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体育教学应当基于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体育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
1 更新知识,探索课程改革
新课程体育教学综合音乐、美术、舞蹈以及影视等多种领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这些变化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正如一位教师所说:“以往的知识已远远不够,作为体育教师要有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表达能力、音乐的乐感及表演能力。”要胜任这样的课程,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音乐、美术、舞蹈以及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要上好课,除了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术外,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教师要寻找、开发、制作教学资源和资料,没有广泛的阅读根本无从谈起。
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面对这些特点,体育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教师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教学方式应生动活泼,可采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来辅助教学,课堂上应多设计一些游戏、儿歌、趣味活动,练习时则可采用夺红旗、过独木桥、找朋友一起学练等方式。在教学小沙包投掷时,笔者事先准备一些卡通图片,练得动作好的、距离投得远的学生才可以获得。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同时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学生上课不但不会感到厌倦,而且兴趣盎然,气氛活跃,教师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2 源于实践,服务教学时空
过去体育教师上课,更多地依赖“教参”,如今的“教参”除了案例,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教师在感到没了框框的同时,也感到压力和拓展知识的自我需求。
如常州市博爱小学开发的学习性专题网页“体操”,其资料内容比较多,而教材只是进行简单的介绍,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了能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研究,笔者与学校计算机教师合作开发专题网页,并通过专题网页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课前寻找一些影视资料,先让学生有个视觉的感受,通过观看常州籍的世界冠军的精彩成套展现,激起学生爱国爱乡之情,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加快学生的感知和理解的进程,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对学生进一步充分理解“体操”提供很大帮助。为了使学生深入研究,独立思考,形成个体观点,学生可以在几个版块中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时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有关体操运动的信息。同时,把本课内容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结合上传图片、明星资料,利于学生自主设计生成综合性学习专题,希望通过此项活动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并丰富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3 拓宽视野,师生融为“学习共同体”
新课程对体育教师知识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量的增加。其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说起来很容易,要讲出具体例子却很难。体育教师由于知识面比较窄,就学科谈学科得心应手,而如果就生活谈学科就有困难。讲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很准确,但对一个具体知识在学科中的意义、在学科发展中的意义、在科学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等,教师并不是理解得很深。一方面要阅读更加多的资料,另一方面在拓展知识中应当能够联系学科特点,不能就事论事,要能够紧密联系现代生活中的例子,学会收集、整理、利用相关的资料,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释想象。
体育教研组的教师已经不仅仅只关注知识的传递,而是越来越多地想方设法激励学生练习与思考,在40分钟的时间里用在传递知识上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但丝毫没有影响整堂课的效果。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趣参与课堂活动,改变静如止水的课堂教学,坚持“五权下放”,即把观察权、思考权、发言权、练习权、总结权下放给学生,也就是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亲自动手探究、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作为一员参与其中,当学生遇到困惑时,适时给予启发;遭受挫折时,耐心加以引导;百思不解时,及时给予深入彻底的讲解,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启发、释疑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一桶水”了,而是要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表明,要将体育教师的自主学习提到重要的地位上来。体育教师应当知道课堂中的体育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终身体育”是什么关系,这需要教师广泛地阅读,睁开眼睛看看课堂之外的体育风景,这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教师必须涉猎。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博爱小学)
1 更新知识,探索课程改革
新课程体育教学综合音乐、美术、舞蹈以及影视等多种领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这些变化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正如一位教师所说:“以往的知识已远远不够,作为体育教师要有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表达能力、音乐的乐感及表演能力。”要胜任这样的课程,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音乐、美术、舞蹈以及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要上好课,除了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术外,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教师要寻找、开发、制作教学资源和资料,没有广泛的阅读根本无从谈起。
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面对这些特点,体育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教师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教学方式应生动活泼,可采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来辅助教学,课堂上应多设计一些游戏、儿歌、趣味活动,练习时则可采用夺红旗、过独木桥、找朋友一起学练等方式。在教学小沙包投掷时,笔者事先准备一些卡通图片,练得动作好的、距离投得远的学生才可以获得。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同时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学生上课不但不会感到厌倦,而且兴趣盎然,气氛活跃,教师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2 源于实践,服务教学时空
过去体育教师上课,更多地依赖“教参”,如今的“教参”除了案例,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教师在感到没了框框的同时,也感到压力和拓展知识的自我需求。
如常州市博爱小学开发的学习性专题网页“体操”,其资料内容比较多,而教材只是进行简单的介绍,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了能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研究,笔者与学校计算机教师合作开发专题网页,并通过专题网页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课前寻找一些影视资料,先让学生有个视觉的感受,通过观看常州籍的世界冠军的精彩成套展现,激起学生爱国爱乡之情,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加快学生的感知和理解的进程,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对学生进一步充分理解“体操”提供很大帮助。为了使学生深入研究,独立思考,形成个体观点,学生可以在几个版块中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时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有关体操运动的信息。同时,把本课内容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结合上传图片、明星资料,利于学生自主设计生成综合性学习专题,希望通过此项活动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并丰富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3 拓宽视野,师生融为“学习共同体”
新课程对体育教师知识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量的增加。其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说起来很容易,要讲出具体例子却很难。体育教师由于知识面比较窄,就学科谈学科得心应手,而如果就生活谈学科就有困难。讲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很准确,但对一个具体知识在学科中的意义、在学科发展中的意义、在科学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等,教师并不是理解得很深。一方面要阅读更加多的资料,另一方面在拓展知识中应当能够联系学科特点,不能就事论事,要能够紧密联系现代生活中的例子,学会收集、整理、利用相关的资料,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释想象。
体育教研组的教师已经不仅仅只关注知识的传递,而是越来越多地想方设法激励学生练习与思考,在40分钟的时间里用在传递知识上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但丝毫没有影响整堂课的效果。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趣参与课堂活动,改变静如止水的课堂教学,坚持“五权下放”,即把观察权、思考权、发言权、练习权、总结权下放给学生,也就是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亲自动手探究、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作为一员参与其中,当学生遇到困惑时,适时给予启发;遭受挫折时,耐心加以引导;百思不解时,及时给予深入彻底的讲解,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启发、释疑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一桶水”了,而是要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表明,要将体育教师的自主学习提到重要的地位上来。体育教师应当知道课堂中的体育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终身体育”是什么关系,这需要教师广泛地阅读,睁开眼睛看看课堂之外的体育风景,这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教师必须涉猎。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博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