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程标准联合胎心监护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baobe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新产程标准联合胎心监护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12月于本溪市中心医院行VBAC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以旧产程标准进行分娩,观察组以新产程标准(宫口开大5.0 cm后为活跃期)联合胎心监护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产程干预(人工破膜、缩宫素、分娩镇痛)情况、产程助产(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及剖宫产)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潜伏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
其他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现代女性的多发性疾病,在现代临床中本病复发率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实验研究是EMT研究的必要手段,但受到医学伦理及道德的约束,不能进行人体的多次创伤及试验性研究,故通过构建EMT动物模型进行相关研究,其造模方法主要包括自发性、诱发性以及种植性,诱发性动物模型包括手术移植、药物诱导、经血逆流等,手术移植法操作简单、可控,已在近年研究中应用,并可能成为未来复建EMT动物模型的主要方法。
2型糖尿病(T2DM)以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为特点,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T2DM并发症(眼、肾、心脏、大脑、肢体等病变)的发病机制被认为与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作为一种肝特异性分泌蛋白,与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不仅参与调节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还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引起血管病变,进一步明确ANGPTL3与T2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对临床治疗T2DM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功能连接变化对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疗效的预测效能。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选取偏头痛患者7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采用基于ACC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