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尝试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要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文?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 通过游戏增加学生写的兴趣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观察是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
  第一单元的作文内容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这个题目范围广比较广,辅导之前,我决定先带学生做个游戏。上课铃一响,我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玩个游戏——老鹰捉小鸡……”话还没说完,学生就欢呼雀跃起来。游戏前,我要求大家边玩游戏边观察:观察游戏过程中老鹰、小鸡、鸡妈妈各自的动作、神态、语言,看谁的观察最仔细。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详细地回忆了游戏过程中印象最深的片断,尝试着让学生加进好词好句,让表达更生动。
  
  二 细细体味课本
  
  在教学《花钟》这一课时,有一个重点是仔细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文中的语言很美: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欣然怒放,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7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昙花在9点左右含笑一现……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充分感知例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花在整点开放,并进行描述。由此成了一次小练笔,许多学生观察细致,语言精致,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我相信,只要不断进行训练,学生由说到写的能力就会有质的提升。
  
  三 阅读经典名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文一样需要积累,量的积累才可能有质的提升。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储备量。
  我让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摘抄两个好词,一个好句,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能背诵下来,定期检查。向学生推荐名言、儿童诗歌,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并学会运用。利用班队课和晨、夕会时间,开展读书交流、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丰富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减少了,作文也生动起来。
  三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要多进行些“听说读写做”的尝试,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力求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情辞真切的好文章。让我们不断探索,让孩子们轻装上阵,在作文之路上勇敢前行吧!
其他文献
课堂上,有的学生虽然坐在教室里,眼睛也盯着黑板,耳朵也听着教师的讲解,但由于分心或走神,以致对教师的讲课表现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状态。一节课下来,这部分学生记忆
摘要 通过趣味性的识字方法、灵活的识字途径、讲求实用的识字内容三方面实施形象、科学、立体的教学方法,为低年级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识字氛围,引发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识字教学 有效性 兴趣 活动 生活实际    回顾以往有些识字课堂:单调的结构分析、枯燥的字形记忆、机械的重复抄写、脱离生活的组词造句……难怪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便没了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提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
摘要 在新授教学中应以“揭趣”为前提,以“引活”为手段,以“巧练”为主线,完成数学教学认知、教育、发展三方面的任务,体现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素质。  关键词 揭趣 引活 巧练    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学好数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既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他们的素质呢?我认为要做好“揭趣”“引活”“巧练”这几个环节。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入新知的学习,这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    尝试一:从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来引入新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现有知识出发,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在需要中进入新知学习。  “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先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探索和积累教学经验,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科学布置作业,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与联想能力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了些什么反而更重要千万倍。由于学生的思维是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的,在讨论的过程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随着新课程数学教材的改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这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对于如何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已越来越重要。  1,培养兴趣。牵着兴趣的手可以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数学课首先要有和谐、融洽的师生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深层次的理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呢?其最根本在于主体性体验.下面谈谈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主体性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