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撕去岁月的风霜雨雪,翻开日历崭新的一页。战鼓催征,经过不懈地准备与马拉松长跑,春回大地,荆楚新高考“元年”的春天终于勇敢地隆隆驶来。
自然的春天,水是秀的,山是清的,树是绿的,花是香的,鸟是唱的,空气是温馨的;人生的春天,充满理想,充满梦幻,充满激情,充满健壮,充满阳光,美好而短暂……我们90后的少男少女,恰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生逢其时,花季雨季,灿烂明媚。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没有理想志向,或者目标方向不正,一切努力都是枉然甚至于缘木求鱼。立志、勤学、惜时,不分种族和国度,是人生春天永远必须正确把握的三大关键词。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总结:“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指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中外先贤没有商量和交流,分别用不同的话语表达了共同的人生真谛。
有志的人立长志,无志的人常立志。多梦的人生之春,易变、不成熟是我们的缺憾更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根据形势、环境、自身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理想志向,这无疑是正确的抉择。但志存高远,为国为民,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咬定青山不放松,更是我们的关键抉择!
穷苦戍卒陈胜深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泽乡一场壮举最终赢得秦亡的胜利;外敌犯边的西汉时期,家奴出生的青年英雄霍去病立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终于建立一代奇勋;孙逸仙十四岁时随母远赴檀香山开始寻求救国的良方,一生致力于“驱逐鞑虏,回复中华”,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和辛亥志士一道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青年周树人三改志愿,弃医从文,将医治国民愚昧的灵魂作为终生理想,终成大文豪;少年毛润之赋诗明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书不成誓不还”,青年周翔宇读中学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矢志不渝,双双成为中国历史上改天换地的巨人。黑人领袖马丁· 路德金1963年宣言《我有一个梦想》,进行了半个世纪的奋争,黑人后代成为美利坚第56届、第57届总统早已是事实。战争魔鬼希特勒立志不杀光犹太人、不征服欧洲乃至全世界就不结婚,高喊“德国就是我的新娘”“要大炮不要黄油”,留有《我的奋斗》一书,疯狂一时,也终不过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人生虽很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青的时候。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年青是最大的资本,年青是敢想敢干敢说敢闯敢学会学的代名词。那个大名鼎鼎的方仲永,天生睿智,在胸无大志并贪财的父亲威逼之下,为了蝇头小利“不使学”,留下了“泯灭于众人”的千古笑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勤学苦练,练黑了一堰清水;巴尔扎克勤奋写作,“作品比岁月还多”,将包括91部小说的皇皇巨著《人间喜剧》奉献给世界;马克思潜心研究《资本论》,学习思考几十年如一日,将伦敦图书馆学习室地面踱出了一道深深的印痕;法国籍波兰裔穷姑娘玛丽·居里为了留学的梦想,做了整整8年的家庭教师,靠自己的勤奋好学走进巴黎大学,靠自己的勤奋好学成为两度获得不同领域诺贝尔大奖的首位世界女科学家……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到用时方恨少” “勤能补拙是良训”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书吧,它给你力量;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鲁迅也曾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时代、学校、父母给我们90后提供了好的学习机会与环境,闻鸡起舞 、凿壁偷光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纪昌学射、乐羊子妻“引刀趋机”等传统勤学励志故事也许是很老套了,但其精神永不会过时。荀子《劝学》篇教导我们,“学不可以已”“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固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学苦练是成功的秘诀,是成人成才的必经之路。
青春年少的我们,身体健,精力旺,思维活,求知欲强,但不要总以为来日方长。“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数学家、 思想家帕斯卡尔在强调人类因思想而强大的同时,自然也揭示了人的脆弱性,青春更是最易凋谢之花。莎士比亚说:“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青春是用来勤学耕耘吃苦的,不是用来挥霍享受浪费的。力避李白“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遗憾,我们当铭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朱自清在《匆匆》中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人生就是活一个过程,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惜时是青春的美德,是延长生命的重要有效手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浪费光阴就是谋财害命,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争朝夕,一万年太久。”惜时经典《明儿歌》不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生待明儿,万事成蹉跎”?
当前,受封建陈腐观念的腐蚀,受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时弊的诱惑,官本位、钱本位占有不小的市场,新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是的,没有必需的资金作保证是不行的,但绝不是金钱万能,决不能浑浑噩噩、鲁莽逞强、游戏青春。
“人生无再少”“风物长宜放眼量” 。为了知识和能力走进来,为了服务同胞和人类走出去,这是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给学子们的校训。何其高远精辟!唐代书画家颜真卿有《劝学》名诗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正在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挑选的少男少女们,让我们以此共勉,牢牢把握人生之春的三大关键词——立志、勤学、惜时,谱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壮丽青春之歌!
