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轮枝孢微菌核的形成条件

来源 :菌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XJ2008菌株为试材,研究了培养基类型、pH值、温度等因素对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确立了微菌核形成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采自新疆、江苏、河南、陕西、山东等地的15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适合于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大量产生的培养基为基础改良培养基(BMM)、pH值为9.5-11.5、温度为20℃。在该条件下,15个大丽轮枝孢菌株在接种后第12天即可产生大量的微菌核,不同菌株产生微菌核的数量及大小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均与病菌的致病性无相关性。 The strain Verticillium dahliae XJ2008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dia type, pH valu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formation of microscopic nuclei in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microsacci were established. Fifteen strains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collected from Xinjiang, Jiangsu, Henan, Shaanxi and Shandong provinces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medium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of microbial strains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was based on medium (BMM) with a pH of 9.5-11.5 and a temperature of 20 ℃. Under this condition, a large number of 15 strains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were inoculated on the 12th day after inocula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and size of the strains producing microbicidal bacteria, No correlation of disease.
其他文献
微菌核是大丽轮枝菌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结构和初侵染源,在土壤中可存活14年之久,其数量及存活状况直接影响着大丽轮枝菌型黄萎病的发生为害程度。以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诸多学科都在对人类行为中的语用问题进行研究.从语用共性的角度切入,在离析共性参项的基础上,确立使用中的语言赖以存在的功能域,无疑是语用研究的一种新
考察了芳烃对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HDS)反应的影响.通过在实际油品中添加甲苯和萘,得到硫含量、氮含量和芳烃含量相同,而芳烃类型不同的2种加氢原料,采用NiW/Al2O3和CoMo/Al2O3
1利用“活动与探究”栏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鲜明的特点,极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化学教材《化学1》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备受争议。本文对公允价值之争的两种观点进行了阐述,认为公允价值在应用中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仍然是采来的趋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是抑制HDAC活性并造成组蛋白过度乙酰化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根据其化学结构的特点,HDACIs化合物被分成短链脂肪酸、异羟肟酸、环肽和苯甲酰胺四大
文章对企业的文化竞争力的内涵和组成进行了解构,将文化竞争力分解为三个层次,并分别设计相应的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DEA有效性测评方法建立测评企业文化
随着各行各业对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高度依赖,系统安全性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该文分析了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从系统管理员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由X6130改造的天然气/柴油机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气供给系统的特性,重点分析了节气门开度及混合器喉口直径对混合器真空度,进而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老年人占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社会化养老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但是面对众多的社会养老机构,家庭选择缺乏必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