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片导演吴宇森将《三国》这个从来都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通过幽默的台词展现,活生生地化解为亲切的平民版的电影,影片的幽默令人捧腹,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娱乐的笑声,也是导演对古典名著改编成为电影的新颖独特的阐释及娱乐化、商业化的方式,这也许就是影片独特的娱乐效应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 台词 幽默特色娱乐效应
三国故事妇孺皆知,三国也是权谋的代名词,三国人物更是正襟危坐,心忧天下而表情严肃。改编自三国故事的电影《赤壁》(上)以最具气魄的战争场面、强大的明星阵容、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镜头感等在2008年暑期档的公映引起了又一轮观影及影评的热潮。据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统计数据表明:该片在公映第二周结束后内地票房已突破两个亿。而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华语电影娱乐化及商业化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显的今天,电影《赤壁》(上)如何赢得如此骄人的票房成绩?其独特之处又如何体现?影片的导演吴宇森正是另僻蹊径,利用充满娱乐效应的幽默台词,让一部不折不扣的严肃题材电影变得充满趣味,充满娱乐。
一、幽默语言及娱乐效应
幽默语言就是借助语言手段表述的幽默,通过幽默语言表达幽默效果的方式极为常用。
电影的娱乐效应是指电影能让观众轻松、愉悦以获得身心健康休息的效果,它往往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营造,如:感人的故事或扣人心弦的情节:镜语的奇观效应;展现异国、异族奇特的风景、风情、风俗;为观众接受的新奇形式及让人印象深刻、幽默搞笑的台词等。电影台词营造娱乐效应的方式近年来在娱乐及商业大片中颇为常用。
娱乐性是电影艺术大众化的表现,是电影赢得观众的必要手段,《赤壁》(上)正是通过台词即人物语言体现出来的幽默特色,为影片营造娱乐效应,也为塑造电影人物性格服务,赢得了票房,赢得了观众。
二、影片台词幽默特色的具体表现
电影台词就是电影人物的语言,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等方式体现,往往与人物的行动结合在一起,具有性格化的特点。据《赤壁》2008年7月10日零点首映观影调查结果及观众给予的整体评价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一的观众认为该片的“台词很精彩”。那么,观众对该片台词精彩的印象从何而来?细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影片对台词的设计可谓刻意且独具匠心,幽默的人物语言即电影台词的正是该片台词的特色所在,也是该片娱乐效应的重要根源。
(一)仿拟式幽默台词
仿拟就是根据现成的词或句子,仿造出新词和新句。影片让观众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影片中所使用的幽默手法:仿拟式的古语今用。影片台词中不少地方利用了众人熟知的古语,并加以修改,仿造出新词,制造幽默的效果。
如:刘备为前往东吴游说孙权的诸葛亮践行时,盛了一大碗饭,说:“去东吴的路途遥远,需要体力,多吃点。”这句台词让人立刻联想到古语“路遥知马力”,影片中似乎表达的是:路遥知人饥饱,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孙尚香主动请缨时,笑着说:“天下兴亡,匹女有责。”这不外乎也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仿拟式的幽默台词,让观众立刻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当曹操站在船头,盛赞水攻用的船舰时,对众将士说道:“这些水船真是给我们兵马如虎添蹼……”一句“如虎添蹼”自然也来自于“如虎添翼”。
仿拟式幽默方法的使用,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不仅能激发听众的想象力,显示新奇的见解和角度,还增加趣味性,让观众从紧张的三国故事中感受到几分幽默、几分轻松,体现了影片的娱乐效应。
