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柄港灌区节水改造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tr12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莲柄港灌区骨干工程存在诸多问题,水是生命之源,节水改造也势在必行,文章针对莲柄港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节水改造;莲柄港灌区;防渗处理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4-0108-02
  莲柄港灌区位于福建省长乐市北部沿海地带,灌区范围人口密集,总人口5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46万人),经济发达,总耕地面积32.5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2.5万亩。灌区涉及长乐市鹤上、潭头、江田、古槐、金峰、文武砂、文岭、湖南、首占、玉田10个乡镇及营前、航城、吴航、漳港4个街道,位于闽江下游南岸沿海平原地带。灌区工程包括营前港水闸、长限三门闸、朝阳隧洞等引水设施、8座电灌站等提水灌溉设施以及总计47.3km的总干支渠及其配套建筑物。灌区水源及骨干水利工程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有骨干干渠6条,分别为总干渠、左干渠、右干渠、漳干渠、西干渠、东干渠,总长24.1km;支渠31条,总长23.2km;现状防渗率34.72%,配套渠系建筑物316处,运行至今已有部分损坏相当严重。
  1 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灌区干渠运行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为灌区人民的生存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规划设计不够周密,建设施工质量未保证,加上后续配套资金不足以及管理措施跟不上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致使灌区骨干水利工程目前的状况堪忧,渠道渗漏严重、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不完善、工程老化、渠墙坍塌滑坡、渠道淤积,灌溉水浪费严重,灌区灌溉供水保證率低,严重制约了灌区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每逢农田灌水时节,经常发生内坡滑坡,外坡滑裂等水毁事故,严重地影响其应有的灌溉效益,灌区现状年有效灌溉面积11.45万亩。
  1.1 渠道渗漏严重
  灌区部分干渠虽已进行过防渗处理,但由于建设时间早,受经济、物力、财力条件限制,渠道多是发动群众分段包干施工,因陋就简,建设标准低,经过多年运行,已损坏严重,导致沿渠集中漏水点多,渠外护坡管涌和渗漏较严重,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渠底基本没有采取防渗措施,多数渠道为土质渠底,有些采用浆砌石护砌的渠段经多年运行勾缝已出现开裂、脱落的现象,导致渠道杂草丛生,过流能力减小,且渗漏严重,糙率增大,主要表现在:现有砌石防渗渠如左干渠7+030~8+130、右干渠1+920~2+280、西干渠0+000~0+250、东干渠1+450~1+630、漳干渠0+130~0+440等渠段。
  1.2 部分渠道坍塌淤积
  部分未采取防渗措施的土渠段淤积严重,影响了渠道过水,多年来由于缺乏定时清淤,目前渠内淤积严重,渠道中杂物和水生植物众多,严重影响渠道过水,导致该段常年无水通过。部分深挖方渠段地下水排除不畅,引起渠道滑坡,造成堵塞;此外,由于山洪爆发土壤流失带来的泥沙及沿渠企业、居民往渠中倒废弃物、垃圾等,造成渠道严重淤积,导致干渠个别段能力不足,严重渠段渠尾多年无法通水,长时间废弃不用,甚至被农民开荒种地。
  1.3 渠系建筑物老化损坏,配套不完善
  灌区现有渠系建筑物316座。由于受到资金条件限制以及管理维护不到位,目前仍存在建筑物老化损坏,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部分水闸老化损坏严重。根据现场实地调查,一些水闸门板锈蚀严重,螺杆插销缺失,启闭机锈蚀老化,损坏严重已不能正常运行,甚至部分排水闸闸门及启闭机遭偷窃丢失,导致灌溉用水大量浪费,应急需要更换配套闸门板及启闭机。
  1.4 田间渠系配套工程极不完善
  田间渠系配套工程多采用土沟、土渠输水,未采取防渗措施,灌溉水利用系数低。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2.1 为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提供水利灌溉保障
  灌区骨干工程兴建至今,工程老化、渠系建筑物损坏、渠堤渗漏及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工程的功能和效益下降,并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运行,个别渠段水质污染,危及生产和人民的健康。虽然每年都对骨干渠系进行杂草去除、水毁工程修复及渠系建筑物的正常维护、整修设施、防渗堵漏等,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灌溉渠道采取防渗加固后,能够减少渠道内淤积物,防止渠内杂草丛生,减少渠道渗漏,稳定渠堤,使灌区骨干渠系能安全高效运行,提高水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工程的灌溉、供水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地为农业综合开发区提供完善的水利保障体系。
  2.2 缓解水资源紧缺,促进灌区农业发展
