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dwer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音乐结构的分析与研究不是一个新课题。从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人们在学习西方曲式结构之法的同时,开始认识到中国音乐结构的特殊关感。建国后,针对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分析日益受到重视,王世襄[1]、陈应时[2][3][4][5]、罗传开、军驰、李西安[6]等开始概括出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特点并尝试用于作曲课教学。
其他文献
意境范畴中的“境界”概念源自佛家,有两个基本涵义:一是主体所处的外在时空;二是主体意识状态。作为时空之境,它不等于“景”而包含“景”。明清人以“景”充“境”并以情景关系论意境,犯了不相称的逻辑错误,无法对意境作出正确界定。文章认为意境是未经充分言说的特定时空的感悟。
对自由与必然的统一性,关注较多的是:为什么自由中包含着必然?必然为什么是自由的前提?必然为什么能转化为自由?而对必然中包含不包含着自由?自由会不会成为必然的前提?自由会不会向必然转化?则关注不够。文章着重分析:在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中,自由是如何成为必然的前提的?必然中是如何包含着自由的?自由是如何向必然转化的?以及全面把握自由与必然的统一性有什么理论和实践意义?
西方音乐,无论其乐器、音乐会或者理论,仅仅自20世纪10年代起才影响了中国的音乐或者音乐生活。而在中国和西方世界接触的最初几个世纪中,双方具有相互的兴趣和好奇,但是更多的是对彼此的文化体系之间差异的认知。与耶稣会士在南美、特别是在巴拉圭的政策不同,进入中国的耶稣会士并没有试图融合两种不同文化中的音乐。然而,如果西方音乐为宫廷中人所接受确实可能影响到皇帝本人对其他西方成就的兴趣,那么他们的传教策略就不会不考虑西方音乐。
译者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作曲家瓦雷兹(Edgard Varese,1883—1965)再次引起世人关注,他作品CD全集(1998)的集结出版,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听众、音乐学家,尤其是当代作曲家们的视线。周文中先生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是瓦雷兹的学生和朋友,为瓦雷兹《阿美利加》的每一个音作过多版本的勘误,并重新编订过瓦雷兹的两个版本的总谱。本文是周文中先生为迪卡(Decca)公司1998年录制里卡多·切利率荷兰皇家音乐会乐团演奏的瓦雷兹作品全集2张的出版所撰,对研究工作具有很高的价值。作为世界公认的瓦雷
期刊
“对旧的时空观念的研究已经不太适宜了,不能把视野仅仅局限于‘田野地点’或‘他者的地理或文化空间’上”(136;14—19)。近20年来,西方人类学者对于本学科的核心方法论——“田野”的范围和方法论定位有了新的拓展与认识,认为过去人类学家只能通过远足他乡进入“田野”才能体验文化的差异性的传统研究理念已无法涵盖田野调查的全部,并且地理上的邻接和界线也不足以界定“地方社区”,以民族志方式对待的实践不断扩展场所,大都会中高耸入云的大厦同样可以成为田野点。而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挤在办公室里的居民也都是理想的田野调查对
2005年。美国著名音乐学家、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瓦尔特-弗里施( Walter Frisch )发表了《德国现代主义:音乐与艺术》( German Modernism: Music and the Arts)一书。这是“加利福尼亚20世纪音乐研究”系列(California Studies in 20th-Ceutury Music)的第三本专著。这本书汇集了作者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教研成果。他曾获洪堡基金会资助,为此书于1990年至1991年休假期间去德国收集资料;2000年至2001年,在他于纽
驴、牛和马是古代的坐骑,但在中国、朝鲜、日本的传统诗文和绘画中,“骑驴”、“骑牛”或“骑马”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味。唐代诗人孟浩然作为一个布衣诗人,他的骑驴在后代形成了一个典范。朝鲜古代文人接受了这种传统。但结合其自身的生活而选择牛为坐骑,其蕴含的精神同于中国诗人之骑驴,都是和骑马相对,表现了在朝与在野、出与处、仕与隐的对峙。有趣的是,尽管在日本诗人笔下也有骑驴的描写,但却消释了驴马相对的政治意味,仅仅是出于对中国诗人外在标志的模仿。从三个国家汉文学中有关骑驴和骑牛的描写中,可看出汉文化圈中文人观念的形成、
期刊
奄美群岛位于九州岛与冲绳之间。战后,奄美也像本土一样积极推进复兴与开发,现代化引起了海岛共同体及其传统本身的解体。作为海岛文化认同的岛歌虽然解体了,却催生出超越海岛的新岛歌。通过武下氏的岛歌教室,武下的歌作为奄关岛的传统被继承,奄美岛或者说“武下流”由此具有了新的地域文化标识的意义。新岛歌不管是内容还是样式都与原生态岛歌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冲绳奄关群岛民歌作为海岛民间歌谣,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继续作为传统而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