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泥炭藓/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的抑霉菌改性研究

来源 :功能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airs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墙体发霉不仅影响房屋使用,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在我国南方湿热气候地区尤为突出.研究了泥炭藓/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及其组分,以及抑菌剂MgO、纳米MgO对宛式拟青霉、出芽短梗霉和黄曲霉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复合MgO后的调湿材料对黄曲霉的抑制改进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分析活性O-2及菌丝核酸渗漏.采用TEM、ESEM、EDS分析菌丝和孢子的形状和成分变化,探究抑制霉菌机理.研究表明,调湿材料对宛式拟青霉、出芽短梗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黄曲霉抑制较弱.复合MgO后可以大大提高泥炭藓/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对霉菌的抑制作用.泥炭藓/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中钒铁渣和MgO产生的活性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破坏霉菌菌丝和孢子的细胞壁、细胞膜,改变其通透性,造成细胞内部结构损伤,影响霉菌细胞正常代谢,甚至导致霉菌细胞死亡.
其他文献
针对状态可检测机床,为降低维护周期内的费用,采用故障率费效比作为维护方式选择依据,提出部件的两级非完美维护策略.同时考虑到不同因素对部件退化的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故障风险评价,建立起在指定的维护时间内,预防性维护阈值为决策变量,维护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案例表明,维护策略可较好的避免部件的“过维护”和“欠维护”,并能保持较低的维护成本.
为有效剔除包含噪声和冗余信息的脑电电极通道,提高运动想象脑电解码的性能以及脑机接口(BC I)系统的便携性和舒适性,提出了基于单特征和模型权重的脑电通道选择方法.首先,对原始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其次,进行通道选择.对每个电极通道的脑电信号提取对数功率特征,一个通道信号提取一个特征,即单特征.对每个通道的特征进行级联形成特征向量,进而训练分类模型.模型权重的大小对应着电极通道的重要性,根据模型权重的大小选择通道.最后,对所选择的通道提取共空域模式(CSP)特征,并选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LDA)、贝
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可减少和避免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对保障公路周边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德昌至会理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情况为例,总结了高速公路在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声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置等方面环保达标监理的要点,探讨了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声屏障工程、绿化工程、路面和桥面径流收集设施等环保工程监理的要点,以期为其他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提供参考.
为探究旋转式防撞护栏的吸能特性和导向性能,用Hypermesh软件分别建立了旋转式护栏和波形护栏2种护栏模型,并导入LS-DYNA软件进行模拟碰撞分析,对比分析2种护栏的导向能力和能量吸收量.结果表明:1)旋转式护栏有良好的导向性能;2)旋转式护栏X、Y方向上的加速度均小于规范值,且能量吸收量要大于波形护栏,说明旋转式护栏拥有良好的缓冲功能;3)旋转式护栏的最大动态变形量小于波形护栏,更适合用于山区危险路段的防护栏.
高原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往往决定桥梁桥型选择及跨径布置.结合高原山区公路桥梁的特点及选型原则,以工程实例为背景,针对高原山区水库深水区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桥梁方案,从结构特点、施工工艺、环保、后期养护和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荐采用混合式叠合梁独塔斜拉桥方案,为高原山区公路桥梁选型提供参考.
为解决高速公路限速值与运行速度的矛盾问题,以资兴高速为依托,采用综合评价论证法,调查分析车辆运行速度特征、交通事故特点,核查影响运营安全的技术指标、构造物分布、安全设施参数,从而论证确定资兴高速限速方案,为优化限速值和改善保障措施提供依据.
为明确钢箱梁斜拉桥所处风险等级,采用三概率参数路径积分方法计算桥梁自身抗船撞能力及近远期年碰撞频率和倒塌频率,并与可接受风险准则进行了对比;建立桥梁、船舶精细化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动力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桥墩在不利撞击工况下的船撞力,并与桥墩抗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中、远期通航密度下,桥梁船撞风险将高于可接受风险,风险主要来自过渡墩;2)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大桥主墩设防代表船舶为3000吨级,过渡墩设防代表船舶为2000吨级,最高通航水位下过渡墩抗撞能力不满足要求,抗力差为33%.
低钙胶凝材料体系作为一种新型体系,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稳定的碳酸钙和高聚合度的二氧化硅凝胶,符合目前水泥行业要求减少碳排放的政策方针.为了更好的了解低钙胶凝材料体系,综述了低钙胶凝材料的碳化反应过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该体系固碳能力的影响,以及碳化硬化体的相关性能,并对后续低钙胶凝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微波加热改性次数、再生粗骨料替代率、钢渣砂替代率及聚丙烯纤维掺量这4种因素对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砂替代率对抗压、劈拉及弯折强度影响显著,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对抗压及劈拉强度影响显著,微波加热改性次数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强度影响较小;微波加热改性对提升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存在一定促进作用,但作用不显著,且实施工序耗时费力,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综合衡量极差及方差分析结果可得最佳配合比为10次微波加热改性、70%再生粗骨料替代率、45%钢渣砂替代率和0.10%聚丙烯纤维掺量;通过
将水性环氧树脂引入到水泥混凝土中,通过调整水性环氧树脂的含量,制备了不同水性环氧树脂掺量(0,2%,4%和6%)(质量分数)的水泥混凝土,研究了环氧树脂改性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和微观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性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改性混凝土在7和28 d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干密度均呈现出先增加后轻微降低的趋势.当水性环氧树脂的掺量为4%(质量分数)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干密度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41.15,8.67 MPa和278.6 kg/m3.随着水性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