(二)“错位”式幽默台词
影片不少地方采用“错位”式幽默台词的方式制造娱乐效应。错位也称不协调、不一致,是幽默的主要特征之一,即被陈述的事情的实际结果,与人们想象中的种种结果完全不一致,由此迸发出幽默的效果。影片中“错位”幽默效果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营造:
1、设置悬念
悬念法是幽默表达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它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制造悬念、着意渲染、出现反转、产生突变。制造悬念首先能引人注意,产生好奇心,然后尽力渲染铺陈,最后使人们的主观预想和客观结果之间出现巨大的反差和矛盾,而这矛盾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揭开谜底。整个过程使人的心理期待突然扑空,最后反转接受结局,产生幽默效应。
如:影片中,一个老臣慌忙跑来报告。对周瑜说“大人,不好了,难产了!”正当所有的观众都猜想大概是小乔难产时,镜头却突然一转,原来是小乔正在给一匹马接生,难产的是要生产的马!观众的预想与结果反差之大,悬念与错位引发出了幽默的效果。
又如:周瑜要给小马起名时说:“这匹马生于荆楚,就给它起一个荆楚的名字吧。”沉吟片刻,周瑜说道“就叫萌萌吧。”这个颇具现代感的名字与荆楚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观众的期盼与影片的结果形成强烈的反差,幽默效果立刻显现。
影片在上述场景中都利用了制造悬念,一开始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最后结局却出乎意料,出现一个与观众预料形成极大反差的结果,现实与想象营造的错位幽默引发了观众的笑声,从而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体现了影片幽默娱乐的效应。
2、设置差异
影片中的差异设置主要体现在台词语言时代感的混淆,体现出不一致性。面对当代观众,导演特意多次营造了三国故事时代的语言使用与当代语言使用的混淆,这种不一致的特意营造,体现错位效果,营造幽默效果。
如:小马在生产过程中露出了一条腿,卡住了,小乔拼命地拉,诸葛亮说:“硬拉是拉不出来的……我来!”周瑜诧异道:“哇靠,这你也懂?”周瑜的这句现代版的感叹词“哇靠”,正是为影片添加了一笔幽默的特色;
当曹操出神的望着小乔的画像,曹操回答侍卫的一句“欲望使人年轻”让观众在窃笑之余,不免感叹这么个乱世枭雄,居然会对着意中人的画像如现代人一般“意淫”,这种不一致造成的错位幽默感油然而生;
当周瑜在兵营里调节士气时说:“我有一个梦想……这是我唯一的梦想,也是大家共同的梦想……“这样现代的台词,再次体现了历史与现实语言使用的混淆,错位幽默让观众再次感受到影片的娱乐效应。
(三)口头禅式幽默台词
浓缩、精炼的话语能造成精炼含蓄的幽默感,口头禅式幽默台词就是利用精练含蓄的语言为人物设计口头禅。吴宇森导演说过:“《赤壁》(上)里会有幽默,周瑜和诸葛亮都是很幽默的人,大部分幽默都是刻意为之。”影片利用人物的口头禅造成幽默感,并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观众的笑声此起彼伏,也与影片人物性格的塑造相吻合,刻意地营造出幽默效果。
1 “我需要冷静”
如:诸葛亮是《赤壁》里的年轻人,爱说 冷笑话,表情也活泼。周瑜面对初次相见的诸葛亮说:“这么冷的天还扇扇子?”诸葛亮答道:“我需要随时保持冷静。”
一句“我需要冷静”在影片中出现多次,让观众感受到了诸葛亮那精练、口头禅式的幽默风格,还通过他帮小乔的马接生,养鸽子,玩乌龟等场景,举止诙谐,在貌似不经意间塑造人物性格,这比直接给诸葛亮个“无所不通、高深莫测”的评价更有亲切感和幽默感。
2、“略懂”
如:周瑜练兵时诸葛亮一本正经道:“雁形阵,不错……可惜已经过时了。”周瑜问:“你也懂阵法?”诸葛谦虚道:“略懂。”
如:周瑜邀请诸葛亮时说:“既然诸兄懂乐律,何不与我共奏一曲。”诸葛亮答:“我只是……略懂。”
又如:当诸葛亮给马接生,周瑜问:“这个你也懂?”诸葛亮说:“略懂……”
一句句“略懂”,诸葛亮的谦逊、机智与风趣略见一斑,也缓和了诸葛亮与周瑜初次见面时的严肃感,促成了两人间惺惺相惜之感。
3、“这么多年,习惯了”
如:周瑜等人问起刘备为何重操旧业织起“草鞋”,刘备答道:“这么多年了,习惯了”……这句台词将编草鞋出身的刘备朴实的性格特点显现无疑。
