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国际组织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探索

来源 :知识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_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进一步落实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构想,未来我国对熟悉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体系的专业人才需求将会大幅增加。我国高校应从建设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一流师资团队、中外联合培养平台、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健全培养保障体系等培养路径进行探索,构建服务国家全球战略的国际组织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
其他文献
当前传媒类高校思政课还面临着“抬头率”不高的窘境,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创新传媒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宝库。传媒高校要结合传媒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全媒体为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学好党史,讲好党的奋斗故事和革命先烈的故事,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本文以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商务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以及目前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南》中提出的培养目标、核心知识要求及能力要求来阐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培养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以财务机器人对会计行业带来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个大命题。希望能引起中职会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会计专业学生与财务机器人协作予以更多的关注。
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对融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建立融媒体思政教育保障机制;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创新思政教育手段和形式;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推送个性化教育内容和服务三方面提升举措。
在高职药学专业的众多课程中,基础化学系列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其课程改革是该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通过对高职药学专业生源多样化程度和基础化学课程现状的分析,说明了在基础化学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阐述了采用班内分层和混合式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混合式分层教学优势,提出了混合式分层教学未来的教学研究方向。
出纳岗位是会计职业中的初始就业岗位,是高职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生首选岗位,为了使学生毕业既能上岗,提高竞争力,《出纳实务》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本课题是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实训方案研究,旨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并为社会输送更多更高质量的人才。
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公众需求多样化,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生活的环境压力加大导致公共部门员工出现职业倦怠,工作积极性低沉等问题。本文从公共部门员工激励机制中薪酬体系、晋升制度、培训理念对员工激励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薪酬体系、调整晋升制度、创新培训理念及方式进而加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缓解职业倦怠现象,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大数据技术可对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实验室高质量建设提供关键支撑,本文在分析大数据技术和电工电子实验室特征的基础上,围绕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个性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等关键问题,提出以大数据思维引领管理理念、以大数据结果优化管理制度、以大数据技术支撑综合管理平台、以大数据推广提升师资综合素养的建设路径,以对电工电子实验室高水平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思想引导不够、缺乏长期规划、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中医院校要立足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处理好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体现与学科、专业结合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创新创业精神发掘的基础性目标,使学生了解全面的创业过程、为学生创业做好铺垫和准备的普及性目标,以及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能力的提高性目标,培养具备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随着科技创新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应运而生,为高校大学生创业带来的机遇。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具有双创意识的综合型人才。本文分析了我国双创教育的现状和特征,指出了当前双创教育的困境,提出应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要求高校应转变观念,明确双创教育的定位,将双创教育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探索双创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