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控制的若干思考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angda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控制是极为重要的,其影响到商业银行以及投资方的实际利益。首先,本文分析了导致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的因素。其次,提出了几点防范风险的措施。最后,就全文做出总结。
  【关键词】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融资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资产管理上也逐渐的壮大。但随着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事件不断发生,这些风险事件不但对投资方以及银行的利益造成影响,而且降低了银行的信用。如何去防范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已成了所有资产管理机构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分析
  1.国家监管体系的不足
  由于我国对金融体系领域的监管由银监、证监、保监三家机构构成,各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各自为阵,无法形成统一的监管模式。而债权资金的来源是多元化的(私募基金、保险资金等等),即来源于这3家监管部门所监管的行业。由于监管体系的分离,形成征信结果的不真实;
  2.融资人还债能力不足
  融资人还债能力不足是导致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发生的因素之一。融资人还债能力不足是指融资人所有经济收入来源以及固定资产不足偿还债务。以往,在进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时,由于种种原因,在审查融资人的还债能力时出现误判,使得融资人在还款期限到来时没有经济能力还款的情况。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两点:(1)特定还款来源不稳定,或是其本身的盈利性很低,融资项目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2)综合还债能力不足。融资人本身除了特定还款来源以外,加上其它的收入也无法覆盖债务金额。甚至其拥有的固定资产价值也是不足以还债的。总之,融资人的还债能力极为重要,只有融资人拥有足够的还债能力,才能避免因为还债能力不足导致的投资业务信用风险。
  3.融资用途不正当
  融资用途不正当也是导致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发生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1)融资项目本身就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项目不稳定、项目盈利性不高等。(2)资金用途不清。有些融资人在拿到资金以后,利用这些资金从事别的活动,这些都是融资用途不正当的行为。
  4.增信措施不规范
  增信措施不规范是指在进行增信措施时,其采取的手续及过程没有达到银行或国家规定,不具备法律效力。以下几个方面是导致增信措施问题的原因:(1)抵押资产不属实,或抵押资产价值和实际价值有偏差。(2)担保人的经济情况不属实。(3)担保或抵押手续不规范。(4)会计准则在不同行业的执行偏差导致企业负债反映不真实。(5)融资方出现多头融资,有的融资,比如理财业务方式融得的资金不上增信。
  二、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1.审查融资人还贷能力
  审查融资人的还贷能力是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的策略之一。要对融资人的各项还款来源进行认真的审查工作。通常,特定还款来源是作为优先还款来源的,审查时要认真核实特定还款来源的真实性以及稳定性。查看融资项目是否具备可行性以及项目盈利是否满足债务本金和利息。只有确定特定还款来源真实可靠,并且盈利满足还款金额,才能确保融资人具备还款能力。其次,审查特定还款来源时还要针对融资人综合还款能力进行审查。查看融资人除了特定还款来源以外其他的收入情况。审查单位就要就这家工厂的收支情况以及固定资产进行审查,看融资人综合还款能力是否大于债务数额。只有确保融资人具备还债能力,才能保证不会发生因为融资人还款能力不足导致的代理债权投资业务风险。
  2.审查融资的用途
  审查融资用途也是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的策略之一。审查融资用途可以有效避免因为融资用途不正当导致的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的发生。一些不合规的项目本身就存在风险。审查单位要严格审查融资的用途,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查看项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查看是否符合社会利益。杜绝一些违反条例或破坏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的项目。(2)查看是否属于公益性项目,查看项目是否能够到达还债的盈利能力。因为公益项目本身盈利性就低,甚至有些公益项目本身就没有盈利。而且公益项目本身就存在不稳定性等。
  3.审查交易的结构
  审查交易结构是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的重中之重。根据以往出现的交易结构问题而导致信用风险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点审查:(1)查看双方签订的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益,是否满足双方各自利益。查看各项交易手续是否正确,避免一些错误行为导致的交易结构风险。(2)对业务模式的审查是指审查不同种业务模式之间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是否落实。因为在不同种的业务模式,其各个点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同时法律对各个单位之间产生的约束和保护也不同。(3)法律关系也要进行审查,明确各个方面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明确出现风险的承担负责人。避免因为法律关系不清晰导致的纠纷以及债权投资业务信用风险。
  三、总结
  现阶段,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存在很多信用风险,这些风险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或投资方的利益,造成商业银行和投资方经济上的损失。在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办理时,要加强对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认真审查各个方面,确保融资人信用良好以及具备充足的还债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商业银行代理债权投资业务的安全可靠性,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
  参考文献:
  [1]吴恒煜.信用风险控制理论研究——违约概率度量与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J].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欧阳秀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实证研究——基于KMV模型的实证分析[J].江西:金融与经济,2009(4):73-76.
  作者简介:
  程新哲(1994—),女,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经济学专业学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发展壮大,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企业发展的目标,现代激烈的市场环境,在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优势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企业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从而使自己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并购是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发展,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无疑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国际经济贸易市场的繁荣,经济纠纷增多,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关系日倾复杂。本文对国际商法和国际经济法的概念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对国际商法和国际经济法两者的法律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对国际商法和国际经济法之间复杂多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关系  一、前言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步划加快,国际经济贸易总量不断增多,经济纠
加入WTO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全局利益的重大战略性选择.从加入WTO影响我国税收的角度,探
教师发展是时代的客观要求。十六大把“终生学习”作为一个理念提出来,作为全民受教育的体制。
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十几年发展中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是不完善的.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发展,有必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开放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