吴导曾说:“虽然我们拍的是历史故事,但也要跟生活联系,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乐观面对人生。很多对白都是我和编剧故意设计的……片中有些台词几乎成了流行语,这让我觉得很有趣,也期待更多的台词能流行起来。”“略懂”之类的搞笑台词,正是经过精心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贴近观众,获取娱乐效应。
(四)冷笑话
除了上述幽默方式,影片还不时出现一些冷笑话。冷笑话一般都超出常规的思维,不符合逻辑和生活实际。如:小乔指着诸葛亮问:“他是谁?”鲁肃刚大声介绍:“他是诸……”话音就被打断了。虽然此类冷笑话在影片出现不多,但是偶尔流露出来的一句,也给影片带来了不小的幽默效应。
影片中的幽默台词都与影片人物性格的塑造相吻合,如影片中的刘备更像是一个吴宇森草根意识里的平庸之辈,以编草鞋为生:曹操身上既没太多奸诈也没太多魄力,而只有为一个儿时女子而战的妄想之梦;诸葛亮也是一个刚刚出道,满怀理想,很有亲和力,很活泼的一个年轻人……加上诸葛亮和周瑜相互间那幽默、诙谐和生活化的台词,让严肃的和紧张的场面有所缓和,让观众的心情能够有张有弛,这一切无不体现了吴氏影片《赤壁》(上)的独特风格。影片的台词话充满了迎合观众的商业气息,“略懂”,“我需要随时保持冷静”以及那些看似随意乃至流于随便的台词,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也赢得了青年观众的喜爱。
诚然,影片《赤壁》(上)的台词也存在着诸多另观众不满之处,如:清代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现在公元208年的穿帮台词混淆史实:遭致笑场的现代台词;“匹女”等仿拟名句的不伦不类等,让观众产生了不少因与惯常理解差距太大而导致的笑声。
总之,影片的幽默令人捧腹,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娱乐的笑声,也是导演对古典名著改编成为电影的新颖独特的阐释及娱乐化、商业化的方式。影片导演吴宇森正是将《三国》这个从来都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通过幽默的台词展现,活生生地化解为亲切的平民版的电影。引用吴宇森导演的一句话来理解,那就是:“我对三国人物有所谓不一样的看法,和演义不一样。我希望借古喻今,希望把那些历史人物拉近一些,让观众感到他就是周瑜、就是诸葛亮,或者他的朋友当中就有赵子龙。”这也许就是影片独特的娱乐效应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 台词 幽默特色娱乐效应
三国故事妇孺皆知,三国也是权谋的代名词,三国人物更是正襟危坐,心忧天下而表情严肃。改编自三国故事的电影《赤壁》(上)以最具气魄的战争场面、强大的明星阵容、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镜头感等在2008年暑期档的公映引起了又一轮观影及影评的热潮。据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统计数据表明:该片在公映第二周结束后内地票房已突破两个亿。而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华语电影娱乐化及商业化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显的今天,电影《赤壁》(上)如何赢得如此骄人的票房成绩?其独特之处又如何体现?影片的导演吴宇森正是另僻蹊径,利用充满娱乐效应的幽默台词,让一部不折不扣的严肃题材电影变得充满趣味,充满娱乐。
一、幽默语言及娱乐效应
幽默语言就是借助语言手段表述的幽默,通过幽默语言表达幽默效果的方式极为常用。
电影的娱乐效应是指电影能让观众轻松、愉悦以获得身心健康休息的效果,它往往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营造,如:感人的故事或扣人心弦的情节:镜语的奇观效应;展现异国、异族奇特的风景、风情、风俗;为观众接受的新奇形式及让人印象深刻、幽默搞笑的台词等。电影台词营造娱乐效应的方式近年来在娱乐及商业大片中颇为常用。
娱乐性是电影艺术大众化的表现,是电影赢得观众的必要手段,《赤壁》(上)正是通过台词即人物语言体现出来的幽默特色,为影片营造娱乐效应,也为塑造电影人物性格服务,赢得了票房,赢得了观众。
二、影片台词幽默特色的具体表现
