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粮仓: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渭河及其支流用滔滔大浪,把秦岭山地和黄土高原的沃土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关中地区,年复一年,渭河三角洲、泾河三角洲、浐灞三角洲连成一片,一块新生的平原——关中平原,就此诞生了。时光如梭,一年一枯荣的黍和粟在此无言生长,多个帝国凭借平原的丰富资源而崛起,它们用古老的传奇向人们证明:一个古老国度的农业文明的源头,就在这渭河的两岸……
  渭河催生了关中平原,也催生了华夏民族的农业文明。由于渭河支流浐河和灞河开拓了关中大地上第一片适宜人类安身、生产、生活的沃土,关中平原的第一代居民——半坡人就此登上历史舞台。我们不知道这些最早在浐灞三角洲安家的半坡村人来自何方,只知道他们的相貌、智力水平、生产水平、生活方式,已经与曾生活在灞河上游公王岭的蓝田人,以及渭河流域的其他远古人类有了天壤之别。
  半坡人已经有了更为先进的生产工具,有了对生活和未来更多的憧憬和创造能力——这不仅是半坡人的开始,也是整个渭河平原人类史的开始。有了温暖的家园、肥沃的土地,半坡人将同渭河一起,创造出一种人类前所未有的新生活。

黍和粟的脚步

从渭河走向华夏大地


  半坡人从秦岭山林走到渭河平原的时候,已经获得了人类最早驯化的粮食作物的种子——粟,以及一些蔬菜种子。这些可以给他们更多营养、易于通过耕种获取的食物,让他们的生存更为轻松。
  随后,他们在渭河边上发现了另一种叫“黍”的植物——它的根须就扎在较为干旱的黄土中,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它的耐旱性让它可以在渭河流域任何一处山坡上安身生长,并年复一年地和同样耐旱的野草混杂在一起,自由自在地开花、结果。
  黍和粟对生存环境的包容性,让它们成为了未来渭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那时候的半坡人已经拥有了石磨,他们将收获的黍或粟用石磨碾轧脱粒,然后制成熟食,可以想象,饭点时候的半坡村一定是香气四溢。考古人员甚至还从半坡村出土的狗和猪的骨骼化石中,发现了半坡人也以黍和粟为饲料来饲养家畜的证据,这说明当时人们种植的黍和粟作物,不仅可以满足人的食用,还有了余粮来饲养牲畜。
  就这样,半坡人种植的黍和粟,开始从渭河流域出发,向南方的四川等地传播。再后来,秦岭之下的黄帝部族蓄势东进,黍和粟又跟着黄帝部落东进的脚步,走向了整个中国北方。渭河,就这样成为了中国农业文明的源头之一。
  半坡人之后,出现在关中平原北部边沿的后稷后代周人,也独具慧眼地选择了在关中平原北部安身立命,开始了开拓中国最早的农业文明的事业。对辽阔的渭河平原充满向往和好奇的周人,虽然从开始到最后始终盘桓在渭河北岸的台地上,但他们借助紧邻渭河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所创造的农业文明,为后来关中平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渭北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是威胁周人生存与发展的劲敌。西周末年,周人在来自西北的游牧部族胁迫下放弃故土,沿着渭河向东进入洛阳——不过,渭河农业从未停止发展,紧随其后到达的秦人,真正成为了这个平原的主人。遍野沃土,辽阔富饶的八百里秦川,从此开创了五谷丰登、富甲天下的未来。

