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的实践与评价

来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wmy0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如何构建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工作机制,为医疗机构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与遏制细菌耐药趋势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借鉴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策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建立AMS团队,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选取3个维度9项指标,构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考核体系,并采用TOPSIS法对实施AMS前(2016年)与实施后(2017-2020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9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 2016-2020年该院抗菌药物应用评价指标明显改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2016年的53.39下降至2020年的36.55,降幅达31.5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幅为10.7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次均费用降幅为41.45%,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幅为31.59%,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幅为43.5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降幅为47.89%,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幅为38.52%,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降幅为9.89%,医院感染现患率降幅为37.50%.TOPSIS法评价结果显示,2020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5年中最佳.结论 AMS有助于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从而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其他文献
肺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断的金标准需要进行组织活检的病理学检查或脱落细胞学检查,二者的有创性和敏感性限制了他们的使用.痰液中含有大量核酸、蛋白质,是肺功能的良好反映物,肺癌组织也会影响痰液中的生物成分,检测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可有助于肺癌的诊断.本文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对痰液中可用于肺癌诊断的生物活性物质做一综述.
背景与目的 支气管镜下的各种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圈套、二氧化碳冷冻、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激光(Neodymium-dopt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以上治疗技术通常用于治疗气管腔内肿瘤,但用于治疗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TC)的研究并不普遍.本研究拟探讨支气管镜介入技术治疗典型类癌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应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评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CRAB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13年1月-2020年8月某院确诊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分为耐药组(CRAB组)与敏感组(CSA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的不同将CRAB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确诊后48 h内的PCT、CRP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陪护人员手部与患者、环境表面及陪护人员自身的接触行为.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7月对2所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MDRO感染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直接观察.由训练有素的观察员使用自行设计的观察量表记录陪护人员手部与患者、环境表面及其自身的接触情况和频次.结果 陪护人员最常接触的为患者(89.82%),其次为近患者区(88.94%).陪护人员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包括床栏(80.09%)和床面(68.58%).陪护人员自我接触时触摸口罩和躯干的比率分别为46.02%、36.
背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具有良好疗效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翘楚.然而,仅有小部分患者获得长期临床获益.如何选择生物标志物来筛查ICIs治疗优势人群仍是一大热点.方法 收集5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和配对血样本,进行PD-L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ICIs治疗,2个月时检测血液PD-L1(blood PD-L1,bPD-L1)表达的
目的 构建基于少数类样本合成过抽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算法的化学治疗(化疗)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预警模型.方法 共纳入西宁市4所三级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2384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收集病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668例和验证组716例,建模组数据用来建立模型,验证组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利用单因素比较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下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基于SMOTE算法建
目的 评估含贝达喹啉(BDQ)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国耐药结核病患者使用BDQ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19年9月某院接受含BDQ治疗方案的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纳入69例患者,其中10例(14.5%)为XDR-TB;63例(91.3%)完成24周含BDQ治疗,2例在治疗期间分别死于心脏骤停、呼吸衰竭,3例退组,1例失访.39例(56.5%)患者报告了108次不良事件,大部分不
目的 探讨改良的全管道灌流器对副送水内镜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患者使用后的奥林巴斯副送水肠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和C组各30根,B组32根.A组使用改良前的普通灌流器,且未对副送水管道进行特殊处理;B组使用改良前的普通灌流器,但使用外接连接管(MAJ-855),对每个清洗消毒步骤均使用30 mL注射器对副送水管道手工注气注液最少3次;C组使用改良后的全管道灌流器.3组内镜均按照标准步骤进行清洗消毒及干燥,比较3组内镜各管道的消毒合格率,清洗消毒工作人员(以
目的 调查新建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发现的纯水系统菌落数超标原因,并给予解决方案.方法 采集纯水制备与使用的所有环节水样,明确细菌超标原因,根据原因制定处置措施,并监测强化消毒效果维持时间.结果 排查后推断纯水箱出水口至进入内镜洗消设备前,新铺设的输水管道为此次细菌超标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采取管路改造、增加消毒设施、对输水管道和洗消设备清洗消毒等组合处置措施.综合干预后各个采样点均未再检出细菌,内镜中心顺利投入使用,并确定水路强化消毒间隔时间为12周.结论 新建内镜中心启用前的验收工作非常重要,新纯水管道需在
目的 了解不同专业重症监护病房(ICU)连续5年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为不同专业的ICU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2020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9个不同专业的ICU住院患者检出的MDRO资料,分析不同专业ICU MDRO检出率、发现率、感染部位以及细菌耐药率.结果 2016-2020年不同专业ICU共监测住院患者30030例,检出MDRO 2744株,其中医院感染1235株.5年间不同种类的MDRO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碳青霉烯类铜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