作者简介:
李祥富,现任湖北省潜江市江汉中学校长,原任潜江市教研室主任。
樊启金,湖北省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责编 高伟)
自然的春天,水是秀的,山是清的,树是绿的,花是香的,鸟是唱的,空气是温馨的;人生的春天,充满理想,充满梦幻,充满激情,充满健壮,充满阳光,美好而短暂……我们90后的少男少女,恰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生逢其时,花季雨季,灿烂明媚。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没有理想志向,或者目标方向不正,一切努力都是枉然甚至于缘木求鱼。立志、勤学、惜时,不分种族和国度,是人生春天永远必须正确把握的三大关键词。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总结:“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指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中外先贤没有商量和交流,分别用不同的话语表达了共同的人生真谛。
有志的人立长志,无志的人常立志。多梦的人生之春,易变、不成熟是我们的缺憾更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根据形势、环境、自身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理想志向,这无疑是正确的抉择。但志存高远,为国为民,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咬定青山不放松,更是我们的关键抉择!
穷苦戍卒陈胜深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泽乡一场壮举最终赢得秦亡的胜利;外敌犯边的西汉时期,家奴出生的青年英雄霍去病立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终于建立一代奇勋;孙逸仙十四岁时随母远赴檀香山开始寻求救国的良方,一生致力于“驱逐鞑虏,回复中华”,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和辛亥志士一道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青年周树人三改志愿,弃医从文,将医治国民愚昧的灵魂作为终生理想,终成大文豪;少年毛润之赋诗明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书不成誓不还”,青年周翔宇读中学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矢志不渝,双双成为中国历史上改天换地的巨人。黑人领袖马丁· 路德金1963年宣言《我有一个梦想》,进行了半个世纪的奋争,黑人后代成为美利坚第56届、第57届总统早已是事实。战争魔鬼希特勒立志不杀光犹太人、不征服欧洲乃至全世界就不结婚,高喊“德国就是我的新娘”“要大炮不要黄油”,留有《我的奋斗》一书,疯狂一时,也终不过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人生虽很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青的时候。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年青是最大的资本,年青是敢想敢干敢说敢闯敢学会学的代名词。那个大名鼎鼎的方仲永,天生睿智,在胸无大志并贪财的父亲威逼之下,为了蝇头小利“不使学”,留下了“泯灭于众人”的千古笑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勤学苦练,练黑了一堰清水;巴尔扎克勤奋写作,“作品比岁月还多”,将包括91部小说的皇皇巨著《人间喜剧》奉献给世界;马克思潜心研究《资本论》,学习思考几十年如一日,将伦敦图书馆学习室地面踱出了一道深深的印痕;法国籍波兰裔穷姑娘玛丽·居里为了留学的梦想,做了整整8年的家庭教师,靠自己的勤奋好学走进巴黎大学,靠自己的勤奋好学成为两度获得不同领域诺贝尔大奖的首位世界女科学家……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到用时方恨少” “勤能补拙是良训”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书吧,它给你力量;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鲁迅也曾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时代、学校、父母给我们90后提供了好的学习机会与环境,闻鸡起舞 、凿壁偷光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纪昌学射、乐羊子妻“引刀趋机”等传统勤学励志故事也许是很老套了,但其精神永不会过时。荀子《劝学》篇教导我们,“学不可以已”“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固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学苦练是成功的秘诀,是成人成才的必经之路。
青春年少的我们,身体健,精力旺,思维活,求知欲强,但不要总以为来日方长。“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数学家、 思想家帕斯卡尔在强调人类因思想而强大的同时,自然也揭示了人的脆弱性,青春更是最易凋谢之花。莎士比亚说:“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青春是用来勤学耕耘吃苦的,不是用来挥霍享受浪费的。力避李白“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遗憾,我们当铭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朱自清在《匆匆》中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人生就是活一个过程,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惜时是青春的美德,是延长生命的重要有效手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浪费光阴就是谋财害命,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争朝夕,一万年太久。”惜时经典《明儿歌》不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生待明儿,万事成蹉跎”?
当前,受封建陈腐观念的腐蚀,受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时弊的诱惑,官本位、钱本位占有不小的市场,新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是的,没有必需的资金作保证是不行的,但绝不是金钱万能,决不能浑浑噩噩、鲁莽逞强、游戏青春。
“人生无再少”“风物长宜放眼量” 。为了知识和能力走进来,为了服务同胞和人类走出去,这是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给学子们的校训。何其高远精辟!唐代书画家颜真卿有《劝学》名诗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正在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挑选的少男少女们,让我们以此共勉,牢牢把握人生之春的三大关键词——立志、勤学、惜时,谱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壮丽青春之歌!
作者简介:
李祥富,现任湖北省潜江市江汉中学校长,原任潜江市教研室主任。
樊启金,湖北省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责编 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