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心正笔正柳公权

来源 :读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chu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公权 (778—865),字诚恳,京兆华原 (今陕西耀县) 人,是唐代与颜真卿齐名的大书法家。柳公权自幼好学,十二岁便可做文章。元和三年 (808) 戊子科考,柳公权一举中了状元。中了状元后,他先在地方做了个小官。直到40多岁时,唐穆宗李恒在寺庙中偶然见到他的书法,大为赞赏,这才把他召到首都长安,拜右拾遗、侍书学士,继而迁任司封员外郎。从此,他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等七个皇帝,为官50余年,官至太子少师。他的为人品格,正像他的书法风格一样,字字严正,笔笔铮骨。
  唐穆宗热衷玩乐,不认真处理国政。一天他问柳公权,写字时如何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乘机劝诫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也是深受感动。
  文宗朝时,一次同时召见6位翰林学士,当谈到汉文帝的恭俭之德时,文宗举起衣抽说:“朕也够节俭的,这件衣服洗过三回了。”众学士连忙赞叹文宗的恭俭美德,只有柳公权一言不發。事后,文宗留下柳公权,问他为何保持沉默。柳公权说:“臣以为,人主应当将心思用在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上,穿洗过的衣服只是小节,于国家大计无补。”文宗听后默然。第二天,柳公权继续跟文宗讲安邦治国之道,文宗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其他的学士腿都发抖了,柳公权依然侃侃而谈。文宗说:“谏诤是你中书舍人的职责吗?卿言事又颇有诤臣风采,干脆委屈卿当谏议大夫吧!”第二天果然有诏令:柳公权以谏议大夫知制诰,仍任翰林学士。
其他文献
《水浒传》从第一百一十回起,一百单八位好汉就开始陆续退场。在这一回中,次次旗开得胜,从来没有损失过一个弟兄的梁山好汉,第一次有了一份阵亡名单。透过这份名单,作者将征方腊时阵亡的正偏将佐五十九员一笔勾销,按一百单八人来算,占一半还要多,紧接着又来了个病故好汉名单,这下真可谓是“三停里头损了两停”。  阵亡的好汉尚且罢了,都是些不怎么要紧的人,病故好汉的名单了不得,豹子头林冲和青面兽杨志两位的大名就赫
《东方红》,一首仅有17个小节的民间小调在七十年时间里经过如同过山车般的经历,迄今仍给我们留下许多话题。  创作:谁是词作者  关于 《东方红》 的词作者是谁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1961年陕西省委就专门派人就此做出调查,并经省委常委开会讨论,形成文件,并在当年4月10日上报中央。  今日通行版本上,《东方红》 的词作者署的都是“李有源”,这就是1961年调查后统一了的结果。这份调查报告一共四个部分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以“听、说、读、写”四大部分为主,其中学生听力的培养,是最为基础的部分。文章在分析小学生语文听力能力培养意义的基础上,对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听力训练进行具体研究。  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听力教学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的听力发展。基于这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听力能力培养,从创建生动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以及提高学生倾听
【摘要】 本文立足地理常规课堂教学,提出深入研究教材,设计课堂实践活动,整合研学实践课程资源,巧借网络资源等策略和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高中生地理实践力,以期为中学地理教师创新地理常规课堂、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地理实践力 常规课堂教学 高中生   【中圖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
愚公之所以移山,动机是交通不方便,王屋和太行两座山堵在家门口,“出入之迂也”。再查“王屋”,“其状如屋,故名”。忽然就想到“隔壁老王”这个典故。是否住在“王屋”的老王功夫“太行”,自卑的愚公才产生了强拆的想法?  作为历史写作者,多少有些职业病,凡事都想找到原始的渊源和出处。“隔壁老王”当然是从现代笑话而来,但“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的当代史也都能从历史中找到镜像”。古代确实存在类似故事。这个
【摘要】 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数学建模是学习“数学应用”的最佳方式之一,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是怎样运用于实际的过程,形成他们的数学经验;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 建模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
前几天,与朋友在台中一家店吃了一球芒果冰淇淋,顿时心中闪过许多念头,其中一项是,台湾本土的食材,委实有可为!  说到台式口味冰淇淋,早就有经典款的芋头冰淇淋,不在话下,然最厉害的,是桂圆冰淇淋。干的桂圆肉,做在冰淇淋里,既有些滋补意味,又携着一袭陈旧的甘甜,真是神来之笔,不知是何年代哪个天才发明的?  另有“桂圆米糕棒冰”,很多年前我在彰化王功吃过。嘴巴舔着舔着,棒冰表面逐渐凹凹凸凸起来,凸起的是
一百多年前,一纸《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几年后,作为这一条约的后续,一项历时近半个世纪的庚款留学活动,让古老的中国在屈辱中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另一种方式。一批批学子负笈西学,化大耻为大勇,孜孜以求,成为日后中华民族复兴的一股力量。  这条留学之路是如何促成的?那一代留学生在异国有着怎样的遭遇,又经历了怎样的文化碰撞?让我们走近这段特殊的历史,探寻那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909年
【摘要】 《孔明锁》制作适合于具有初步钳工专业技能基础的学生来完成。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学生之间分工合作,从收集信息→设计绘图→备料加工→完成作品,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一起完成制作。由此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   【关键词】 一体化课程 创新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
编纂 《四库全书》 是有清一代重要的学术文化活动。1772年,乾隆皇帝下诏求书,各省督抚和私人藏书家陆续进呈,共征集图书12237种,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乾隆帝倾举国财力、物力,广邀博学鸿儒编纂 《四库全书》,又效仿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风格,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北京圆明园和紫禁城及辽宁盛京 (今沈阳) 故宫分别建造文津、文源、文渊、文溯内廷四阁,简称“北四阁”,“俾江浙士子得以就