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银行内控失控引发的思考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银行业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由只有兑换货币功能转变成办理存款、贷款等多项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而内部控制是重要的现代银行管理方法,是一种能合理地保证实现经营的效果、具有可靠性的财务报告以及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风险的动态机制。因此,增加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文章结合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银行内控失控的主要问题,多角度、多层次的对银行内控制度进行阐述与思考。
  【关键词】银行内控;内部控制机制;货币资金
  一、引言
  由于企业的不良贷款行为导致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的产生,最终推动了商业银行内部的内控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显而易见,银行内控制度的建立在降低银行运营成本以及控制风险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减少了呆滞账目过多的现象。但是,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控制信息不畅和内部管理模式不协调导致了内部控制低效问题的产生。
  二、案例分析
  2010年齐鲁银行发现存款单位持伪造“存款证实书”,损失上千万元,主要原因是银行从业人员为了提高业绩,在实操过程中忽略了风险控制,例如该案件中所提到的用定期存单作为质押,开银行存兑汇票,本应该由股东会决议和贷款卡系统进行登记这两个必要过程,但是银行缩减了这个过程,为了提高业务的成功率并高速放贷,取消了这两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又通过犯罪嫌疑人“高息揽储”吸引各单位存款,勾结多家银行从业人员伪造金融票证,导致不合法的“贷款黑幕”的出现。齐鲁银行营业部作为全行最大的一家营业网点,仍旧发生了这样扰乱经济金融秩序的事件,该案件涉及6家银行、8家存款单位和10笔存款资金,说明齐鲁银行的对银行从业人员的监督意识淡薄,内部控制系统紊乱,管理制度松弛,导致了黑幕的发生,银行的损失。由此可见,国内银行内控系统的还存在着不少的漏洞和问题,尤其是在对基层机构以及银行从业人员的监管不力。
  从齐鲁银行的伪造“存款证实书”的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造成这一事件的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造成。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结合对风险控制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防范金融风险的先进且有效的经验,采取合理且快速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和方法,重新构造我国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三、银行内控失控的主要原因
  随着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施和完善,金融风险反而越来越高的现象引起人们深思。这说明我国银行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严重的问题,产生内部控制的模式和内容与金融风险的控制方向相矛盾的问题。内控机制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对内部控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防微杜渐,逐渐就会加大整个银行业的操作风险。
  银行的内控制度低效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内部控制的水平,比如:银行管理水平、技术条件、运营效率等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第二,内部控制模式,缺乏整体的控制观念,不注重内部控制的过程建设,过度强调结果;第三,内部控制標准和控制程序,银行控制程序缺乏综合业务评价标准,管理标准也是以法律法规制度为主,缺乏规范的控制标准来规范从业人员的工作执行力;第四,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系统,低效的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或刚性的长期目标控制降低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不能及时就内部控制测试结果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对策。
  四、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就我国当前的商业银行内控系统操作模式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银行要有严格的岗位分工制度并且明确每一个岗位的员工的职责所在,既保证了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的相对独立性,又保证了员工之间相互配合与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这也是银行工作的责任分离制度的要求。这使银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同时,保证每项业务至少由两名以上的从业人员参与记录、核算、管理,互相监督。同时,聘用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遵纪守法的银行从业人员。
  第二,银行健全授权审批制度和年审制度,加强对银行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采用创新的意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授权审批程序的设计经验,设计一套符合中国银行市场规则的程序,保证每一项业务都有不同的人员进行审查批准。同时,增加对银行上级稽核监察部门对下级领导的年度经营管理、权利执行等情况进行稽核。
  第三,使用高新技术加快内控的电子化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适用于本银行的计算机实用软件,增强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增加对操作风险、财务风险和信用风险控制和监督制约从业人员工作执行力的功能,使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职责权限进行办理业务。
  第四,企业或者高额存款储户在开户时,银行要加强交流沟通与合作,对大额的资金流动予以重视,避免不法分子钻空,导致双方或者一方受到损失,影响银行的信用评价。
  五、结语
  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利用动态的控制机制对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金融风险。深入探索我国银行内部的控制方式方法,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符合极其重要的金融市场要求,需要结合现实情况一步一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最终在政策的引导下形成符合国情的银行内控机制。
  参考文献:
  [1]朱荣恩主编,内部控制案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荣梅,陈民良.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双宁,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设与监管[J].中国金融,2004,(4).
  [4] 庆海.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J].中国城市金融,2002,(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宫颈癌门诊放疗患者的管理对策及护理干预。方法总结分析300例门诊宫颈癌患者在体外及腔内照射期间进行健康指导及安全管理。结果本组患者除5例出现轻中度放射性直肠
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部署,江苏省中医院自2005年起全面推进和深化院务公开工作,经过6年的实践与探索,目前院务公开工作已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改革
【摘 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能否及时掌握全面精确的信息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在企业的竞争中,谁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得更多有利的信息便能在竞争之中获得主动权。而其中,财务信息更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因此,会计信息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是至关重要。我国的会计信息化近几年不断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但是,在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对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自2012年1月1日起,国内多地都开始“营改增”方面的税收改革试点,之后该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从2016年5月1日起,国家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并且将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性服务业。而建筑行业是国家支柱产业,近年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行将在对“营改增”政策解读的基础上,就建筑行业在“营改增”政策下的应对措施进行探索。  【关键词】“营改增”
目的为遏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通过对200例无基础疾病,年龄、诊断、病情、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护理常规和术后并发症无差异的
本刊讯 (记者 姬忠实) 日前,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负责人表示,受节日拉动等因素影响,今年5月份全国消费市场实现了较快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与4月份持平,较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0.3%,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5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4.9%,为今年
期刊
在2017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单中,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王健林、马云、马化腾、王卫、丁磊、王文银,前5位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而排在第6位的王文银对外界来说则稍显陌生.他为人低调,
期刊
病人安全文化是指医疗机构为实现病人安全而形成的员工共同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病人安全文化的要素主要包括:对病人安全重要性的共同认识;对病人安全预防措施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