电影台词就是电影人物的语言,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等方式体现,往往与人物的行动结合在一起,具有性格化的特点。据《赤壁》2008年7月10日零点首映观影调查结果及观众给予的整体评价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一的观众认为该片的“台词很精彩”。那么,观众对该片台词精彩的印象从何而来?细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影片对台词的设计可谓刻意且独具匠心,幽默的人物语言即电影台词的正是该片台词的特色所在,也是该片娱乐效应的重要根源。
(一)仿拟式幽默台词
仿拟就是根据现成的词或句子,仿造出新词和新句。影片让观众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影片中所使用的幽默手法:仿拟式的古语今用。影片台词中不少地方利用了众人熟知的古语,并加以修改,仿造出新词,制造幽默的效果。
如:刘备为前往东吴游说孙权的诸葛亮践行时,盛了一大碗饭,说:“去东吴的路途遥远,需要体力,多吃点。”这句台词让人立刻联想到古语“路遥知马力”,影片中似乎表达的是:路遥知人饥饱,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孙尚香主动请缨时,笑着说:“天下兴亡,匹女有责。”这不外乎也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仿拟式的幽默台词,让观众立刻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当曹操站在船头,盛赞水攻用的船舰时,对众将士说道:“这些水船真是给我们兵马如虎添蹼……”一句“如虎添蹼”自然也来自于“如虎添翼”。
仿拟式幽默方法的使用,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不仅能激发听众的想象力,显示新奇的见解和角度,还增加趣味性,让观众从紧张的三国故事中感受到几分幽默、几分轻松,体现了影片的娱乐效应。
(二)“错位”式幽默台词
影片不少地方采用“错位”式幽默台词的方式制造娱乐效应。错位也称不协调、不一致,是幽默的主要特征之一,即被陈述的事情的实际结果,与人们想象中的种种结果完全不一致,由此迸发出幽默的效果。影片中“错位”幽默效果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营造:
1、设置悬念
悬念法是幽默表达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它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制造悬念、着意渲染、出现反转、产生突变。制造悬念首先能引人注意,产生好奇心,然后尽力渲染铺陈,最后使人们的主观预想和客观结果之间出现巨大的反差和矛盾,而这矛盾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揭开谜底。整个过程使人的心理期待突然扑空,最后反转接受结局,产生幽默效应。
如:影片中,一个老臣慌忙跑来报告。对周瑜说“大人,不好了,难产了!”正当所有的观众都猜想大概是小乔难产时,镜头却突然一转,原来是小乔正在给一匹马接生,难产的是要生产的马!观众的预想与结果反差之大,悬念与错位引发出了幽默的效果。
又如:周瑜要给小马起名时说:“这匹马生于荆楚,就给它起一个荆楚的名字吧。”沉吟片刻,周瑜说道“就叫萌萌吧。”这个颇具现代感的名字与荆楚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观众的期盼与影片的结果形成强烈的反差,幽默效果立刻显现。
影片在上述场景中都利用了制造悬念,一开始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最后结局却出乎意料,出现一个与观众预料形成极大反差的结果,现实与想象营造的错位幽默引发了观众的笑声,从而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体现了影片幽默娱乐的效应。
2、设置差异
影片中的差异设置主要体现在台词语言时代感的混淆,体现出不一致性。面对当代观众,导演特意多次营造了三国故事时代的语言使用与当代语言使用的混淆,这种不一致的特意营造,体现错位效果,营造幽默效果。
如:小马在生产过程中露出了一条腿,卡住了,小乔拼命地拉,诸葛亮说:“硬拉是拉不出来的……我来!”周瑜诧异道:“哇靠,这你也懂?”周瑜的这句现代版的感叹词“哇靠”,正是为影片添加了一笔幽默的特色;