中国历朝的粮仓

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当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夸赞秦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时,秦人已经利用关中的千里沃野创造了万顷良田,为诛灭六国做好了后勤保障准备。当“汉初三杰之首”张良说出“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的时候,渭河流域已然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后来的司马迁也用数据告诉我们:西汉时的关中面积仅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一,人口有全国的十分之三,却拥有中国十分之六的财富。
  地理学家更是推论,在古代,从西府(今宝鸡)到东府(今渭南)的渭河两岸,应该到处都是粮仓。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关中平原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500年后,位于秦岭以南的成都平原,才姗姗来迟地登上“天府之国”荣誉榜。
  这种推论是有依据的。有史料记载,公元前647年,秦国是一个丰收年景,而秦国东面的晋国,却在这一年遭遇饥荒,国内粮仓十有九空。晋惠公只能向已经结为秦晋之好的秦国买粮食。为了维护两国关系,秦穆公决定向晋国输出万斛粮食——斛是古时候的容积单位,一斛为十斗,一万斛粮食也就是十万斗,即150万斤粮。随后,数百只大船首尾相接,浩浩荡荡沿渭水东进,到达黄河之滨时,船运的粮食又被车载马拉,运送到汾河漕运,装船北上直抵晋国都城绛城。
  
  秦国一次向晋国出售如此多的粮食,肯定是在留足了国内所需口粮后才出口的。贮藏如此多粮食的粮仓,自然应该遍布秦国各地,且数量极众。后来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后,《商君书》里曾对秦国粮仓有所记录:“粟如丘山”、“万石一积”的粮草仓库随处可见,咸阳城的粮仓甚至“十万石一积”,连最初秦孝公因农业生产条件限制而放弃的故都栎阳,也建有“二万石一积”的大粮仓。
  
  堆积如山的粮食养育了大秦帝国,也养育了后来的帝国掘墓人——西汉帝国。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最初不打算定都关中,最后在深谋远虑的娄敬和张良劝说下,才将国都移至长安。张良分析定都关中的优势时,特别强调了渭河平原的农业优势与战略优势:关中既有沃野千里,又有渭河及黄河运输便利,天下财货和贡品供给京师,十分方便。如果诸侯有变,既可沿渭河顺流而下征伐,又可保证军粮供给。   匈奴,曾让西汉最初几代皇帝受尽屈辱,最终汉武大帝按剑而起——大军出征前,他的爷爷汉文帝、父亲汉景帝已经为他积攒了大量粮食和钱财,渭河岸边为贮存官粮所建的太仓、细柳仓、嘉仓等仓廪随处可见。见证者司马迁如此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有了这么多粮食和金钱,汉武帝才有了底气和资本,让他能够连续17年向匈奴用兵,最终将匈奴人赶到漠北。
  汉代之后的乱世三国,渭河的粮仓沃土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蜀、魏两国曾以秦岭渭河为界展开持续争夺战,在渭河上游以天水为中心的陇右地区对垒。为了保障军队供给,魏将邓艾与蜀将姜维身披乌衣,手执耒耜,带领将士开荒屯田,“积谷强兵”。而到了唐代,大唐帝国在河西道和陇右道的屯田数量也颇为巨大,全国三分之二的屯田都集中在这里,粮食在田中蓬勃生长,从渭河源头开始,河两岸平坦的河川与向阳的坡地上,皆是大片大片的农田……

舟楫之利

河流改变历史上的政治格局


  当渭河流域成为天下粮仓时,这些能维持人类生存的食物,不仅改变了一个个帝国的命运,甚至连河流及支流的流向也都随之而变。
有资料显示,渭河地区经过近年来的一些治理,其粮食、果树等资源得到了长足进步,
但专家们依旧表示,要让渭河恢复到从前,治理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渭河河道第一次因为粮食而改变,是在秦嬴政即位之后——诛灭六国最少需要10年时间、百万大军。大军征战10年该需要多少粮食?渭河北岸广袤的台塬北高南低,虽然土质肥沃,土地辽阔,却远离渭河水源,十年九旱。如果能建起像都江堰一样的堤坝,将渭河最大支流泾河的水引向东部,与百里之外的北洛河沟通,浇灌渭北广袤土地,秦国是否就又多了一个巨大粮仓?
  水利专家郑国就此登上历史舞台。在他主持下,一条绵延150多公里的水利工程竣工,泾河水从泾阳县西北瓠口转身东流,途经泾阳、三原、富平、蒲城,将渭河北岸近4万公顷干旱少雨的旱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这个水利工程,就是著名的郑国渠。
  郑国渠修通前,渭北许多地区由于干旱少雨,土地贫瘠。郑国渠竣工后,泾河携带的大量泥沙不仅增加了土地肥力,还将大量盐碱地改造成了稳产丰产的良田。有资料显示,郑国渠灌溉区域内的粮食亩产量,是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平均亩产量的6倍多——郑国渠为秦国消除了后顾之忧,于是,在它建成6年后,秦国首先灭掉了韩国;15年后,秦王吞并6国,得以登上皇帝宝座。
  郑国渠历经风雨,历朝历代又先后在郑国渠原址上兴建过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和现在的泾惠渠——也就是说,即使过了千年,郑国当年修渠的方向思路都没有变,泾河水沿着郑国渠的指向而浇灌关中北部万亩良田的功能,也从来没有改变。
  
