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音乐欣赏教学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log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学包括两部分内容:音乐的自我进行和音乐的他人欣赏,音乐欣赏教学就是后者的范畴。音乐欣赏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课程。这门课不仅能够教会学生欣赏音乐,更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音乐欣赏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充分把握音乐的本质,才能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
  一、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
  音乐欣赏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欣赏音乐,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具备感受美和创造美的审美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从音乐欣赏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能为自己的音乐创作找寻灵感。
  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欣赏、表现音乐的能力。在中职阶段,学生处于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此时的音乐欣赏材料涉及面要更广泛,比如具有鲜明音乐形象的交响童话《彼德与狼》,描绘大自然美景的《蓝色多瑙河》,表现个人英雄气概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歌颂爱情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的乐感
  良好的乐感是进行音乐活动的前提。音乐欣赏就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音乐欣赏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使之潜移默化地提高音乐素养,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
  音乐教学是一门表现的艺术,是一门融感情、想象于一体的艺术。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与感知力去理解作品的感情与内涵,而在此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想象与感知能力同样适用于其他非音乐环境。通过欣赏音乐,学生能够调整日常生活中的情绪,逐步使音乐成为表达情绪的渠道之一。
  二、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目前,仍存在很多影响中职音乐欣赏教学效果的因素。首先,中小学阶段的音乐师资力量薄弱。一些乡镇中小学为了响应素质教育开设了这门课,却没有优秀的音乐教师来授课。学生没有在中小学阶段打好音乐基础,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把音乐课等同于理论课,从而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其次,音乐欣赏需要用心来聆听,而中职课堂纪律相对较差,学生不能集中精神也就不能很好地感受音乐,因而逐渐对音乐欣赏课失去兴趣。这种现象在普通中职学校的音乐课堂上比较普遍。最后,中职学校音乐课程安排较少,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教师没有足够的课时来开展教学。
  三、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在思索方法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喜好来确定课堂的内容。第一堂课的效果至关重要,必须跟学生的兴趣点契合,才能产生共鸣,达到预期的目的。笔者认为,在音乐欣赏课中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联想法
  与一般的语文、英语等教学不同,音乐教学是一种非语义性的、抽象性的艺术,无法通过文字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描述,一般都是与一定的事实形态相互联系,通过曲调、速度、节奏等的变化,对情感进行表达。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该运用联想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倾听中,进行联想和想象,感悟作品表现出的情感。
  例如,在对音乐的“力度”进行欣赏教学时,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选择《春节序曲》和《十面埋伏》进行对比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春节序曲》中描绘出的合家欢乐的场景,并鼓励学生用语言对自己想到的场景进行描述,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领会作品的情感和轻松愉悦的气氛。而在《十面埋伏》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相应的影视作品,对战斗的场面进行联想,感悟作品中严肃紧张的气氛。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使其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徜徉,获得审美享受。
  2.讨论归纳法
  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其自身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往往会停留在初级阶段,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加强指导,对相应的生活场景、乐理知识向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传授,及时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将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师生互动法
  师生互动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而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所安排的各种教学活动,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参与表现的机会。欣赏完一段作品,师生可以进行合作表演,教师用钢琴弹奏,学生吟唱,若是纯音乐,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一人演奏一种乐器。此时,可以不必苛求细节的完美,在互动中体味音乐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
  4.情境再现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设计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如通过情境再现来生动、形象地表现音乐的主题,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受到美的教育。
  比如,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时,教师可把学生每三人分成一组,她们各自扮演一个角色———喜儿、杨白劳、黄世仁。当欣赏过乐曲,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后,他们就随着第二遍音乐的欣赏展开表演,每组同学都将喜儿的哀怨、杨白劳的悲愤、黄世仁的阴险清晰生动地表现出来,他们互为补充,互相完善,同时也发挥了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了美的创造。
  在发现美、体验美的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这个基础上就得进行分析和思考,把音乐作品的美拓展开来。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舞蹈、美术、戏曲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尝试,逐渐体会由音乐欣赏所带来的愉悦,从而主动体验美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音乐欣赏教育中得到不断的培养和提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欣赏的美育、德育、智育及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功能已经受到人们的认可。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美的教育,它的可感知性是其他美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中职教育阶段无论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还是学校的教学任务来说,都处于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音乐教育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责编 李亚婷)
其他文献
尾叶香茶菜[Isodon excia(Maxin.)Hara]系唇形科(Labiatae.)罗勒亚科(Ocimoideae.)香茶菜属植物的一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背荫的林下以及路边,在我国的吉林、辽宁
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生涯的追求,也是每一位教师应终身探索的问题。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增强自身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打造高效课堂,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准备要充分  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课堂要高效,不仅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还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
令教师感到幸福的一个很充分的理由是: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依然还惦记着你和母校。我觉得,对于同样身为教师的我而言,也经历过、经历着或即将经历(如果不转行的话)这样的事情。而这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媒体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交互性强、传播范围广、受众人数多等特点日益凸显。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
动产抵押因其以登记为公示方法,从而与动产物权以占有为公示方法相冲突,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遇到很多难题。本文以历史法学、比较法学、社会法学和法经济学作为研究方法,从理论
偶然在杂志上读到一则笑话:老师批评一个在课堂上不停说话的学生,结果这个学生很是理直气壮地说:为什么你能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说,而我们就要闭嘴呢?  初读到这个笑话,我们在哑然失笑的同时都会毫无疑问地指责这个学生:真是无理取闹呀!学生时代读这样的笑话,我也许会欣赏这个孩子的机智,可今天当我做了老师、做了班主任之后再读这样的故事,我突然想,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这是不是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 
智能卡技术在金融、社保、海关等信息安全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动态多应用智能卡是智能卡的发展趋势,它使一张卡片上可以同时容纳多个应用,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应用。在智能
我是天津港股份煤码头公司车队的队长兼党支部书记,我叫孔祥瑞。1972年我就成为了一名码头工人,至今已经工作42年了。在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关心下,我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