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方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eishangdeni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降低知识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趣味性。这对于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来看,老师只有进一步做好教学工作设计,才能够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因此,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开展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小學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创新变得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导入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模式是整个课堂的开端,做好课堂导入环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优秀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构建,并完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在进行《日月潭》一课的教学时,我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了我国台湾省的著名景点日月潭,让学生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去观察和了解日月潭,感受日月潭的美丽之处。在此基础上,我还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了知识延伸,告诉他们,在我国吉林省长春市中有一个“净月潭”,与日月潭齐名,被称为“姊妹潭”。在这种课前导入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同时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量,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工作由此获得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大自然的声音》课文教学时,为了带给学生更好的情感体验,我在导入阶段先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我所搜集到的大自然声音,包括下雨的声音、海浪的声音、风吹树叶沙沙响的声音,还有蝉鸣鸟叫的声音。在这种课前导入模式下,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仿佛在声音的引导下进入大自然中。与此同时,他们还要仔细倾听和辨别出这些声音,这种主观思想会显著提升学生的互动学习热情,课堂导入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前导入时,老师要把握好导入的时间限制,避免多媒体素材播放时间过长,浪费宝贵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防止学生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多媒体素材上,而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师生互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适用于每个教学环节,所以老师要能够做到对其在整个课堂当中的应用研究,在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环节是师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主要环节,此环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工作的效果,所以,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保证多媒体技术能够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例如,在进行《鸟的天堂》一课教学时,为了带给学生更好的感官体验,提升他们对课文中所表达情感的理解,我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了“鸟的天堂”视频资料。在视频中,学生可以真正看到在河水中一棵庞大的榕树,树枝上站满了小鸟,感受一拍手时小鸟全部飞起来的震撼画面。在进行《蝙蝠与雷达》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对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理解存在困难。于是,我运用信息技术为他们讲解了蝙蝠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利用超声波辨别物体和方位的。同时,我还为他们展示了雷达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在这种直观具体的方式下,学生了解了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他们了解课文内容带来了重要帮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获得提升。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趣味课堂训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训练环节是老师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环节。传统的课堂训练以朗读、背诵和抄写为主,这种训练形式死板、内容单一,学生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参与课堂训练的主动性也因此受到影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训练,提升他们在课堂训练当中的学习效果,老师必须增强训练模式的趣味性,做好课堂训练的创新。多媒体技术由此得以应用,并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喜爱。
  例如,在进行《遨游汉字王国》的学习之后,我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设计了趣味游戏,由此来实现对他们识字能力的锻炼。游戏的主要方式是模仿电视节目《汉字英雄》,在游戏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会呈现出几个偏旁部首,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认知,将这些偏旁部首组成一个汉字。在组字过程中,每一个汉字结构都必须用上,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如,用“木、爪、彡”组成一个汉字,用“□、王、丶”组成一个汉字等。在该游戏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同时还能够获得识字量的增加,这对于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提升带来了重要助力。在完成《中国美食》的学习之后,我在课堂训练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我国各地的美食,如,杭州小笼包、重庆火锅、兰州牛肉面、陕西肉夹馍等。学生需要举手抢答,答对得1分,游戏得分最多的学生可以获得“小小美食家”的称号。在这种课堂训练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巩固,还能够体会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训练环节中的应用价值由此得以提升。
  总而言之,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够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带来助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课堂设计者,必须保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应用时机能够为课堂教学工作服务,实现对学生认知兴趣的引导,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由此来完成对学生的有效教育,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助力。
其他文献
针对大型直缝焊管成形后存在的椭圆度过大和截面畸变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三辊连续矫圆工艺。该工艺可分为三个阶段:加载阶段、辊弯矫圆阶段和卸载阶段。基于离散化的思想,建
对纯铜与AA5754合金进行对接搅拌摩擦焊接。为了降低金属间化合物的有害影响,在搅拌摩擦焊(FSW)接头中添加纳米SiC强化颗粒。采用拉伸试验、显微硬度试验、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
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因其优异的性能有望取代六氟磷酸锂。利用LiFSI解决铝(Al)集流体在高温下的腐蚀问题至关重要。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光谱学研究45°C下LiFSI电解液中
采用循环伏安、计时电位等电化学分析测试手段对450°C下LiCl−KCl共融盐中In(III)在惰性钼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In(III)在熔盐中的还原是一个两步过程
为了开发新型铸造镁合金,研究含长周期堆垛相(LPSO)和W共晶相的Mg−Zn−Y−Zr合金。硬度和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T6热处理的温度是合适的。与含W相的合金相比,含LPSO相合金的热
选用工业用IN738LC合金粉末在相同打印工艺参数下,系统研究两批次不同Zr含量粉末(分别为0.024%和0.12%,质量分数)打印件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过程中的裂纹密度、分布、形成机理
利用微课教学的“精简性”,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率。以兴趣激发为先导、突破学习难点的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提高小学科学知识教学的效
为了研究闪速炉冶炼颗粒着火延迟问题,建立反应塔内颗粒受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塔高0.6 m范围内,辐射换热对于颗粒的加热过程影响较大,而在反应塔0.6 m
在同时考虑界面非等温性质以及强制对流影响的情况下,提出二元合金的扩展自由枝晶生长模型。模型对比表明:由于溶质扩散系数通常比热扩散系数小3个数量级,当低过冷时,对流对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渗透特性直接影响原地浸矿的浸出效率。土水特征曲线是研究矿体渗透特性的重要基础,与许多因素具有关联性。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矿体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