  水资源分配不均、工程供水能力不足、输配水及管理中的浪费是造成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莲柄港灌区水资源较丰富,但由于水资源量在年内、年际之间分配不均衡,丰枯变化较大,加之水利骨干渠系配套不完善,水量损失严重,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从灌区实际看,莲柄港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节水的潜力相当大,因此,进行灌区水利骨干工程节水配套改造,注重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灌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莲柄港灌区水利骨干工程多兴建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由县、乡镇自力更生、发动群众、义务投工兴建,受各种因素制约,工程建设标准偏低,渠道配套不完善,渗漏严重,沿线各村群众为了争水,经常发生水事纠纷,同时骨干工程已运行50~60年以上,工程老化、渠道崩塌淤积,必须对骨干工程进行节水配套工程建设。通过对渠道工程进行防渗处理,提高水利用系数,充分利用水资源,发挥工程效益。供水条件的改善,不仅有利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而且有利于“一高一优”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还有利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4 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对骨干工程的要求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实施细则》要求,水利骨干工程项目要通过对灌区灌排骨干工程设施进行配套完善和节水改造,改善农业综合开发区的灌排条件,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提供水利保障。
  莲柄港灌区骨干工程及其控制性渠系建筑物是灌区的骨架,骨架的形成,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的基础。该灌区农业综合开发的要求是,对灌区引水工程干渠骨干工程进行续建配套,在建设好骨干工程的基础上,以建设节水工程和节水灌溉为中心,进行灌区田间工程建设;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低产田改造要求,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耕作先进、科技覆盖的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建设水利化、农作物结构的调整和灌溉制度的改革,彻底改善耕地灌区条件差、冲灌和漫灌等灌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
  3 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骨干渠进行防渗处理,以提高渠道水利系数,增加保证灌溉面积,提高设计灌溉保证率。其次对部分坍塌淤积渠道进行清淤疏浚,并做好衬砌加固,发挥工程正常灌溉效益。同时应配套建设好骨干工程上的建筑物,防止渠道淤积,减少水量漏损,如:沉砂池、排水闸及倒虹吸等,将更加有利于灌区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春红,凌志东.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益产生机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9).
  [2] 冯广平.干旱内陆河灌区水盐监测与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
  [3] 魏萍,冯新军.陆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思路[J].河南水利,2002,(1).
  [4] 彭维恩.景电灌区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J].节水灌溉,2011,(7).
  (责任编辑:赵秀娟)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研究热管式冷油器的制作原理及其应用,我们将列管式冷油器与热管式冷油器进行对比。文章先是阐述了热管式冷油器的原理结构,并提出了热管式冷油器在使用时易出现的问题,然后对热管式冷油器的原理结构进行分析,并说明了它的优势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列管式冷油器;热管式冷油器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04
勘测定界是一门用来替代常规测量手段的新技术,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实时性的优点。文章分析了勘测定界工作的工作特点,简析了GPS-RTK技术系统的组成和使用原理,探析了其在勘测定界中的应用,并做出了总结。
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复杂,病毒感染在其发病中可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多项研究支持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分子模拟、免疫调节网络的失调、表位扩展、旁路激活、超抗原激活和
摘要:风机每天24小时都是按设计的常年最大风量连续运行,存在许多弊端与安全隐患。通风远程集中监控系统在金属矿山中的应用从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组成到系统软硬件的实现方法。系统实现了主风机的性能参数、状态参数和电动机电气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保证了主通风机经济、可靠地运行,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  关键词:通风系统;管理监测;远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TD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船舶机械噪声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不断呼吁对船舶机械噪声进行控制。文章重点介绍了船舶机械噪声的各限值要求,针对具体的噪声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船舶机械;噪声极限值;噪声控制  中图分类号:TB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6-0103-02  船舶机械行业在迅猛发展,人们不断追求船舶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