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呐喊与梦的呢哺——三十年代的左翼诗潮与现代主义诗潮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6075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1927——1937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二个十年,即通常所谓的30年代文学.中国现代诗展开了它的丰收季节,一批杰出诗人、重要流派和美学思潮相继涌现,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创生以来的一个黄金季节.构成3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主体走向的诗歌美学思潮有两种,即火的呐喊与梦的呢喃.以蒋光慈、殷夫为代表的左联诗歌,以穆木天、蒲风为代表的中国诗歌会大众化诗歌及国防诗歌和臧克家、艾青、田间的左翼诗歌构成了现实主义诗歌主潮,劳苦大众的民族悲欢是他们不变的诗学主题,在民族受难之际,他们用诗歌发出火的呐喊;以戴望舒、施蛰存为代表的《现代》杂志诗歌和卞之琳、何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8月10日至8月12日,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社科联、安庆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联、潜山县人民政府及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在张恨水先生故乡、安徽省城合肥联合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暨张恨水抗战作品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河南、山西、江苏、广东、贵州、安徽及韩国的专家、学者,张恨水亲属共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对张恨水抗战小说、诗词、杂文、散文等进行纵深、多元研讨后认为,张恨水先生是我国创作抗战作品最早、最多的作家,在其三千万字作品中,
由西北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第14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8—21日在西安鸿业大酒店宾馆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70余篇,围绕相关论题,举行了两场大会报告和多场小组讨论,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诸多前沿问题。
期刊
雨田诗的语言探索石天河雨田的诗,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有其精神向往与艺术追求的两个主要方面。关于诗的精神内涵,他说:"诗人的生命意识是诗的艺术生命的总根子。""诗人的特别任务除维护语言纯洁外,还应当充当人民的代言人和历史的见证人。"关于诗的艺术方式,他说...
迷羊之图──刘继明的小说创作李洁非一"文化关怀"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最近的几年,似乎有些落寞了,我们到处可以看见有人以悲观的语气谈论这一点。其实未必。落寞的确发生了,但那只是在一些本该落寞下去的人身上。至于新的种子,我以为却已经蓬勃地生长起来。对这二三...
<正>《载驰》是《诗经》中一首相当有名的叙事诗。这首诗描写了很尖锐的矛盾冲突,历代的说《诗》者对诗中矛盾冲突认识分歧很大,而这种分歧又直接关系到对此诗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的评价。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考察和辨析,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教正。为了分析方便,将原文抄录于下: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评吴功正著《六朝美学史》霍松林吴功正撰著的六十万言《六朝美学史》(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以六朝这一复杂多变而又丰富多彩的美学史时期为研究对象,独立建构成一部具有完整体例的美学史著,填补了一项空白。本书在许多方面突破性的研究,提供了撰写美学史,特别是断代...
现代阐释中的文学史重构刘建军历史的不可还原以及“文学历史”作为一种“过去”的存在而要在当代的氛围中存活的前提,实则昭示着这样一个命题的出现:“文学史”是文学史家对历史上出现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所进行的现代阐释。我们不可能完全重构历史本质的真实,历史本...
执着于变革大潮的人生书写──关于程贤章的长篇小说何楚熊程贤章作品有如一首首激情澎湃的时代进行曲。他以巨大的热情关注现实,体现了一个作家所应有的敏锐与胆识,直面人生的勇气,以及探索新的理想人格,对新的人文精神的热切追求。尽管还不能说他的作品至善至美,但...
<正>中国古代文学学科 国家首批博士点、山东省重点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袁世硕、龚克昌、张克礼、郭廷礼、董治安、马瑞芳.该学科历史基础深厚,新的发展显著,在先秦文学、汉赋、魏晋南北朝文学、杜诗及唐文学、宋诗宋词、元杂剧及明清文学、蒲松龄及《聊斋志异》、近代文学等方面均有开拓性研究,并形成为学科特色.近几年来,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近500篇,获国家级奖励5次,省级奖励7项.袁世硕教授的《蒲松龄事迹著述考》、郭延礼教授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同时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