当曹操出神的望着小乔的画像,曹操回答侍卫的一句“欲望使人年轻”让观众在窃笑之余,不免感叹这么个乱世枭雄,居然会对着意中人的画像如现代人一般“意淫”,这种不一致造成的错位幽默感油然而生;
当周瑜在兵营里调节士气时说:“我有一个梦想……这是我唯一的梦想,也是大家共同的梦想……“这样现代的台词,再次体现了历史与现实语言使用的混淆,错位幽默让观众再次感受到影片的娱乐效应。
(三)口头禅式幽默台词
浓缩、精炼的话语能造成精炼含蓄的幽默感,口头禅式幽默台词就是利用精练含蓄的语言为人物设计口头禅。吴宇森导演说过:“《赤壁》(上)里会有幽默,周瑜和诸葛亮都是很幽默的人,大部分幽默都是刻意为之。”影片利用人物的口头禅造成幽默感,并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观众的笑声此起彼伏,也与影片人物性格的塑造相吻合,刻意地营造出幽默效果。
1 “我需要冷静”
如:诸葛亮是《赤壁》里的年轻人,爱说 冷笑话,表情也活泼。周瑜面对初次相见的诸葛亮说:“这么冷的天还扇扇子?”诸葛亮答道:“我需要随时保持冷静。”
一句“我需要冷静”在影片中出现多次,让观众感受到了诸葛亮那精练、口头禅式的幽默风格,还通过他帮小乔的马接生,养鸽子,玩乌龟等场景,举止诙谐,在貌似不经意间塑造人物性格,这比直接给诸葛亮个“无所不通、高深莫测”的评价更有亲切感和幽默感。
2、“略懂”
如:周瑜练兵时诸葛亮一本正经道:“雁形阵,不错……可惜已经过时了。”周瑜问:“你也懂阵法?”诸葛谦虚道:“略懂。”
如:周瑜邀请诸葛亮时说:“既然诸兄懂乐律,何不与我共奏一曲。”诸葛亮答:“我只是……略懂。”
又如:当诸葛亮给马接生,周瑜问:“这个你也懂?”诸葛亮说:“略懂……”
一句句“略懂”,诸葛亮的谦逊、机智与风趣略见一斑,也缓和了诸葛亮与周瑜初次见面时的严肃感,促成了两人间惺惺相惜之感。
3、“这么多年,习惯了”
如:周瑜等人问起刘备为何重操旧业织起“草鞋”,刘备答道:“这么多年了,习惯了”……这句台词将编草鞋出身的刘备朴实的性格特点显现无疑。
吴导曾说:“虽然我们拍的是历史故事,但也要跟生活联系,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乐观面对人生。很多对白都是我和编剧故意设计的……片中有些台词几乎成了流行语,这让我觉得很有趣,也期待更多的台词能流行起来。”“略懂”之类的搞笑台词,正是经过精心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贴近观众,获取娱乐效应。
(四)冷笑话
除了上述幽默方式,影片还不时出现一些冷笑话。冷笑话一般都超出常规的思维,不符合逻辑和生活实际。如:小乔指着诸葛亮问:“他是谁?”鲁肃刚大声介绍:“他是诸……”话音就被打断了。虽然此类冷笑话在影片出现不多,但是偶尔流露出来的一句,也给影片带来了不小的幽默效应。
影片中的幽默台词都与影片人物性格的塑造相吻合,如影片中的刘备更像是一个吴宇森草根意识里的平庸之辈,以编草鞋为生:曹操身上既没太多奸诈也没太多魄力,而只有为一个儿时女子而战的妄想之梦;诸葛亮也是一个刚刚出道,满怀理想,很有亲和力,很活泼的一个年轻人……加上诸葛亮和周瑜相互间那幽默、诙谐和生活化的台词,让严肃的和紧张的场面有所缓和,让观众的心情能够有张有弛,这一切无不体现了吴氏影片《赤壁》(上)的独特风格。影片的台词话充满了迎合观众的商业气息,“略懂”,“我需要随时保持冷静”以及那些看似随意乃至流于随便的台词,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也赢得了青年观众的喜爱。
诚然,影片《赤壁》(上)的台词也存在着诸多另观众不满之处,如:清代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现在公元208年的穿帮台词混淆史实:遭致笑场的现代台词;“匹女”等仿拟名句的不伦不类等,让观众产生了不少因与惯常理解差距太大而导致的笑声。
总之,影片的幽默令人捧腹,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娱乐的笑声,也是导演对古典名著改编成为电影的新颖独特的阐释及娱乐化、商业化的方式。影片导演吴宇森正是将《三国》这个从来都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通过幽默的台词展现,活生生地化解为亲切的平民版的电影。引用吴宇森导演的一句话来理解,那就是:“我对三国人物有所谓不一样的看法,和演义不一样。我希望借古喻今,希望把那些历史人物拉近一些,让观众感到他就是周瑜、就是诸葛亮,或者他的朋友当中就有赵子龙。”这也许就是影片独特的娱乐效应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