罪犯,在此种情形下,“零口供”模式引起了司法实务中的关注,其不仅有助于改变以往的“口供”中心主义证据观存在的弊端,还有助于转变过分依赖有罪供述的传统思维和办案方式,提升侦查人员取证的能力,凸显依靠有罪供述以外证据定罪量刑的可能性。
  故本案中被害人陈述,公安机关对案发现场的勘验笔录,现场的指纹对比结论和证人的证言,能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案件事实可以达到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即使没有嫌疑人的供述,也可以认定王某犯盗窃罪。
  参考文献:
  [1]马楠."零口供规则"若干问题之我见[J].河北法学,2001,19(5):89-90.
  [2]杨旺年.“零口供”的科学性解评——兼论正确对待口供、运用口供[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17(5):65-67.
  [3]陈智."零口供规则"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2).
  [4]张闪闪.“零口供”案件证据审查与证明标准探究——以审查起诉环节为中心的分析[J].中国检察官,2011(10):57-5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国家政府施行宏观调控,我国的精神文明和卫生建设事业稳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卫生和健康问题,但是由于人们的法制意识还较为薄弱,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因此离不开卫生监督机构来依照健全的法制来给予约束和规范,来保障人们群众身体健康的合法权益和对生活环境卫生化的追求。本文首先阐述了卫生监督的内涵,分析了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信访潮的持续高涨,中央政府面对纷繁庞杂的信访问题略显无力,地方政府为了维稳也采取“瞒上压下”的策略,公民亦逐步形成“信访信闹不信法”的观念,信访渠道严重壅塞,信访制度亟需改革。针对于此,诸多学者基于多种角度对信访问题进行研究,从各自的立场和视角尝试为信访突破困境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引。本文试图从证据法逻辑的视角对现阶段我国信访制度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试图提出困局破解之道。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通过护理心理学的学习,使护士生掌握对病人心理变化的观察、评估及应对的护理措施,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实现的意识,从而自觉遵守护士角色规范,更有效地为人类健康服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观的不断深化,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学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已经成为当代护士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在护理心理学课程中,心理学基础一章是
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市场经济发展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逐渐在加强对水电建设市场的调控,与此同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也逐渐引起更多的关注。要想促进水利水电施工发挥其
摘 要: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中第71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程序,但是由于该条规定中对“股权转让事项”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没有具体规定,而且又缺乏相关的司法解释,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实践缺乏明确的指导,在出现纠纷时也不利于法官依法做出明晰的裁决,应当予以适当的修正。  关键词: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作为一种财产形态,其所有人可以依法将其转让,考
人们日常生活对电梯的依赖度在随之增加.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使得电梯成为了必需设备,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其内部出现一些安全隐患.为确保电梯的正常使用与稳定运行以及
公共政策分析的路径选择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精英决策模型,团体模型,意识形态模型等。这里选取一个角度即从利益集团模型的角度来分析。  利益集团作为政治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之一,它的存在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政治现象。而且,伴随着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以利益作为维系其纽带的利益集团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过去的一百年间,由于社会实现工业化,政府活动范围扩大,利益集团的数量和种类也相应增加了,利益集团
摘要:在我国的审判改革中,举证时效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一直为人所关注。举证时效制度之所以如此受人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举证时效制度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价值,比如说维护公平与正义,保护审级利益等等,而且该制度还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领域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因此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举证时效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暴漏出了相当多的问题,比如说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冲突
摘要:《刑法》第306条规定的“律师伪证罪”在司法实践中常被司法机关滥用,这就加剧了控、辩双方地位的不平衡,对律师人权保障和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都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因此,随之引来的便是社会各界对律师伪证罪的“存废之争”。本文系统全面的分析了律师伪证罪对律师执业、司法制度、当事人等不同对象的影响,便于对律师伪证罪有一个清晰、全面地认识。  关键词:律师伪证罪;律师执业;执业风险  中图分类号:D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