  是的,河流改变的不仅仅是方向,还可以改变中国大地的政治格局。郑国渠之后,改变渭河的水运航道和水运方式,仍一直是众多帝王费尽心思的问题。楚汉战争期间,正是有了萧何开拓的渭河至黄河的水运生命线,才让刘邦有了与楚军长期对峙的资本。汉武帝征讨匈奴期间,曾重建秦代已经开通的渭河漕渠,作为渭河航运的辅助——保障京师粮食和物资供应仅仅是汉武帝的目的之一,他还有一个更具雄心的目标:打造强大水师,击败东瓯、南越、统一尚处于割据状态的江南地区。公元前120年,汉军水师兵出长安,在唯一水路通道渭河上霸气亮相,《史记·平淮书》记载,这支水师拥有“两千余艘战舰,包括楼船、戈船等可用于近海作战的大型战舰,以及还比罗马帝国的海军战舰高将近一倍的巨型楼船……”
  盛唐时期,被渭河及其众多支流环绕的长安城,已是拥有百万之众的国际化大都市。渭河水运,不仅将物资、粮食等生活资料从东方和东南沿海运送到关中,日本、朝鲜等地的众多使臣、学者、僧侣、商人,也都从这条河上而来。当时的长安城内外河道纵横,渠道相连,在隋代开通的渭河漕运基础上,又开通了浐河西岸长乐坡广运潭漕渡大码头,可供停泊商船和运输船。人们出行或者在城内游览,乘船如现在城市坐出租车或公交车一样方便,船是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盛唐时期“八水绕长安”的胜景,也确实并非文人空谈,那时候渭河支流洛河、泾河、灞河、浐河、沣河、涝河、黑河都可通航水运。虽然一些渭河支流由于水量制约,大船行驶多有不便,但一般游船和载人、运送适量货物的小船,还是可以随意航行的。
其他文献
(左右页图)从最高处俯瞰,第比利斯就像一颗藏在荒漠中熠熠发光的宝石,它被高加索群山环绕,库拉河自西向东蜿蜒流淌,河边橘红的屋顶鳞次栉比。一座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和平桥,宛如外星生物般匍匐在库拉河上,连接着新城和老城,也连接着传统与现代。  被誉为“上帝后花园”的古国格鲁吉亚,位于高加索中西部,西邻黑海,东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国度,早在公元前10世纪,格鲁吉亚民族的祖先就出
阚(kàn)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字,有“望、俯瞰”之意。而“阚”作为姓氏也不常见,在宋代版《百家姓》中,阚姓仅排在第380位。  阚姓人士虽然都尊春秋时期的齐国卿士阚止为得姓始祖,但对于阚姓的由来却有多种说法,其中流传较广的说法有4种:  第一种说法称,阚姓源自姜姓,属于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姜止立下功勋,被齐灵公封于阚地(今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西南),于是世人称其为“阚止”。从此,姜止的后裔
十年来,摄影师王汉冰用航拍的方式记录了新疆的山山水水。壮美的大漠胡杨林、美丽的喀纳斯湖、沧桑的大海道雅丹群、神奇的安集海大峡谷、奔腾不息的塔里木河、富饒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从春秋到冬夏,从北疆到南疆,他用一幅幅真实而震撼的照片,全方位地诠释了新疆的大美,也用镜头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  新疆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深深地热爱这片土地。所以,从我爱上摄影的那一天起,我便用镜头记录下这里壮美的风光。20多年
西班牙隆达,一座建筑在万丈悬崖上的白色“天空之城”,充满异国情调和神秘色彩的“艳遇之都”,不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最适合私奔的城市”,还是西班牙斗牛的起源地和所有斗牛士的朝圣地,更是“世界上最美的六座小城”之一。  每一年,一群又一群怀有美好愿望的人在此驻足流连,或为浪漫的艳遇迷醉疯狂,或在一幢幢云朵般的白色建筑前凝神思索,或穿越于隆达久远的历史中,倾听沉寂已久的厮杀,或为斗牛士们的英勇感慨而赞
