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多次报考者的特征与成绩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ue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多次报考考生的背景特征及历次考试笔试成绩的变化情况,了解考生难以通过考试的原因,为完善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1年通过全国临床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的46 529名多次报考考生为研究对象,运用SAS软件,分析考生的背景特征及历次报考过程中背景特征的纵向变化;分析考生历次医学综合笔试,临床、基础成绩的变化趋势和增长幅度.结果 2011年通过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多次报考考生,最少报考次数为2次,最多报考次数为11次,50.0%的报考者在3次以上.随着报考次数的增多,最高学历为本科以下、在职、有助理医师资格、西部考区、县及县以下单位的考生所占比例增大;特别是县以下医疗机构的考生中,已经获得助理医师资格的占比为78.2%,而且随着报考次数增多其占比增大.首次报考学历相同的考生,学历提升幅度越大,报考次数越少;提升了学历的考生报考次数平均不超过7次.报考次数在7次以内的考生,医学综合笔试、临床、基础成绩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其笔试成绩的上升主要得益于临床医学成绩的提高.结论 提高自身医学学历可以将最多考试次数减少到7次,是早日通过考试的有效途径.已经获得助理医师资格的县级以下考生在多次考试中的比例较高,国家应当为基层卫生工作者另行制订职称和职务评定体系,以减少无效的报考。

其他文献
本文对2008年~2012年《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刊出论文作者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指标有作者发文量、合作情况、高产作者、基金来源和分布、地区分布、机构分布、高产机构等.结果表明,该刊作者分布范围、合作率高,并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对刊物影响较大、造诣较深的活跃核心作者群,基金项目论文逐年提高,北京、广东和湖北地区医学教育研究领域力量雄厚,总体分布尚不均衡。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多元综合性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元综合性评价体系包括教师授课质量、教学课件质量、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学生学习状态及教学环境等方面.课堂教学的反馈包括教学督导对授课质量反馈、对学生及教学环境的反馈,也包括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反馈.通过对一学年100次评课实践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证实多元综合评价和反馈体系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的特点,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
期刊
办法 沿虚线剪下答卷,用钢笔正楷填写姓名、科别、工作单位、详细地址及发奖用标签上的各项内容[当地邮政编码、包括路(街)门牌号码的详细地址、姓名].
为了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通过文献检索,在分析借鉴的基础上建立了病区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23名护理专家进行3轮函询,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最终确立了包含4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的病区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评价指标体系的采用能促进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题解rn1.此情况说明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逸搏心律,为洋地黄中毒表现.rn2.Ron T室性早搏(室早)指室早落在前一心搏的T波上,由于可能正值心室易损期,因此较易诱发室性
目的 根据新疆某大学本科护理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班(简称民族班)、汉族学生为主的班级(简称汉族班)网络评教结果多次出现反差较大现象,探讨民族班和汉族班学生不同民族的认知差异,相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期望等,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提高临床护理学教学质量寻求最佳策略.方法 调查新疆某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理学专业2008级、2009级民族班、汉族班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质量、价值取向,学生学习习惯,个体情感
根据胰岛素的药理作用,我们自1992~1996年3月先后对52例患者用胰岛素进行局部治疗,效果满意.rn本组5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6例,女16例,年龄16~66岁,平均41岁.病程7天~8年.
本文综述了美国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经验.首先,概述了专业化、组织化的教学发展中心的发展背景和状况并介绍教学发展中心的宗旨与服务内容;其后,从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和资金支持三个方面论述教学发展中心的运行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建议:理念先行,树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理念,顶层设计,构建教学发展中心运行的新机制,组织保障,促进教学发展中心的良好运行。
静滴曲克芦丁致过敏性休克1例山东威海市口腔医院(264200)吴继荣王昭琴患者女,34岁,因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于1997年2月26日入院,发病后无腹痛。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时查体血压16/10kPa。心、肺、腹未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