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梳状谱发生器和注入锁定本地激光器的相干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wangnan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一种基于光梳状谱发生器(OFC)和注入锁定本地激光器的相干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OFDM-PON)系统,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验得出OFDM信号功率、本振光(LO)功率和注入比的最佳值。并对经过25 km单模光纤(SMF)传输后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宽线宽从属激光器和窄线宽从属激光器提供外差接收本振光波的3种下行传输方案的误码率(BER)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器注入锁定不仅可以改善接收灵敏度,而且接收性能不受从属激光器固有线宽的影响,并能为上行传输提供相干光源。因此系统成本大大降低,为光相干检测技术在接入网和数据中心互联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其他文献
结构光平面标定是结构光三维视觉测量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标定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效率低下,步骤复杂。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视觉系统中结构光平面的标定方法。该方法仅使用一个简单的二维平面靶标,在保证靶标与结构光相交的前提下,靶标在摄像机可视范围内自由移动数个位置。对于移动到各个位置的靶标平面,分别建立对应的世界坐标系,并计算该世界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图像坐标系的转换关系。通过处理算法,可以将每一个位置得到的结构光平面与靶标平面的交线方程统一到摄像机坐标系下。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多条交线可以标定出结构光平面在摄像机
We present a high-sensitivity fiber Bragg grating (FBG)-based microphone with a flat response and static pressure equalization. A very high dynamic sensitivity of the microphone is achieved by a pressure sensing structure based on a carbon fiber diaphragm
本文叙述了亚自然线宽双光子光谱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观察亚自然线宽的最佳条件。给出了衰减多脉冲光激发的双光子吸收几率的表达式。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
期刊
提出了一种用于数字全息显微术的可靠度导向快速相位展开算法。对可靠度参数进行非线性量化,结合查表法实现数字全息再现像的相位可靠快速展开。在截断相位图中找出残差点,以残差点的物光强度最大值为阈值,将测量区域分为可信区域和非可信区域。将可信区域的可靠度设为最大,非可信区域的光强进行量化,作为其可靠度。这样制作了一张非线性质量图。利用该质量图,结合查表洪水算法进行相位展开。实验中,采用非线性查找表的相位展开算法比传统洪水算法快68倍以上,比枝切法快近3倍。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高质量相位展开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速度
Ultra-high quality (
期刊
本文首次研究了电子等离子体波反射点附近的有质动力效应,确定了描写这一效应的各特征参量之间的联系,并自洽地求出位于该区域的等离子体密度台阶及相应的电子等离子体波。
介绍了经典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与Manjón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改进了非局部均值滤波方法的相似度权值,使算法在具有旋转平移不变性,保持时间复杂度的同时优化了视觉效果与信噪比。实验通过添加噪声标准差从10~100不等的高斯加性噪声,比较了改进后的算法与传统滤波算法以及Manjón非均值滤波算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数值上都优于Manjón非均值滤波算法。
We have fabricated a light emitting diode using a p-type conducting polyaniline layer deposited on a n-type porous silicon (PS) layer. The contact formed between a p-type conducting polyaniline layer and a n-type PS wafer has rectified behaviour demonstra
已报导一种新型的微微秒定时方法使激光测距仪达到可能测量大陆漂移和地轴上的摇动的精度。据加利福尼亚州西格多空间公司的设计者引述,该测距仪的分辨率在3000公里距离时可达1至3厘米,目前计划的目标是得到±0.7厘米的分辨率。空间公司的组织科学家K.Golden说;"迄今最好的激光测距仪在卫星至地球距离上的分辨只有15厘米左右"。他报道说,宇航局将以这种新的定时方法在地面上的四台激光测距仪和卫星上的一台
期刊
We theoretically analyze and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a method of generating equal-amplitude optical comb exploiting multi-frequency phase modulati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4n-1 equal amplitude spectral lines can be obtained when the mod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