由重庆往西前往雅西高速公路起点——雅安,其间要横跨整个川东丘陵地区和成都平原。在这段路上行走,地势逐渐平缓、风光逐渐旖旎,传说中雅西高速的“险、难、雄、奇”此刻根本无法想象。  离开成都平原向雅安进发,沿途横断山脉的雄姿渐露峥嵘,车窗外不时掠过的高山、河谷让我们开始紧张——那条群山深处的“天梯高速”究竟是什么模样呢?来到雅安后,尽管时间尚早,我们也没有立即驶向雅西高速,而是决定在雅安城中休整一晚,
冬天的新疆是冰与雪的世界。在摄影家们的镜头下,结冰的湖泊最是迷人:有的完全冰封,呈现出遗世独立的冷峻气质;有的表面漂浮着大大小小的浮冰,十分剔透可爱;有的与瑰丽湛蓝的冰洞相伴,尽显冰雪王国的童话色彩……  令人惊喜的是,在新疆还能找到“高颜值”的冰泡湖——湖底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白色气泡因湖面急冻而被禁锢在冰层中,这些气泡或细小散碎、或层叠似柱、或聚成冰花,绮丽又梦幻。在新疆的众多湖泊中,以赛里木湖的
在中国古代,历来有盛世修书的“风俗”。编修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巨著,不仅能彰显当朝国力强盛、造福后世,更能通过集历代、百家之言,归纳和总结前人的知识、学说,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思路。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令编修了一部《永乐大典》,全书万余册、3亿多字,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而在300多年后,乾隆皇帝也下令编修了一部空前浩瀚庞杂的巨著——它,就是《四库全书》。乾隆
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国土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就占其国土面积的11.3%。经过多年的努力,尼泊尔逐渐建立了完整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体系,包括8个国家公园、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和1个自然保护区,这一点是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未做到的。  其中的功劳,不仅要归于该国政府,还要归于该国的宗教信仰。以印度教为主、佛教和伊斯兰教为辅的尼泊尔,对动物致以崇高的敬意。人们认为动物是神的使者
与其他蝉一样,沫蝉也是一种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即在它的一生中,并不需要经历大多数昆虫所必须经历的蛹期。雌沫蝉把卵直接产在幼嫩的枝条上,幼虫只需经历5次蜕皮就能成为成虫。沫蝉严重危害柳树和松树,尤其会对幼树造成威胁。  在昆虫界,跳蚤一直是人们公认的跳高冠军,能向上跳起约30厘米高,然而英国剑桥大学一位教授最新的研究证明说:有一种叫沫蝉的昆虫,以70厘米的高度成为昆虫界新的跳高冠军。  沫蝉属同翅目沫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时期,祖先们得以从生产劳动中脱身,逐渐发展出包括蹴鞠在内的多种多样的健身运动。古代健身史是一部文明发展史  在原始社会部落时代,人们的共同敌人有三个:一是自然灾害,二是野生猛兽,三是共同竞争生存空间的其他部落。那时候生产力极低,人们必须抱团群居才能生存。黄帝与炎帝、蚩尤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部落之间生存空间的竞争。那时候人们的健身方式,大体是通过生产劳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